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的宝马摩托车轮胎掉渣,国产车却在中高端市场悄然崛起
最近,摩托车圈被一则视频刷屏了。 知名摩旅博主吴老臭站在米兰车展的展台前,手里拿着一块块剥落的轮胎碎屑,面对宝马官方人员一脸无奈。 他新买的宝马R1300ADV才骑了800公里,轮胎就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更让人心寒的是宝马官方的回应:“轮胎不是我们生产的。 ”这句话引发了不少摩友的共鸣,大家纷纷吐槽进口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双标行为。
事情发酵后,宝马虽然给吴老臭免费更换了米其林轮胎并承担了相关费用,同批次的其他车主却依然在路上提心吊胆。 有网友翻出同款轮胎在美国市场的召回记录,而国内消费者却从未收到任何通知。
与此同时,国产摩托车正在悄然发力。 2025年上半年,春风、钱江等国产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已经超过不少合资品牌。 5万元级别的国产ADV摩托车,配置直逼10万元级的进口车型。
进口品牌的双标套路
吴老臭的经历并非个例。 在各大摩托车论坛,关于进口品牌轮胎问题的投诉层出不穷。 一位车主在摩旅途中发现前轮异常磨损,4S店却以“骑行习惯问题”拒绝保修。 另一位车主刚提车两周就发现胎侧鼓包,却被认定是“外力损伤”。
对比海外市场,这种区别对待更加。 同款轮胎在美国市场因质量问题被召回,国内消费者却毫不知情。 雅马哈NMAX155在印尼售价1.44万元,国内却要2.78万元,还减配了TCS和电子辅助系统。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售后服务的差异。 海外市场普遍提供5年质保,到国内就缩水为2年。 有车主反映,进口品牌在国内的售后响应速度慢于海外,配件等待时间长达数月。
国产摩托车的实力反击
就在进口品牌频频“翻车”的同时,国产摩托车正在悄悄逆袭。 今年上半年,国产大排量摩托车销量数据显示,春风卖出7万多辆,钱江卖出5万多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不少合资品牌。
在配置方面,国产车更是毫不吝啬。 无极DS900X售价5万多元,却配备了博世六轴IMU、毫米波雷达等高端配置。 钱江TRK900不到5万元,904cc发动机的动力数据与宝马F900GS不相上下。
十年前,国产摩托车连ABS都是稀罕物,如今TCS、电子快排等已经成为3万元级别国产车的标配。 在重庆摩博会上亮相的国产800cc三缸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8%,创下自主品牌新纪录。
品质差距依然存在
不过,国产摩托车与进口品牌之间仍存在差距。 有资深摩友指出,进口车的电控系统调校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宝马的动态牵引力控制能够精准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在耐用性方面,国产车也有提升空间。 一位摩友骑着国产大排量摩托车跑完川藏线后,发现避震器出现渗油现象。 而同等条件下的宝马R1200GS,即使行驶了十几万公里依然稳定可靠。
最的是公升级别市场的空白。 目前国产摩托车还没有能够与宝马1300ADV抗衡的量产车型,在1200cc以上发动机的震动控制和耐久性方面仍需突破。
售后服务的天壤之别
在售后服务方面,国产品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无极RR660S出现问题后,厂家在48小时内就出台了召回方案,不仅免费更换零件,还赠送保养服务。 这种响应速度让不少进口品牌相形见绌。
有车主对比了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售后体验:进口品牌在问题认定上往往设置重重关卡,而国产品牌则更注重快速解决问题。 一位同时拥有进口和国产摩托车的摩友表示,国产品牌的售后服务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
在配件供应方面,国产品牌也表现出优势。 进口品牌的配件等待时间经常长达数周甚至数月,而国产品牌的配件通常在一周内就能到位。
消费者的真实声音
在各大摩托车社区,关于进口与国产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有摩友表示,选择进口车是看中其品牌溢价和稳定性,现在国产车的进步让这种选择变得更加困难。
“以前买进口车是没得选,现在是真的要对比一下了。 ”一位刚从进口车转向国产车的摩友这样说道。 他购买的国产ADV摩托车已经行驶了2万多公里,除了常规保养外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也有摩友坚持选择进口品牌。 “虽然贵一些,骑起来放心。 ”这位摩友的宝马摩托车已经陪伴他走过了十多个省份,除了正常磨损外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
在二手市场上,国产摩托车的保值率正在逐步提升。 一些热门国产车型的二手价格甚至与新车相差无几,这反映出市场对国产摩托车品质的认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