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汽车圈,发现朋友圈炸锅了——领克的10 EM-P要上市了,大家讨论热度是肉眼可见的升温那种,说是“9月8日有大戏”,你看经销商的小伙伴已经提前把实车拍回来了,还不止一种颜色,直接上了一次全套,是不是很壕气?
说起来,这车的最吸睛的地方,可能不是预售价19.2万起这个数字(虽然也算性价比“自信”派了),而是官方曝光的那些数据和玩法细节,总感觉和过去的领克有点不一样,想必不少车迷已经挨个儿扒参数、盯实拍、各种想象一遍自己如果坐在驾驶位上的场景了。
预售价定在了19.2万起,三个版本可选,这数字既不像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也不是那种“白菜价薅羊毛”,刚刚好踩在了不少家庭“理性又要点小乐趣”这道线上——有种不便宜、不贵、你可以咬咬牙下手的味道,车市这几年紧跟新能源大潮,老“油电混”怕是得哭晕在厕所。
新车是挂着CMA Evo新能源架构的招牌,插电混动系统做得挺精致,最高纯电里程直接冲到240公里,官网说CLTC标准,意思是啥呢?日常上班族,不管是写字楼还是工地,基本都能纯电通勤,中短途旅行都能实现“电牛拉满”,路上废气都省了不少,谁家城市不想来点清新空气?
话说回来,领克这次的外观,估计会让不少审美党直接“烧脑”。The Next Day概念车的设计语言直接搬来,前脸造型不客气地前卫到底,尤其那分体式大灯,不看还好,看了脑子里直接蹦出“h”字母的日行灯形状,这辨识度跟隔壁同事晚上点我买奶茶一样醒目。下方远近光一体,搞了自动切换,高阶陪伴照明,开车回家暗黑路段再也不怕“地狱模式”。
进气口居中,底部又加了一块运动分割的前唇,这感觉,科技范儿和力量感来了一波强烈混剪,适合那种“既要又要还要”的人——想要科技未来,也不愿丢掉点儿肌肉线条的传统美。
智能驾驶硬件方面,这车好像真拿辅助驾驶当基础操了,全系直接标配“千里浩瀚”方案,搭载的是英伟达新推的Thor芯片,说实话,700TOPS算力就是“啥都能算”的级别,激光雷达每个版本也没落下。感觉官方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你上高速领航,它顶你一把,你在城里慢慢磨,也不掉队,各种自动泊车技能点满,就算新手也能秒变“老司机”。
车侧看过去,线条收拾得挺流畅,隐藏式门把手也是现在主流玩意儿,既能减少空气阻力,又不容易让熊孩子手痒乱拉。轮毂尺寸一共两套模式,19和21英寸,轮胎细节也有区分,视觉效果说白了就是“19英寸低调稳健、21英寸霸气外露”,你酷你选大的,你沉稳你挑小的。尺寸数据一看,长宽高5050×1966×1487毫米,轴距3005毫米,一眼就是中大型混动轿车标准范,后排空间那是肉眼可见的宽敞,估计连小孩玩偶都能做个堆雪人比赛。
转到车尾,这波设计不玩套路,贯穿式尾灯对现在车圈来说就是“标配”,但内部做了线段式灯腔,亮起来比一般的“流水灯”更有层次。后备厢盖上黑色鸭尾跟底部扩散器造型,瞬间让整车运动气息再拉高一点,像那种穿上名牌球鞋出门,颜值直接“加buff”。
颜色选项有六种,这号码牌挺全:极夜黑、流体灰、璃光紫、拂晓白、天云米和鎏光金。听起来很潮?看实车质感也是不虚,估计不少人要被“璃光紫”劝退理智,蹲着琢磨以后停车场会不会撞色,毕竟独特是一种美,太扎眼也怕丢在街头被认出来。
车内方面用了极简路线,但不冷淡,混合了赤霞橘、日光米、月影黑与曜金黑四种内饰配色,年轻氛围呼之欲出,又不丢掉高级感。翻到中控台,一个15.4英寸悬浮大屏直接抢眼球,12.66英寸全液晶仪表、25.6英寸AR-HUD抬头显示,驾驶信息一股脑儿全丢到你眼前,你想不注意都难。方向盘做了双辐造型,换挡机构玩的是怀挡思路,这下中控区域空得能打羽毛球,储物空间up up。
车机系统Flyme Auto 2.0上阵,标配骁龙8295芯片,操作流畅度据说不用操心,随手点点就能秒回页面,体验度“满分作文”。中央扶手箱藏了一个5.7升的车载冰箱,中配可以选、顶配就是标配了,冷藏范围零下6℃到10℃,保温也能做到35℃到50℃,想想夏天冰饮冬天温饮,除了不是微波炉和冷柜,基本就是随车移动的百宝箱。
座椅全部采用NAPPA真皮,菱形格纹加打孔,细节够有诚意。前排靠背有“THE NEXT DAY”刺绣,品牌仪式感拉满。后排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这些配置中高配都有覆盖,副驾的小桌板实用性满分,承重能到15公斤,带孩子写作业、吃东西都很踏实,妥妥变成“生活车”。
动力方面领克没藏着掖着,1.5T发动机配双电机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120千瓦,峰值扭矩255牛·米——感觉就是“加速带劲不怕堵”,双电机总功率270千瓦,总扭矩500牛·米,一脚下去“人车合一”不输小钢炮。匹配三挡DHT变速箱,动力输出被形容为“顺滑又及时”,实际体验感应该不差。
电池容量双版本,18.4千瓦时能跑120公里纯电,38.2千瓦时冲到240公里,给不同人群预留了选项空间——上班近的就用小电池,出游长的直接上大电池,电动出行规划真的变得有点像买菜挑口味。底盘上也不含糊,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配合CDC液压可变阻尼悬架,厂方估计信心挺足——舒适性够用、操控也稳,毕竟大家现在不止盯着颜值和动力,底盘素质也必须得有亮点。
车子各项配置拉满,但现实场景怎么来一波体验呢?其实细细想来,这车放在家庭多口出行、商务接待、日常通勤、甚至周末自驾,场景应用不会掉链子。你想啊,电动纯跑能节能,混动可以扛远途,加上空间又实用,配置还贴心。唯一让人犯嘀咕的就是,上市后的实际路测、售后体验、车机生态能不能让大家满意,现在都还“有待验证”,硬件拉满可不只是拍视频时好看,落地后才是真考验。
讲到这,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领克10 EM-P能引发这么多关注?其实细究起来,车圈新势力自从挤爆高端品牌门槛后,用户口味变刁了,19万级别插混中大型轿车,有点像以前各种“功能鸡肋、定价尴尬”的老派新车,突然来了个想玩全面突破的。智能、空间、配置、动力都不愿放一项,难怪大家“吃瓜群众”纷纷上头,评论区早就满了“上市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实测冰箱能装下多少奶茶”、“激光雷达质量怎么样”之类的活泼提问。
其实,说到底,领克10 EM-P不只是用数据和参数在说话,更是试着用“我什么都有”的姿态,告诉消费者:“你既想要科技又要舒适,既想省电又要操控,还想高颜值有气场?来,我都给你。”这不是讨巧,而是一种坦诚。未来上市就看消费者实际体验和市场反馈了。谁也不能拍胸保证百分百满意,车圈有种魔咒,最热的永远不是最稳的,但敢玩敢拼才是真的有格局。
这年头,汽车不是拿来炫而已,更多是让人“用起来顺心”,领克10 EM-P能不能把门槛拉到新高,成为都市通勤和家庭出行的新宠儿,还有待实战检验。上市当天肯定有排队试车的场面,真车体验才是打分项,小伙伴们可以先把钱包捂紧一点,先“围观”一下,等老司机体验出来第一波,咱再决定是冲动还是观望。
聊到这里,我其实也有点心动,毕竟 谁不想“高颜值+大屏幕+激光雷达+躺平座椅+冰箱”一次拿下?但车圈水深,理性一点总没错,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你觉得呢?
留言讨论一个问题:如果手里有20万预算,你会考虑领克10 EM-P吗?还是瞄准了别家的神车?冲不冲?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