卖30万台,还能晒掉刹车灯?小米SU7售后遭遇大实话

一年卖30万台,还能晒掉刹车灯?小米SU7售后遭遇大实话

01

先说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

我朋友圈前几天有人晒新车,照片正中间,小米SU7后窗下方空空的。

原来那哥们刚买两个月就遇到刹车灯整个连挂钩直接掉下来了。

那种感觉你能想像吗?

不是一两根小灯丝坏了,也不是灯壳裂了,就是整个后档玻璃上的高位刹车灯,连底座一块儿,从车里“砰”地掉了。

地上一摊。像夏天喝完水杯底沾着胶水,甩手一掉,心里还挺慌。

别问,他人还真没碰过这玩意儿,平时车就老老实实停在外面。

02

说实话,这两年国产大厂新车型,卷配置、卷智能、卷设计是正常。

可我是真没想到,才两个月就能把刹车灯晒脱落。

咱们以前碰到的是小电瓶没电、车窗升降卡顿。

但是刹车灯整个连挂钩掉,还是第一次见。

仔细想,这不是三五十年前“塑料老化”那种慢慢裂化。

两个月暴晒,就算太阳再毒,配件也不能这么糙吧。

03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是个人用车习惯不对。

尤其有网友说:你别老停车晒太阳,老化快。

这种说法吧,理论上成立,但咱理性点——

小米SU7主打的是年轻人、智能、科技范儿。

一线二线城市,不少车都得露天停。

咱也不是天天停沙漠。

现在国家标准一堆,像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明确要求制动灯的稳固安装、防护等级、电气安全等。

厂家自测也好,第三方检测也罢,真没理由抗晒就赖皮。

塑料材质、热胀冷缩都能优化。

所以啊,车主只停两天就炸锅,属于很难用“正常磨损”来解释。

04

有朋友要问了,新势力是不是都这尿性?

其实我之前也遇到别的品牌,某些新车批次刚上市几个月,门密封条皱成花,内饰箍圈掉地上。

但高位刹车灯这么掉,实属少见。

这是什么情况?

一种可能是厂家的供应链品控出了纰漏,批次件偷工减料了。

再一种,施工安装时候没卡紧,或者结构设计有‘自带隐患’。

在汽修圈里,这叫“后玻璃安装新手病”,没装到位的话,但凡遇热胀冷缩,就掀了。

有的品牌会召回,有的就只能走来走去售后踢皮球。

小米客服这次的处理,我看评论区不少人吐槽。

说安排拖车去维修站是标准流程,这没问题。

但人家车主就想要个代步车,结果只能等维修超过24小时才有每天150元高德打车券。

讲真,理论上不少老牌车厂早十几年前就有‘免费代步车’服务。

尤其是同城大客户。

但新势力现在图省钱,出了事就“打车券解决情绪”。

打工人平时都怕折腾,这下你说气不气人。

05

唠完大厂处理思路,我分享个自己踩过的坑。

前两年修过一辆别家新能源,车主说后灯总渗水。

一查,塑料底座根本没装紧,密封胶也用得跟没放一样抠门。

后来人家厂家就是上门免费换整套灯组,态度诚恳还给送了洗车券。

说人话就是,有时候真是“批次锅”,但态度和机制能不能让你省心,差远了。

06

所以这次小米SU7刹车灯事件,核心问题就三个。

一、零部件本身,出厂品控要过关,太阳不能刚晒两天就掉链子。

二、出现问题的售后响应。不能光说“实际看了再说”,还要有兜底方案。

三、新势力的服务意识,还得长。

讲真,三四十万高级车,高温下也不是没出过问题。

但像这样两月新车晒脱个灯,厂方应该更主动喊召回、查批次。

07

简单讲,产品不怕问题,有错能认才靠谱。

卖得好,装得漂亮不等于不出问题。

但遇到类似批量投诉,厂家更得反思自己的“合格线”在哪。

买车本来图省心,花十几万保值率啥都敢卷了,现在连基本“灯不能掉”都做不到,可不就心里发怵吗。

新势力卷性能可以,服务不能掉队。

别让这些小配件成了‘大败笔’。

车友遇到类似情况,建议第一时间拍照留证,直接找4S店走质量申诉流程。

能提供代步车的别客气,享受属于你的权利吧。

说到底,咱老百姓买的是安心,不是提心吊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