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汽车圈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华为参与造车的这个“鸿蒙智行”大家庭,里头的几个“孩子”,像是问界、智界、享界,最近动作频频,而且都透着一股“咱们要单过”的劲头。
就在前不久,跟北汽合作的享界品牌,在北京办了一场挺隆重的发布会,正式给自己安上了一个新车标。
这事儿看起来不大,但背后反映出的,是华为这盘造车大棋的新走法,那就是让这几个“界”都更加独立,形成一种既是盟友又是独立战队的关系。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
享界这个品牌,其实已经成立一年多了,它的合作方是咱们北京的北汽集团。
这次发布会,可以看作是享界的一次正式“成人礼”。
之前,享界的首款车S9虽然已经上市,销量也相当不错,上个月卖了四千多台,在同级别的纯电轿车里拿了个第一,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但是,这车有个让很多人觉得别扭的地方,就是车头挂的不是一个正经的车标,而是一串英文字母“Stelato”。
这在鸿蒙智行的大家族里就显得有点特殊了。
你看人家问界,有自己的车标;后来跟奇瑞合作的智界,也有自己的车标。
唯独享界顶着一串字母,总让人感觉像是个“编外人员”,身份不够明确。
有些网友开玩笑说,这感觉就像个没上户口的孩子,虽然在一个家里,但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这次发布会的头等大事,就是给享界“上户口”,正式推出了它的专属车标,叫“寰宇之星”。
这个新车标一出来,整个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它不仅让享界S9这款车有了更高的辨识度,而且它的外轮廓设计,跟问界、智界的车标一样,都是一个六边形,这就很清楚地表明了:我们都是鸿蒙智行的一份子,是亲兄弟。
这样一来,华为的整个汽车产品矩阵就显得非常整齐划一,品牌形象也更清晰了。
当然,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疙瘩:为什么车都卖了这么久,才想起来给安个车标?
这办事的顺序是不是有点反过来了?
在发布会现场,嘉宾沈腾也替大家问出了这个有点让人尴尬的问题。
华为的余承东倒是很坦诚,他解释说,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曲折的经历。
按照华为最初的想法,他们压根就没想搞这么多“界”。
他们最开始是想,就用一个统一的品牌,一个车标,然后联合不同的汽车厂,大家分工合作,你造SUV,我造轿车,他造MPV,这样效率最高。
但是,这个想法跟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冲突,政策要求每个合作造车的企业都得有独立的品牌和资质。
这么一来,华为原来的计划就行不通了,只能顺应政策,跟不同的伙伴成立不同的“界”。
既然分成了好几个品牌,那每个品牌自然就得有自己独立的车标。
而一个车标,从设计图纸,到申请商标,再到国家审批通过,最后再把使用权从华为转到北汽这样的合作车企手上,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所以,这才出现了车已经上路跑了,正式的车标还没批下来的情况。
除了车标这件大事,余承东还透露了享界接下来的产品计划。
今年秋天,享界的第二款车就要来了,是一款旅行车。
按照他的描述,这款车颜值会非常高,内部空间巨大,开起来感觉很好,续航里程也特别长。
这个消息也挺有意思的。
因为在中国,旅行车一直算是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买的人不多,大家更喜欢SUV。
市面上的旅行车也大多是沃尔沃、奥迪这些国外品牌,价格不便宜。
享界选择进入这个领域,显然是想用华为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来挑战一下这个看似不好啃的市场。
而且,这事儿可能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旅行车在欧洲卖得非常好,是家庭用车的首选。
北汽之前也提过,计划帮助享界把车卖到欧洲去。
所以,这款即将推出的旅行车,很可能就是鸿蒙智行试水欧洲市场的一张王牌,一个“急先锋”。
聊完了享界的具体动作,咱们再来看看这背后更核心的变化,那就是“独立”。
享界的这次发布会,表面上看是发布一个车标,实际上更像是在宣告自己的“品牌独立日”。
而这种“独立”,正在成为鸿蒙智行旗下所有“界”共同的趋势。
就在不久前,跟华为合作的另一家车企奇瑞,已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把智界这个品牌单独成立一个子公司。
奇瑞只作为大股东控股,但具体的经营管理,奇瑞不插手,基本就是放权给华为团队来主导。
据说,促使奇瑞下这个决心的,就是看到了问界卖得那么火爆,深刻认识到华为在品牌运营和市场销售上的强大能力。
那么,华为为什么要这么费劲地推动这五个“界”各自独立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主要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花几十万去买一辆问界或者智界车的人,他们是冲着赛力斯或者奇瑞这些传统车企去的吗?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华为”这两个字去的。
消费者买的是华为的技术、华为的智能系统和华为建立起来的品牌信誉。
他们不希望自己买的这台充满科技感的新车,还跟合作车企原来那些传统燃油车的品牌形象搅和在一起。
所以,让这些“界”品牌独立出来,拥有自己清晰的身份,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理由更纯粹。
从华为内部管理的角度看,各自独立也能避免很多问题。
华为的设想是,这五个“界”各有各的分工,有的主打高端,有的主打运动,有的负责SUV,有的负责轿车,大家在各自的赛道上发力,而不是在内部相互竞争,抢同一块蛋糕。
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就是每个“界”的品牌特性必须非常鲜明,不能混淆。
最近智界那边发生的一件事,就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品牌独立的重要性。
就在享界开发布会的同一天,奇瑞自己也有一款新车叫风云A9L要上市,结果在做网络直播的时候,竟然用了“智界智行”的官方账号。
这一下就在网上炸了锅,很多华为的粉丝非常不满,觉得奇瑞这是在“蹭”智界的热度,故意混淆两个品牌,这是非常严重的品牌管理失误。
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合作双方在品牌阵地的管理上,权责还不够清晰。
如果这种事情处理不好,不仅会伤害刚刚起步的智界品牌,对奇瑞自身的形象也是一种打击。
一些传统车企可能想着,能不能借着华为的流量,也给自己的其他产品带带货。
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是当务之急。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集中精力,先在华为的主导下,把合作的这个“界”品牌扶持起来,让它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才是双赢的根本。
所以,回过头来看享界,它现在刚刚靠着S9有了一点起色,在品牌独立的道路上更需要谨慎。
虽然北汽的领导没有像奇瑞那样明确说“一切听华为的”,但他们反复强调华为是“最强队友”,这个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对于北汽来说,享界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北汽在新能源时代的未来。
只要能让享界成功,无论是听北汽的指挥,还是听华为的指挥,相信北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