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颜色越来越单一,BRZ特供黄色限量,厂家和用户互相妥协

说起汽车的颜色,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大街上跑的车,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要不就灰的。要想在街头看到一辆鲜亮点的颜色,简直难得跟中彩票似的。大家记不记得,上一回你在马路上见到特别招眼的、跟霓虹灯似的车,是什么时候?我估摸着,得是五六年前,还有人敢买红的、蓝的。现在好像厂商都心有余悸,生怕多做几罐油漆赔钱似的,硬生生把“选择困难症”喂养成了“没得选”。

可就是在这个“色彩沙漠”里,突然冒出来台斯巴鲁BRZ限量版——名字直接明晃晃地写在脸上,STI Sport Yellow Edition。一看名字就明白,是个“纯血种”性能版,黄的发亮,官方名字夸张得叫“日出黄”。黄色这事吧,说实话,不是什么人都能hold住。你要是真不想张扬,还真不敢买。可问题来了,咱是不是就该天天看自己车身、车标是黑灰白,没点亮色?人生不也得来点高调、躁动和不合群的时候么?

你说,好看的颜色配好车,才叫好车还是讲究实用、低调、显高级摆第一?市场给出的答案很明显,就是“无聊为王”。这到底是市场选了我们,还是我们妥协给了市场?想来想去,好像都是互相妥协出来的:厂家说“消费者不买亮色”,消费者又觉得“厂家没造亮色”,俩一合计,就都成了“选择黑白灰”。这个怪圈,短期之内,恐怕还真不是破几款限量版就能打破的。

不过,汽车厂可不傻。他们懂得:我不出全线的黄、红、蓝,但限量版搞搞气氛,还是要有的。于是,这辆仅限于日本的黄色特别版BRZ,名额限定在三百台,“抽签决定谁能买”,这操作和“炒鞋圈”的套路可真不带差的。限量、抽签、稀缺,这一套组合拳直接把噱头、话题和曝光一并拉满。你说喝彩的人多不多?不少。但是真能捞到手的人,估计跟买到茅台原酒的比例差不多。

咱再来从配置上扒扒。很多人关心外观,但更关心底子。这台BRZ,除了涂装骚气,还是“肌肉练出来的”——Brembo大刹车、STI运动悬挂,黑色轮毂加标志性徽章。跟日本本土的STI SPORT和美国版tS在细节上凑个差不多,内饰全用上黑色皮革和Ultrasuede,加什么穿孔内饰、黄色缝线,一切都是为了让你一上车,就感觉坐进了“黄蜂战士”的驾驶舱。

那问题来了:限量真有那么牛吗?值不值多花好几万块买?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动辄把限量挂嘴边,觉得限量就是“身份”和“圈层”的象征。有人冷静地想,明知道这台车也不会有超能力,就是个BRZ,换身皮、升点级,厂家还顺手赚你一笔“饥饿营销”的溢价,这种“被限定的幸福”真的值得吗?说到底,买车跟追星似的,追得是个心情,论得是库存和钱包。

我倒是想起,别说这车限量日本,去年美国那紫色的BRZ,也就卖了五百台。你还真不能说厂家“厚此薄彼”,人家讨巧就讨在懂得“把把控控稀有感”。事实也说明,这世上总有那么一类人,为了自己能“与众不同”,愿意忍受一切抽签、溢价、甚至“非对称信息”,这也是厂商看准了市场的矛盾点,在维持利润和话题热度之间走钢丝。实话实说,普通人没必要掺和。想开BRZ,普通版开起来也未必不行。你要追求“身份”,自然你愿花那份钱买“限量”两个字。

这里有个设问:汽车的本质,到底是“好开”为主,还是“好看”为主?或者说,以后大家买车,是不是都跟收藏手办似的,完全看稀有度和气场,根本不在乎它本体多少料?这个问题,要不让时间来回答?但现在的趋势好像真有点往这方面转。就拿BRZ来说吧,极致小众玩车的人、发烧友,可能会在意那些“数字”、那点“身份”,但普通人,图的是稳定、图的是开着省事。

汽车颜色越来越单一,BRZ特供黄色限量,厂家和用户互相妥协-有驾
汽车颜色越来越单一,BRZ特供黄色限量,厂家和用户互相妥协-有驾

说起来,斯巴鲁玩限量版这套,不是一天两天了。车圈常言道,日本厂商最懂怎么用“本土稀缺”激活世界范围的关注。明明只有三百台,却能让北美和欧洲的玩家也开始脑袋发热,算计换汇、搞黄牛。这种心理诱导,你说它“骚”,其实也是对游戏规则理解通透。你看美国那边,紫色版卖出去的每一辆,可能都能吐出不少的故事和段子。你说是不是“鸡肋”?至少人家买到车的不会这么觉得。

汽车颜色越来越单一,BRZ特供黄色限量,厂家和用户互相妥协-有驾
汽车颜色越来越单一,BRZ特供黄色限量,厂家和用户互相妥协-有驾

而今天这台日出黄BRZ,其实也不仅仅是给日本市场准备的。我敢说,它就像个信号弹:越是工业和设计趋同、越来越无聊的大潮之下,越挤出那么点属于振奋人心的“躁动”。你说这种限量有啥用?对品牌,有曝光;对消费者,有话题;对真正喜欢的车迷,是情结。厂商用一款车,让你又一次问自己:我到底在意“稀有”、“炫目”还是“底子”?我到底想花钱买的,是乐趣、是归属,还是“别人的羡慕”?

当然,不得不提,限量、特殊、噱头这些词再怎么好玩,也改变不了国内车市选择单一、跟风严重。除非消费者自个儿下决心,愿意用钱包投票,要不你再给厂家十个胆子,他们也不可能轻易为中国玩家开放什么黄、蓝、紫的配色。毕竟,这事说到底,也是一个“大胆成本”算账。要真有一天大街上跑满各种骚气限定,那说明咱审美真的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实,越是限量化、独特化的产品出来得多,越是说明工业时代的“千篇一律”让人厌倦了;厂家比消费者更敏感,他们在琢磨怎么用“个性”挣回被“标准化”窒息的部分利润。以后可能我们再谈汽车,不仅谈马力、谈智能,也得学着谈谈“我这台是第几号,买时抽被抽中第几个名额”。

那今天说回这一台STI Sport Yellow Edition BRZ。面对这些限量骚色车,你是会心动,想下一把“幸运签”,拼一把身份识别?还是老老实实、心无波澜地说:够用、有性价比,比什么都强?

说到底,这世上独一份东西不缺,缺的是敢于做选择的时候,真对得起自己的钱包和爱好。人生要不要来点彩色,别再被“大家都这么选”圈死了,如果你有机会撞见一台日出黄BRZ,起码别嫌扎眼,偶尔让自己被亮瞎,也是种活法,不是吗?

再说,一台车的价值,不在于你买到没买到,而是在于你敢不敢承认,这其实是自己心里一直想要但平常不敢要的那类东西。

所以,别总担心别人怎么看。要炫就炫,要普通就普通。人生本来就不该只有黑白灰,何况是一台小车呢。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