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7 月 1 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比亚迪乘用车工厂内,彩带飞扬,掌声阵阵。随着一辆融合前沿技术与本土特色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圆满落幕。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更成为中巴新能源产业深度合作的生动注脚。
巴西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巴西文化部部长马格蕾斯・梅内塞斯、卡马萨里市市长路易斯・卡洛斯・卡埃塔诺、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及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等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瞬间。
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在致辞中激动地说:“当比亚迪的工厂在卡马萨里破土动工的那一刻,我们就知道,巴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篇章即将翻开。这座工厂的首车下线,意味着巴伊亚州将成为南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核心枢纽。据测算,工厂将直接创造 2 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 5 万个相关工作机会,这对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可估量。” 他特别提到,州政府已联合比亚迪启动 “新能源人才计划”,首批 150 名本地青年通过系统培训,已顺利入职工厂技术岗位。
马格蕾斯・梅内塞斯从文化交融的角度解读道:“比亚迪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线,更是一种绿色发展的文化理念。在工厂的设计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智能制造与巴西本土艺术的巧妙结合;在员工互动中,感受到了东方严谨与南美热情的碰撞。这种产业与文化的双重融合,让中巴合作更具温度与深度,为两国人文交流增添了新内涵。”
路易斯・卡洛斯・卡埃塔诺用一组数据展现城市的蜕变:“为配合工厂建设,我们升级了 3 条城市主干道,新建的物流产业园已吸引 7 家配套企业入驻,城市就业率较去年同期提升 11%。曾经的工业区正在向新能源产业高地转型,卡马萨里因比亚迪而焕发新生。”
李柯在仪式上介绍了工厂的技术实力:“这座工厂集成了比亚迪 20 年的技术沉淀,焊接车间自动化率达 98%,电池 Pack 线采用全球首创的 CTB 技术,整车安全与续航能力实现双重突破。从项目启动到首车下线仅用 15 个月,创造了巴西汽车工业建设的新纪录,这背后是 500 名中巴工程师的协同攻坚。” 他强调,工厂将持续深化本地化研发,针对巴西多山路、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推出更多适应性车型。
李铁分享了比亚迪在巴西的市场深耕成果:“自 2021 年进入巴西市场,比亚迪已累计交付 13 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一季度以 2 万台销量登顶当地新能源市场。工厂投产后,本地零部件采购率将从 30% 逐步提升至 60%,目前已与 12 家巴西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交付周期将缩短至 7 天以内,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据了解,这座总投资 55 亿雷亚尔的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30% 的产能将辐射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国家。作为比亚迪在南美的首个全工艺工厂,其投产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布局在拉美市场的全面升级。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 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 47 万辆,同比增长 132%,全球化步伐持续加速。
仪式尾声,嘉宾们共同为新车揭幕,车身上 “巴西制造” 的标识与比亚迪 lo
go 交相辉映。阳光透过厂房玻璃洒在新车上,照亮的不仅是一辆汽车,更是中巴新能源合作的光明未来,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 “南北合作” 的典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