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买电动车是为了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结果发现家里的垃圾桶更环保,至少不用续航焦虑。花5000块买了个电动车,本打算骑着上下班,结果现实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电动车没骑成,上下班还是得靠腿,健身钱和充电钱同步增长,简直人体自循环。这还不是最荒诞的,真正荒唐在于,你买了辆电动车,没骑坏,却停坏了。
据说有个陆女士,杭州的,不骑车就算了,还挺讲究,买了车之后多一分小心,临时停放在车库里前,还贴心地把电充满,生怕它饿着——毕竟现在连手机都怕电池饿着,电动车总该讲点人情世故吧。但电动车显然不吃这一套,完美诠释:“该饿死时就饿死,谁也别想拦着。”一个月之后,陆女士兴冲冲去取车,结果发现电动车一动不动,这不是智能,是绝食。
于是电动车成了僵尸,启动不了,锁也开不了,充电线插上像给植物浇水,通电归通电,就是不活跃。陆女士心想,电池还有保修期,问题不大。结果售后直接来了个权威解释:“饿死了。”听上去像个段子,实际上比段子还真:“电池饿死了,得换新的,650块。”保修期?对不起,亏电不包。换句话说,电池连保修资格都没有,比社保还苛刻。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买电动车其实是在玩电池版“饥饿游戏”,宁可骑坏,也不能停坏。你以为电池是健康饮食,结果遇到售后就成了绝食大赛,长时间不骑就自动进入自我毁灭模式。售后门店解释各种“饿死”理论,声称电池一旦长期不充电,亏电状态,保护板线路说崩就崩,电芯比你更脆弱。还有人给你类比:“一个月不吃饭人也得饿死”,说得好像电动车电池跟人类会唠嗑似的,“充电=吃饭,不充=阿弥陀佛”。
问题来了,陆女士满脸问号,毕竟车明明充满了电,又不在露天,不受风吹雨打,怎么一个月就“饿死”?电池胖也不能胖死吧?原来电动车就算停着也要内耗,GPS定位像灵魂拷问一样持续消耗电力,地下室没信号,它就不停找信号,比找对象还勤快。你以为电动车是“静止物”,其实是慢性自杀,每天都在破坏自我,只不过你看不见。真有一种荒诞叫,“用不用你都得亏”。
售后继续加码,解释说按厂家共识,“电池亏电不包赔”,大家都讲明白了,电动车就像青春,放着不管一天一天被消耗,爱护才包修,不爱护就自己负责。有人说最好的办法是停车时拔掉电池主插头,别让GPS偷偷吸血。这套操作听着像养电子宠物,“只要你每天喂它电,它就能天天生龙活虎”。但这养宠物成本太高,毕竟电动车不像猫狗,闹腾也不会撒娇,还会闹绝食,结局只有报废。
当然,卖家有备而来,说早就告知了“长时间不用要定期充电”,但谁天天把电动车当祖宗拜啊?陆女士一问“门店有没有短信提醒?”门店说早提醒了,陆女士却“一个短信都没收到”,这短信怕不是发到火星去了。这种“提醒”像是领导开的会议,开了也没人听,听了谁也不管。你以为智能车能给你智能化照顾,结果它只智能出故障。
其实仔细一想,这场“电池饿死”闹剧发酵背后的荒诞,比电动车还可笑。因为所有规则,都是“按厂家规定”,你买车是按说明书,电池坏也是按说明书,包修靠说明书,免责更是说明书一家独大。说明书简直就是产品的“法律”,缺电就是“你不懂事”,保修变成了“你活该”。
这逻辑顺着想,顾客买电动车是消费者,买的是安全和便利;厂家卖电动车,是卖“不赔和免责”,大家各取所需,搅出一锅自我安慰。厂家的“长期共识”如同古代律法,谁知你啥时候看说明书了?其实说明书这么厚,谁能拿来垫桌脚不算浪费。现实却这么真实:买了电动车,最终却成了赔钱买教训,不如改买健身会员,至少腰包瘦得有光泽。
这时候,陆女士想到了记者。记者比谁都懂套路,他会告诉陆女士: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不当导致的损坏“三包”义务不用履行。这样一来,“保修期”简直成了美丽的谎言。你本以为亏电就像人睡个懒觉醒来还能起床,结果厂家的逻辑是,只要你睡过头,就是“自杀”,谁也不救。厂家这生怕赔钱的心,比爱情还不靠谱,好像电池不是给电动车用,是给厂家省事用。
当然,如果门店没履行告知义务,那理论上陆女士可以主张个权利。只不过这种“主张”过程,耗精力和时间,最后极有可能“主张”出一个“你再买车得多长个心眼了”。最终你会明白,买的是经验,丢的是钱,剩下的是冷静。
眼下,电动车卖得越来越多,保修越来越模糊,厂家越来越聪明,消费者越来越被动。电池利润大,赔付风险高,说明书里的免责条款都快比莎士比亚还精彩,堪比中国传统文化的“只赚不赔”。消费者的权益上来就是挨刀,厂家反而是“刀口舔血的艺术家”。一辆车的保修期成了“免责期”,谁负责、谁不负责,全靠“内部说法”,外人听了只会叹口气。
你要问电池为啥“饿死”,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想活得更像你。你不想骑的时候它就想罢工,你想骑的时候它已人去电空。你问它是不是有点戏精,它只会说,“你太天真”。其实所有的智能设备都不太智能,智能售后才是真智能——只会智能收费,却不会智能服务。
一个电动车的悲剧,说大了是消费安全,说小了是电池的自杀。陆女士没收到短信提醒,卖家说早就告知,双方都圆满完成了各自的武术表演。电池最后还是饿死了——有点像人生,活得太拼怕猝死,但一旦不奋斗,直接饿死;你以为的两难,其实是没得选。
从此以后,谁再买电动车都会多看几眼说明书,也会多备一个降低期望值的大脑,把保修和免责条款挂在心头,以防哪个角落突然冒出句“饿死啦,自己负责”。电动车的命运其实就是电池的命运,而电池的命运由说明书决定,说明书的命运由厂家决定。买车的人不断轮回,买到最后都能练成消费降级禅师。
电动车停着不能停太久,骑着不能骑太远,充电得像打卡,过保修期之前得认清生活真相——你以为自己成了环保达人,其实是新能源韭菜。这么一算,电动车还不如自行车,自行车的电池那是主人的心,骑坏了顶多拉断裤子,停坏了也不会“饿死”。电动车亏电不保修,保修不等于包赔,包赔等于赔不起。现代人多了个电动车,就是多了点智商税,养个电池比养个猫累。
最后,大家在门店门口,看着一辆“饿死”的电动车,突然发现人生也是如此:不用必然亏,亏了无人保。不如轻松一笑,收获一场荒诞,“电池饿死”的现实终究帮你精进了生活智慧,下一次买车,记得把心也充满电。至于650块换电池的钱,权当演了一场经不起推敲的黑色喜剧。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