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

有人说中国制造总是“大而不强”,但一家河南车企却用30年时间彻底打破了这种偏见。 它从一家靠焊接防盗门维生的小厂,成长为全球客车销量第一的巨头;它曾因欧洲客户的歧视被当面扔掉标书,却用产品硬实力让对手心服口服;它在2020年亏损超5000万,却能在4年后狂赚40亿,逆风翻盘。 它就是宇通客车,一个将“中国制造”刻进全球客车行业金字塔顶的隐形冠军。 它的故事,远比想象中更热血。

上世纪90年代初,宇通的前身“郑州客车厂”正濒临破产。 国家取消统购统销后,工厂订单断崖式下跌,产品滞销,工人连续数月发不出工资。 为了活下去,工人们甚至不得不靠焊接防盗门换取微薄收入。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转机源于一个敏锐的洞察。 当时正值农民工南下打工潮兴起,铁路运力严重不足,长途公路客运需求暴涨。 但当时的客车座椅直立、空间拥挤,乘客苦不堪言。 时任车间主任的汤玉祥提出一个大胆想法:“为什么不能把座位改成卧铺? 让乘客躺着到达目的地?

说干就干。 汤玉祥带着工人日夜攻关,在1993年研发出中国首款卧铺客车。 这款车一经推出立刻引爆市场,不仅盘活了工厂,更让宇通在1994年全国客车销量下滑11%的背景下逆势暴涨98%。 1997年,宇通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并非宇通的终点。 当时中国高端公商务客车市场几乎被日本丰田柯斯达垄断,这款车被业内称为“赚钱机器”,单价高达180万元,是普通客车的3倍。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汤玉祥不服气:“中国人凭什么造不出自己的高端车? ”宇通投入4亿元,耗时超10年研发,终于推出高端公商务车T7(谐音“提气”)。 这款车一举打破日系车的垄断格局,成为全国两会、G20峰会等重大会议的指定用车。

宇通的特殊之处在于专注。 当其他车企纷纷跨界生产轿车、重卡时,宇通始终垂直深耕客车领域。 这种战略让它在细分市场建立起惊人优势:高端公商务车市占率超65%,机场摆渡车市占率超80%,专业校车连续15年销量第一。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宇通的崛起速度令人咋舌。 2003年,其产销量跃居国内第一;2011年,成为全球大中型客车销量冠军;2016年,宇通销量突破7万辆,营收358.5亿元,净利润超40亿元,连续第6年稳坐世界第一。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布局:校车。 2010年前后,中国校车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在于车辆多为改装车而非专业制造。 宇通对标美国标准,在2008年推出首款“长鼻子”专业校车,参与制定10余项国家标准,推动了中国校车从改装车向专业车的转变。

与此同时,宇通早在1999年就推出首款纯电动客车,比比亚迪涉足汽车领域更早。 2012年,宇通斥资40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年产能达3万台,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奠定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巅峰之后,危机悄然而至。 2016年起,高铁网络迅速普及,私家车保有量激增,传统客车市场需求断崖式下跌。 宇通销量从年销7万辆骤降至2021年的4.1万辆,几乎腰斩。 2020年,扣非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金额达5501万元。

为了活下去,宇通不得不大幅削减成本,甚至一度暂停部分生产线。 但真正让它翻盘的,是早已布局的海外市场。宇通出海始于2004年。 2006年,它拿下古巴400辆客车订单,总价2.4亿元。 为了打开古巴市场,宇通不仅建组装厂、维修中心,甚至投资为当地修路。

但真正的硬仗在欧洲。 2018年,丹麦招标纯电动客车,宇通递交的标书被招标方当场扔出会议室,并嘲讽:“中国企业,这里没有你们的路! ”宇通团队捡回标书,提出“先试后买”:免费提供车辆试运行一年。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丹麦冬季气温低至零下25℃,积雪半米深。 宇通纯电动客车不仅扛住了极寒环境,续航达成率高达97.3%,还以提速快、噪音低、能耗优的表现征服当地司机。 最终,宇通拿下丹麦纯电客车超50%市场份额,此后更成为法国、英国、挪威等国的首选品牌。 2022年,宇通超越奔驰、沃尔沃,夺得欧洲纯电客车销量冠军。

宇通征服海外市场的核心策略是深度本土化。 在挪威,它定制抗极寒电池系统,让车辆在零下25℃实现374公里续航;在沙特,它加强空调设计和防沙尘结构,适应50℃高温;在以色列,它根据司机身材加大驾驶座空间。

更关键的是服务网络。 宇通在全球建立了330家授权服务站,覆盖95个国家和地区,故障修复率达98%。 在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宇通建立KD散件组装工厂,将本土化率提升至60%,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跨越。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这些投入带来了回报。 2023年,宇通海外销售均价达102万元,新能源客车均价高达220万元,远超国内价格。 2024年,宇通出口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37.7%,海外营收占比升至38.5%。宇通逆袭的底层支撑是技术。 2024年,其研发投入17.88亿元,占营收4.8%,第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为解决新能源客车电池寿命短的问题,宇通自主研发的电芯循环寿命突破9000次,实现10年/100万公里质保;针对极寒环境,其热管理技术使冬季能耗降低40%,续航提升10%-15%。在智能化领域,宇通L4级自动驾驶巴士“小宇”已在中国、美国、新加坡获得测试牌照,并在全球6个国家落地运营。

河南车企绝境逆袭!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有驾

2024年,宇通打出了堪称“炸裂”的业绩:营收372.18亿元,同比增长37.63%;净利润41.16亿元,同比增长126.53%。其中,新能源客车销量1.38万辆,同比暴涨93.26%,市占率24.06%;海外出口1.4万辆,同比增长37.73%,均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宇通单车利润回升至8万元,现金流净额72.11亿元,收现比稳定在1以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89天降至54天,展现出极强的盈利质量和资金效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