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级插混车聊电控,五菱星光用IGBT,省空间提效率

你有没有想过,买一台十万块的插混车,它的“心脏”到底值不值?说起新能源车,大家张口闭口无非电池多大、电机多猛,但很少有人琢磨琢磨:这些电能到底是怎么一点不浪费地用在车上的?说到底,新能源这车再好,跑不远、加速慢,还动不动趴窝,你觉得问题只在电池?其实真该刨根问底盯住一个比较“晦涩”的东西——电控。说电池是血液、电机是肌肉,其实电控才是大脑。这东西以前只有行业大佬跟研发宅琢磨,现在,十万块的五菱星光也开始玩起了电控黑科技,我看这就是“卷”出了新高度啊。

为啥大家都不太关心电控?你想啊,一辆车上的电控板子,藏在发动机舱或底盘里,和晶体管啊、金属片啊这些冰冷东西打交道,确实没啥“高大上”的仪式感。但说到底,车子跑得有没有劲、续航虚不虚,对了冬天会不会一脚油门直接趴窝,这全都绕不开它。你要真知道电控咋工作,说不定再买车的时候都会改观。

其实把电控比喻成“魔术师”真不为过。你一按电门,电控就在瞬间把电池的直流电变成三相交流电,直接送进电机让它旋转。你踩刹车,或者松电门的时候,车轮倒着带着电机转,这电控又能分分钟把多出来的交流电纠正“形态”,又塞回电池,这不就能把能量再利用嘛。最牛的,就是这个变形的过程里损耗越低越强。外行看续航写五百公里,实际三百都开不到,表面“锅”在电池,实则电控效率要占一大半责任。

咱说说五菱星光拆解出来的这套电控,其实亮点真不少,起码颠覆了不少人对“便宜车减配”的成见。你以为十万块的车,还能顶天用几十万车型的技术?还真能,不信你接着看。

十万级插混车聊电控,五菱星光用IGBT,省空间提效率-有驾

五菱星光EV0049上用的那个IGBT模块,可以说是真真正正内行才能乐的“狠货”。以前这种高端货,一是产线贵,二是专利卡脖子,国产车玩不起,全靠供应商进口。现在,五菱自己起手研发,里面用P1+P3双电机架构,6个IGBT模块,单组功率都能上150kW,理论上这都能拿去供豪华纯电SUV用。没想到十万出头的插混也用上了。

再讲点你能直观看出来的。星光电控体积不到8L,重量10公斤不到,比行业平均更小更轻,这就直接省下了传统车好多空间。别人还在琢磨怎么拼电池容量、压缩空间,这边已经把电控做得比人家小一截。关键是,如果你真信现场搭个“堆料”展,老实说普通买家也不爱看电控,但那东西比什么大天窗、皮座椅更能给你省钱省心。高效率(将近99%)意味着什么?就是你跑一百公里,别人可能白白浪费一两度电,你能省出来。这在买电车天天算账的今天,够直白了吧?

很多人觉得,低端车只能用低端货,技术就该越往上越贵。但现在看来,“技术平权”不是说说而已。五菱之所以能在十万级插混用上很多豪车才有的技术,根子还是国产供应链玩得溜,把技术、成本“双卡脖”给做通了。你说以前为啥中国新能源崛起慢?电控这层卡很久了,还不就是IGBT芯片巨头搞得大家只能买贵货,国产的又怕炸车,搞得人人心里都打鼓。星光这个电控,集成、散热、耐寒、响应全都比普通家用车好几个档次,真不是“堆料”,确实有把水龙头一样的力量掌控住。

再顺嘴说说行业,“混动技术”这东西,你可能觉得老掉牙,但没想到五菱能一直砸钱砸时间琢磨这事。从最初宏光微型车到现在星光插混,这技术越做越卷,啥碳化硅材料、双面散热、IGBT高频开关,全堆进去了,直接把成本压下来了。外行看着只是多了点参数,业内可知道,这每多一层,都代表着维修难度能降,性能能上,安全性再抬力。

其实,做新能源要解决的,说白了,就俩痛点。一是续航焦虑,二是动力肉。能源密度那些事,大家多少都想办法用更大的电池来糊弄,最终问题又回到电控上。你测一测,现在星光的表显续航和实际开出来的差距,比传统同级别车小多了。冬天怕趴窝的,东三省的老铁路测就是直球评测,电控功耗搁那儿了。挠头的动力问题呢?星光的电驱动峰值功率跟传统油车比,七秒出头的零百,超车、爬坡、再跑长途都轻轻松松解决。所以别小看这东西,它可不只是“控制马达转不转”这么傻的程序,实实在在地把用户买电车的通病一个个解决了。

放大到整个行业,现在五菱这样的国产电控厂商占比越来越大,不光省钱,还让小厂也能玩转高端车的玩法。不用再去博世、英飞凌端盘子,有士兰微、斯达半导这样的国产供应链撑腰,那意味着只要厂商敢卷,技术门槛就在不断降下来。最终,卷回到用户体验,谁能把成本省出来,谁家车就卖得动。

但这比赛去哪卷?你以为这就到头了?还真不见得。以后的电控一定越来越智能。你想想,现在AI都能让电控自己学会你怎么开车,不开得很野,能量就自动分配给续航,开得很凶就推给动力。甚至,哪天实现了无线电控,彻底甩掉那成堆的高压线,省出来的空间都能多塞一包书包。最夸张的,是电控以后要全域协同,不光管着驱动,还能联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子悬架啥的,这辆车就越来越像个能动脑筋的钢铁侠了。

十万级插混车聊电控,五菱星光用IGBT,省空间提效率-有驾
十万级插混车聊电控,五菱星光用IGBT,省空间提效率-有驾
十万级插混车聊电控,五菱星光用IGBT,省空间提效率-有驾
十万级插混车聊电控,五菱星光用IGBT,省空间提效率-有驾

最后我问你,十万块一台车,你到底图什么?是摸个大屏幕摸个爽,还是在寒冬腊月里不趴窝,开长途不焦虑?这些漂亮外壳再好看,也解决不了续航虚、动力肉、维修麻烦这些本质问题。电控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儿,反倒真成了决定一辆新能源车底子的关键。如果以后大家都学五菱,把这些“高配黑科技”全放下来了,你说这算不算产业升级?你要觉得这就是“技术噱头”,那不妨等几年试试,等新老车主们都体验过了,最终什么才值那个价,市场会自己说话。

想想你最近买车,线上比参数、线下看实车,是不是也绕不开续航和动力拉垮的问题?平常你可能只关注车顶屏幕多炫酷、轮毂多大,其实技术的革命一点不比啥灯带Logo输范儿。评论区聊聊,在你心里,十万级新能源车的电控,到底该卷到什么份上,真的是市场需求,还是厂家讨巧“虚标”,有没有和你实际用车体验是正相关的?车这玩意儿,踏实为用户解决问题的,早晚会让所有人服气,花小钱也能享受大技术,谁能做到这一点,我看谁就是未来新能源世界的真王。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