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实力提升,日系销量稳,网友争论各有看法

国产车想超越日系,是天方夜谭吗?近来这个话题又一次搅动了汽车圈。网络上的论战此起彼伏,一方拿销量、专利、二手残值拼命刷数据,试图盖棺定论。另一方则不屑一顾,认为这些数字背后的水分比南水北调还充沛。舆论两极分化,人心躁动。可真实的情况,恐怕没那么简单。

国产车实力提升,日系销量稳,网友争论各有看法-有驾

单看全球销量榜,日系车厂丰田依旧稳坐第一宝座,1120万辆的年销量像座大山横在眼前。但比亚迪海外销量暴涨425%,成了东南亚新能源车的新冠。吉利在俄罗斯的市占份额已冲到第三,长城、奇瑞等也纷纷进军澳洲、南美,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有趣的是,澳大利亚汽车碰撞测试的全优成绩,第一次把国产自主品牌推到了“全球最安全”的名单里。原先说国产车“只会堆冰箱、彩电、沙发”的段子,如今就像十年前的诺基亚——还在人们嘴里,却已经跟不上潮流。

日系车迷喜欢念叨卡罗拉双擎“一箱油跑1000公里”,仿佛这是燃油科技天花板。可细究数据,发现那是60公里匀速下的极限表现——现实的马路上,早晚高峰堵得比煮粥还稠,这成绩真有几个人能再现?反观国产插电混动车,纯电能顶一半通勤,油耗账笔笔清楚,省钱省心不打表。

国产车实力提升,日系销量稳,网友争论各有看法-有驾

再讲保值。过去雷克萨斯价格坚挺神话今年就崩了,ES200去年28万收车,如今23万都挂不上号。反倒极氪001这种新势力,准新车还能原价转单。这不是偶然,是消费认知转变的信号。修车厂的老师傅也承认,十年前国产车“三天两头坏”,现在领克03、星越L这样的车拆开底盘全是铝合金件,比思域更用料扎实。去年车主投诉量更是“反杀”,日系高高在上的口碑开始崩盘:丰田RAV4机油乳化、车机卡顿投诉暴涨,星越L、问界M7等反而靠高性能智能芯片吊打一众进口车型。

国产车实力提升,日系销量稳,网友争论各有看法-有驾

至于技术“堆料论”,如今更显得没有底气。华为ADS智驾系统在德国斩获L4测试路权,宁德时代的神行超充电池,零下20度依然保持快充速度——这些成果,可不是靠PPT做出来的。反观日系品牌,固态电池的PPT十年前就在台上循环播放,真正实现量产的,却是比亚迪的半固态新车。

国产车实力提升,日系销量稳,网友争论各有看法-有驾

当然,差距依然存在。比如爱信变速箱的可靠,依旧在主流合资混动市场有话语权。但国产的长安蓝鲸3挡DHT混动热效率已经干到44%,性能逐渐逼近。新日铁的高强钢专利一过期,宝钢的2000MPa高强钢就跟了上去。纯靠“历史经验”压人,难免像用老黄历解算星际轨道。

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坚持日系“省心”这张牌?说白了,这是对十年前的国产车惯性成见。如今自主品牌普遍敢做终身质保,出了问题主动解决。日系品牌的售后流程,反而“扯皮”成了行业段子。那些真正跑一线的网约车司机,谁愿意天天进修理厂?郑州满街的埃安S,广州出租车清一色传祺影酷,如果真用不住,这些运营司机能拼命买?

扎心的是:十年前,选择日系是图个省心,如今,更多是一份情怀税。凯美瑞2.0L自吸用十八年才勉强换代,国产混动四代一眨眼。中国年轻人看车开始比零百加速、座舱智能、智驾能力,日系车的4S店冷清得能养金鱼。何况,超越本就是一个长期过程,若拿陈旧目光看国产车,最终只能是刻舟求剑。

国产车实力提升,日系销量稳,网友争论各有看法-有驾

看世界车市趋势,慕尼黑车展已被中国车企“团购包场”,东京车展要靠比亚迪才撑得起来。这场全球马拉松的赛点,早已换了位置。修车厂里,老旧日系锈迹斑斑,边上停着钣金完好的星瑞。有人还在怀旧,有人已经踏入新时代——傻子都知道,这个行业变了。只是,有些人还舍不得醒来。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