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上汽奥迪 E5 Sportback 以 23.59 万元的起售价开启预售,本应是新能源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却因一个细节炸开了锅 —— 新车车尾没有熟悉的四环标,取而代之的是 “AUDI” 字母标识。仅仅三天后,一汽奥迪在官方公众号发文,字里行间强调 “四环相扣,才是奥迪”,这被业内解读为对上汽奥迪 “去标” 的直接回应。一场没有硝烟的品牌 - 品牌标识保卫战,就此在南北奥迪之间打响。
要搞懂这场风波,得先明白四环标对奥迪的意义。1932 年,奥迪与 DKW、霍希、漫游者四家公司合并诞生四环标志,这四个圆环不仅是品牌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消费者心中豪华与品质的符号。就像网友说的:“奥迪不能失去四环,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在三四线城市的酒局上,四环标甚至比车标本身更能代表身份。
上汽奥迪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官方解释是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打造 “更具数字感的新品牌形象”。从商业逻辑看,这是差异化竞争的尝试。一汽奥迪手握 A6L、Q5L 等经典车型,占据传统豪华市场;上汽奥迪则主打新能源赛道,E5 Sportback 的定价较一汽奥迪电动车低了近 10 万元,明显是想下沉市场。用字母标切割出 “年轻化子品牌”,既能避免与一汽奥迪正面冲突,又能降低新能源入门门槛,这个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
但市场似乎不买账。有网友调侃:“AUDI 字母标远看像 AION,近看像 AITO,没了四环谁认识这是奥迪?” 更关键的是,这种 “换标战术” 暗藏品牌稀释风险。奔驰 EQ 系列再电动化也没丢三叉星,宝马 i 系列始终带着蓝白圈,因为豪华品牌的核心资产正是这些历经百年沉淀的视觉符号。上汽奥迪想用字母标开辟新赛道,却可能让消费者产生 “这不是真奥迪” 的认知混乱。
深究下去,这场 LOGO 之争其实是奥迪双轨战略的必然矛盾。2016 年上汽奥迪项目启动时,就因一汽奥迪经销商集体反对而搁置多年。如今电动化转型加速,奥迪既想靠一汽奥迪维持传统豪华溢价,又想借上汽奥迪抢占新能源市场,这种 “既要又要” 的策略注定引发内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奥迪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下滑 12%,而上汽奥迪首款车型 A7L 也未达预期,在这样的业绩压力下,双方借标 “划地盘” 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奥迪总部的态度耐人寻味。面对南北奥迪的明争暗斗,奥迪中国始终含糊其辞,既不否认上汽奥迪的 “纯正基因”,也不回应一汽奥迪的 “正统宣言”。这种放任态度看似平衡,实则可能加剧市场分裂。当消费者分不清哪个标才是真奥迪时,受损的终将是整个品牌的价值根基。
对于这场风波,我作为老车迷有两点看法:一是豪华品牌的标识就像老字号的招牌,创新可以但不能自毁根基,上汽奥迪与其在标上做文章,不如在三电技术和智能化上拿出真本事;二是奥迪需要尽快明确双品牌定位,要么像大众那样让南北大众彻底差异化,要么统一标识避免内耗。毕竟消费者买的是奥迪的技术和品质,而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 “标王争霸赛”。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花 20 多万买电动车,你会选带四环标的一汽奥迪,还是字母标的上汽奥迪?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