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

现在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东西都讲究个眼缘,小到一件衣服、一部手机,大到装修房子、买车,越来越多的人把“好不好看”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买车这件事上,观念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以前我们父辈那一代人,买车最关心的是发动机耐不耐用,省不省油,空间够不够大,基本上都是从实用性出发。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颜色嘛,无非就是黑色、白色、银色这几种,图个稳重、耐脏、将来卖二手车的时候保值。

可现在你再去逛逛车展,或者看看马路上跑的新车,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各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颜色都成了热门选择。

最近,比亚迪旗下的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就搞了个大新闻,给他们的车型豹3推出了两款全新的颜色——一个叫微光粉,一个叫冰晶蓝。

这件事不大,但背后反映出的市场变化却非常值得我们聊一聊。

到底为什么,汽车颜色这件事,变得如此重要了呢?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的汽车消费主力军已经变了。

过去是60后、70后,他们经历过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对大件消费品的首要要求是实用和可靠。

而现在,80后、90后乃至00后成了市场的主角。

这几代人成长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消费观念也完全不同。

对于他们来说,汽车早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从A点到B点的代步工具了。

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标签,一个重要的社交名片。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你想想,年轻人发朋友圈,晒的不仅仅是去了哪里,车子的方向盘、独特的内饰、亮眼的车身颜色,都可能成为照片里不经意间的主角。

所以,当一位年轻人说“颜色不对,再好的配置也打动不了我”时,他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表达一种全新的消费态度:情感价值和审美认同,有时候比单纯的性能参数更重要。

方程豹这次推出的两个新颜色,就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种心理。

我们来仔细品品这两个颜色。

那个“微光粉”,它不是那种很俗气、很扎眼的粉红色,设计师说是从傍晚的霞光里找的灵感,特意把颜色的饱和度调得很低,让它看起来既有粉色的温柔浪漫,又带着一种高级感和耐看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轻浮。

而另一个“冰晶蓝”,灵感则来自冰川深处那种纯净透亮的感觉,带有一种冷峻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你看,这两种颜色,一个暖一个冷,一个柔美一个硬朗,它们提供的已经不只是视觉上的选择了,而是在提供两种不同的个性表达方案。

喜欢微光粉的,可能内心更偏向于温柔、文艺;而选择冰晶蓝的,或许更追求潮流、酷炫和科技感。

车企这么费尽心思地在颜色上做文章,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在看到车的那一瞬间,能产生一种“啊,这就是我的车”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的背后,是有实实在在的市场数据做支撑的。

有调查机构专门研究过,发现在25到35岁的购车人群里,有超过六成的人表示,如果遇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颜色,他们是愿意多花一些钱的。

这个比例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倍,足以说明问题。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这笔“为颜色买单”的钱,在消费者看来,不是额外的成本,而是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支付的价值。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新车,尤其是我们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在颜色命名上都那么有诗意,比如“星云紫”、“远山黛”、“烟云青”,这些名字本身就在营造一种氛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当然,光有好看的“皮囊”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的消费者精明得很,他们既要颜值,也要实力。

如果一辆车只是颜色好看,但开起来感觉很差,续航里程虚标,智能化体验一塌糊涂,那它也只会被当成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方程豹在推出新颜色的同时,也发布了一款配置升级的501KM后驱Ultra版车型,这就体现了我们中国品牌现在造车的一个成熟思路:内外兼修,既要好看,也要好用。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这款新车型增加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配置。

比如那个叫“云辇C”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说白了,就是让汽车的悬挂变得更“聪明”。

以前的车,悬挂要么偏硬,开起来路感清晰但颠簸;要么偏软,坐着舒服但转弯时侧倾大。

这个系统就能根据路况和你的驾驶状态,实时调整悬挂的软硬。

你在过减速带或者走烂路的时候,它能把悬挂调软一点,过滤掉大部分颠簸,让你坐着更舒服。

当你要快速过弯或者紧急变道时,它又能瞬间把悬挂调硬,给车身足够的支撑,让你开车更有信心。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这种过去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华车上才有的技术,现在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本身就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进步的体现。

除此之外,新车还配备了法国高端品牌帝瓦雷的音响和车载冰箱。

这些配置,看似不是开车的刚需,但却极大地提升了用车的幸福感。

试想一下,在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后,坐进自己的车里,关上车门,高品质的音乐环绕在耳边,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嘈杂。

顺手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这种放松和惬意,是传统汽车很难给予的。

这说明,汽车的功能正在从单一的出行,向一个综合性的“第三生活空间”转变。

颜值即正义,买车多掏钱为颜色,你愿意吗?-有驾

它不仅是你的座驾,也可以是你的移动书房、音乐厅、休息室。

我们的国产品牌,在洞察和满足这些新生需求方面,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场由颜色引领的变革,背后是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崛起和文化自信。

过去,全球汽车的设计潮流、颜色趋势,基本都由欧美日韩的大厂定义,我们是跟随者。

但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换道超车,中国品牌无论是在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还是在造型设计、色彩美学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甚至开始引领潮流。

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技术实力越来越强,有能力去实现更多大胆的设计和复杂的工艺。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更了解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能更快地做出反应。

看着车展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围着我们的国产新车拍照、讨论,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自豪,是任何销量数字都无法替代的。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单纯的“制造”,迈向了更高层次的“创造”和“品牌塑造”阶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