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Italjet Dragster 700这玩意儿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惊艳,而是想给它的产品经理点一首《演员》。
这年头,车圈都流行不务正业。造手机的跑去造车,造车的跑去放卫星,大家都想整点花里胡哨的活儿,好像不跨界就证明不了自己还活着。但Italjet这帮意大利人,他们不跨界,他们直接在自己的领域里搞精神分裂。这台Dragster 700,就是这么一个精神分裂的产物,一个穿着踏板cosplay服的跨骑猛男。
发布会在什么法拉利赛道开的,什么Gresini车队老板站台的,这些都是常规操作,属于品牌玄学的一部分。你得让你的信徒们觉得,他们花的钱,买到的不只是一堆钢铁,而是一种信仰,一种“你看我多懂车”的社交货币。所以售价13万人民币,限量版两周抢光,这事儿你不能用逻辑去理解。会买这个车的人,跟会买特斯拉的人一样,他们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们是在充值自己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问题的核心是,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
严格来说,它不是踏板。它有个跨骑的立式双缸发动机,还得用脚去一下一下地换挡,离合也得用手捏。这就好比你点了一份盖浇饭,结果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炒菜和一碗白米饭,告诉你:“自己浇”。这感觉,就很微妙。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对交通工具的核心诉求就是简单。我只想拧油门就走,捏刹车就停,最好脑子都不用动。你现在给我一个踏板的壳子,却让我干着骑跨骑的活儿,我图啥?我图的就是这份精神分裂的体验感吗?这就好像你买了个全自动洗衣机,结果每次洗衣服都得自己手动给它配平,不然它就跳起来给你表演一段霹雳舞。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思维。当所有大踏板都在比谁的马桶更大,谁的坐垫更舒服的时候,Italjet直接不玩了,摊牌了。它说:“你们卷舒适去吧,我不过了,我要把餐厅给爆了。”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一个你没法用现有标准去衡量的“道诡异仙”。你用踏板的标准看它,它性能爆炸,简直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你用跨骑的标准看它,它又长得奇形怪状,坐姿诡异,像个没进化完全的赛博格。
然后,最魔幻的地方来了。这颗让它精神分裂的“心脏”,这台692cc并列双缸发动机,是钱江提供的。
坏了,菜了。
这一下就把整件事的性质,从一个意大利设计师的疯狂艺术,拉回到了一场极其精明的全球化商业算计。所谓的高级版、Gresini版,换个减震,改个涂装,价格就上去了。但那个核心的反应堆,made in China。这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件意大利奢侈品牌的外套,结果发现内胆是你老家产的羽绒,还是那种最大路货的型号。
这操作,典中典。欧洲人负责设计,负责讲故事,负责把品牌光环拉满,然后把最核心的、最需要成本控制的动力单元外包给中国。最后再贴上自己的牌子,用一个让你感觉“虽然贵但很值”的价格卖给你。这套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内行。
我们得承认,这台车的配置确实顶。钢管编织的龙骨,看着就结实,简直是金钟罩铁布衫;马祖奇或者Öhlins的减震,Brembo的刹车,Akrapovic的排气,倍耐力的轮胎……这些名字堆在一起,就是性能的保证书。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不大,配置一展开,能吓你一跳。
但更有意思的是,这台车的仪表盘和按键,跟QJMOTOR赛600是同款。这说明什么?说明钱江不只是提供了发动机,很可能是一整套电控系统都打包过去的。对于国内车友来说,这简直是任意门。你甚至不需要说明书,闭着眼睛都能操作。这种熟悉感,在一个13万的进口“怪咖”上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说到这,我感觉我快要把这台车夸上天了,但摸着良心说,我只是在夸它的疯狂,而不是它的实用性。讲真,这玩意儿除了帅,通勤就是个灾难。
真正的爆点在于,钱江已经把这台车在国内申报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场“闪电战”即将打响。Italjet在欧洲卖13万,那是它的品牌溢价,是它的玄学加成。等钱江自己把它国产化,挂上自己的标,价格能打到多少?6万?7万?直接腰斩。
如果说之前Italjet是在欧洲的蛋糕上优雅地切了一块。那钱江在国内要做的,就是直接把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到时候,那些花了13万买了进口版本的首批信徒,心态会是什么样的?我不敢想。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可能都没他们值得关心。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残酷真相,没有体面,只有你死我活。技术壁垒?品牌护城河?在绝对的成本优势和本土化制造面前,这些都脆得像纸一样。所有的高大上,最终都要回归到最朴素的问题:这玩意儿到底卖多少钱?
说起奇怪的组合,我前两天喝了一杯榴莲拿铁,那个体验,一言难尽。这台车给我的感觉也差不多。
所以,你看,Italjet Dragster 700的出现,根本不是一个产品问题,它是一个哲学问题。它在拷问我们,一辆摩托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它的外形,还是它的操作方式,还是它那颗跳动的“心脏”?
最终的结论可能很颠覆。决定一台车灵魂的,可能不是它的设计师在哪,而是它的生产线在哪。所以最后你会发现,最懂意大利人浪漫的,还得是咱们中国人自己。就问你骚不骚?这玩意儿根本就该被供起来当艺术品,而不是骑上路!它的出现,让整个摩托车圈都得一个趔趄,所有人都得重新思考,踏板和跨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但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最牛逼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Italjet选了成仙,而它把成盒的机会,留给了它的同行们。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