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个事儿,就是咱们平时马路上常见的长安汽车,身份不一样了,直接升级成了“央企”。
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有啥区别?
长安汽车本来不就是国家的企业嘛,它上头是兵器装备集团,妥妥的国企。
这么一折腾,从国企变成央企,难不成就是换个听起来更厉害的名字?
其实这里头的学问可大了,这不仅仅是给长安汽车换了个门牌,背后代表的是国家对整个汽车行业发展思路的一次重大调整,可以说,是给长安这员猛将换上了一套顶级装备,要派它去国际赛场上大展拳脚了。
咱们先看看这事儿办得有多快。
今年二月份,长安汽车才对外说,它的大股东正在计划搞重组。
当时大家还在猜这是要干什么,结果到了六月份,国家层面就直接批准了,同意把汽车这块业务单独拿出来,成立一个独立的中央企业。
然后七月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就正式挂牌成立了。
从有想法到公司落地,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其中最核心的整合工作,据说只用了短短的五十六天。
这个速度,在这么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里头,可以说是快得惊人。
这么快的节奏恰恰说明了这件事的重要性,是国家层面在亲自推动,要的就是效率和结果。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以前的兵器装备集团,业务范围很广,汽车只是其中一部分。
现在,国家把汽车业务整个剥离出来,成立一个新的、专门的汽车集团。
这就好比一个全能运动员,虽然什么都会一点,但要冲击奥运金牌,就必须专攻一个项目。
国家现在就是告诉长安:“你别管别的了,以后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把车造好,造到世界顶尖水平去。”这么一来,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就成了一个非常纯粹的汽车公司,旗下上百家子公司,从设计研发、整车生产、零部件供应,再到后端的销售、金融服务,所有环节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一来,内部协调更顺畅,资源也能更集中地投向最关键的汽车业务上。
当然,国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长安,也不是随便选的。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有实力的选手的。
长安能获得这次“升格”的机会,完全是靠自己硬碰硬打出来的成绩。
就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很多车企都在喊日子难过,长安汽车却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绩单。
半年时间,总共卖出去了135.5万辆车,这是近八年来最好的同期成绩。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大家最关注的赛道上,长安的表现更是抢眼,卖了45.2万辆,比去年同期一下子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五十,说明它在电动化转型这条路上跑得又快又稳。
同时,在海外市场,也卖了快三十万辆车,稳步向全球扩张。
正是这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让国家看到了长安的潜力和实力,最终下定决心,给它一个独立发展的舞台,让它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
身份变了,接下来的打法自然也要全面升级。
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给自己定下了一套全新的发展框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冲击世界一流。
首先,它的使命就更重了。
以前,长安是重庆市的一个重要支柱企业,现在,它成了总部设在重庆的央企,这可是重庆的头一份。
这意味着,长安未来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光要自己发展好,还要像一个“领头羊”一样,带动整个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汽车产业链一起升级,把“重庆造”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在具体的战略上,长安拿出了三大核心计划,分别是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领域的“北斗天枢”计划和全球化领域的“海纳百川”计划。
这几个计划的名字听起来很有诗意,但内容却非常实在。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计划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而是长安坚持了很多年的长期战略。
不管外部市场怎么变化,内部组织怎么调整,它始终围绕着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这三个方向坚定不移地投入。
这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在今天这个充满变化和诱惑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蓝图,长安也准备了充足的“弹药”。
他们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超过两千亿元的研发资金。
两千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现在一些造车新势力公司的总市值。
这笔巨款将用来攻克下一代电池、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队”的底气和格局,不玩短期噱头,而是用真金白银去构筑未来的技术壁垒。
同时,长安也不再是自己埋头苦干,而是积极地搞起了“朋友圈”,对外开放合作。
比如最近就和家电巨头海尔集团达成了合作,探索汽车和智能家居互联的更多可能性。
未来的汽车,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像一个“可进化的智能机器人”,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最终,所有的战略和投入,都要落到消费者能买到的产品上。
在新集团的架构下,旗下的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这三大新能源品牌,定位也变得更加清晰,形成了协同作战的矩阵。
深蓝汽车,主打十五万到三十万的价位,面向追求科技和潮流的年轻用户,目标是推动高科技配置的普及化。
阿维塔,则是长安冲击高端市场的尖刀,它联合了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直接对标国际一线豪华品牌,承担着品牌向上和走向全球的重任。
而长安启源,则定位为“家庭出行专家”,主攻最广大的主流市场,任务就是上规模、做爆款,成为集团销量的压舱石。
这三个品牌,一个负责引领潮流,一个负责树立品牌高度,一个负责稳固市场基础,分工明确,共同发力。
站在这个全新的起点上,中国长安汽车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年产销五百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六成,海外销量占比超过三成,全力冲击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强。
央企的身份,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头。
在长安汽车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条融合了国家意志、产业变革和自身努力的发展新路径。
用央企的资源优势去整合产业链,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去保持活力和效率,这种独特的“混血基因”,正是它未来在全球舞台上竞争的最大资本。
当这家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企业,以“国家队”的全新身份再次出征时,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或许真的要因此而迎来新的变化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