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卖疯,东风日产这波是赚了还是栽了?
合资车圈最近出了件怪事,一台挂着日产标的纯电轿车愣是把价格压到了11万,比同尺寸的比亚迪汉EV便宜将近10万。东风日产N7上市首日订单破万,累计大定直奔5万台,这数据放哪个合资品牌身上都得乐开花。但你要是以为日产就此翻身,那可真是图样图森破了。
价格屠夫还是赔本买卖?
N7这车确实离谱,B级车的块头塞进A级车的价格区间,8295P芯片和800V高压快充这些配置直接甩在20万级车型脸上。有网友调侃这是“合资车被逼疯实录”,要我说这更像是破釜沉舟的自救。毕竟东风日产燃油车销量已经从巅峰时期的156万辆腰斩到不足70万辆,轩逸孤军奋战的日子实在撑不下去了。
有意思的是,日产早在14年前就引进过纯电车型聆风,那时候特斯拉还在玩改装莲花底盘。结果30万的定价直接把自己送走,后来轩逸纯电和ARIYA艾睿雅接连扑街,活生生把先发优势玩成了反面教材。这回日产总算学乖了,N7直接从本土研发到本土定价一条龙,连车机系统都是中方团队自己捣鼓的。
卖得越好亏得越惨?
但低价狂欢背后全是隐忧。知情人士透露,就算刨掉日产的技术授权费,靠着本土供应链把成本压到极限,N7每卖一台至少亏2万。按现在5万台订单算,东风日产得先准备好10亿真金白银填坑。更麻烦的是,尝到甜头的消费者会默认合资车就该这个价,后续车型要是敢涨价,分分钟被市场教做人。
这边东风日产咬牙硬撑,那边日本总部已经亏得底裤都快没了。日产去年净亏损382亿人民币,刷新全球车企亏损纪录,裁员关厂的消息每隔俩月就要刷屏。武汉工厂96%的产能闲置率看得人头皮发麻,常州工厂直接关门大吉。要说N7是救命稻草,这根稻草恐怕也是金子打的。
合资车的终极悖论
现在最尴尬的是品牌定位。以前日产是技术大佬,现在连车机系统都得靠中方团队。参加N7发布会时我注意到个细节,日方高管全程微笑鼓掌,发言时间还没主持人长。这画面像极了老父亲看儿子出息的模样,欣慰里带着点落寞。
其他合资品牌也没好到哪去。丰田铂智3X靠着性价比杀出血路,大众ID.系列疯狂降价促销。但这些车卖得越火,合资品牌就越像个贴牌加工厂。有位供应链老哥说大实话,“现在合资车除了车标是自己的,其他全是中国方案”。这话听着扎心,但看看N7的定价策略,你还真没法反驳。
说到底,这场价格战没有赢家。消费者捡了便宜,车企赔本赚吆喝,资本市场看着财报直摇头。东风日产眼下是靠着N7续命,可明年后年呢?当价格战打到没有底线,恐怕连贴牌的价值都要被打没。到时候中国车市会不会只剩两种车,一种是比亚迪,另一种是其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