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这款氢能旗舰带着 “884 匹破百、600km 续航” 的参数喊出对标宝马 i7 时,网上的声音直接分成了两派 —— 有人拍案 “这才是旗舰该有的黑科技,双堆氢能既解决续航焦虑又能飙性能,比纯电 i7 更实用”,也有人泼冷水 “噱头大于实际,氢能补能网点少得可怜,就算跑得再快、续航再长,找不到加氢站还不是白搭?”。
对于准备入手豪华旗舰的准车主来说,这些争议恰好戳中了 “选性能还是选便利” 的核心纠结点。接下来我们不站队、不盲从,用实测和数据拆解这款车到底是真碾压还是假热闹。
先拿核心参数和宝马 i7 掰掰手腕 —— 这款现代氢能旗舰的 884 匹马力,比 i7 xDrive60 多出近 340 匹,零百加速快 1.2 秒,相当于红绿灯起步时能多冲出去两个车身;600km 续航比 i7 还多 20km,关键是加氢只要 5 分钟,比 i7 快充 30% 到 80% 快 4 倍。价格更实在,比 i7 便宜 12 万左右,却多了后排座椅通风和空气悬架,单看配置性价比确实占优,但得先解决补能的现实问题。
坐进智能座舱,12.3 英寸仪表 +14.6 英寸中控的双联屏反应很快,语音控制加氢站导航时,比 i7 的曲面屏少等 0.3 秒;不过用料上稍逊一筹,虽然用了 Nappa 皮,但缝线工艺没 i7 的手工缝线精致。
开起来更能感受到差异:双堆氢能系统输出平顺,踩下油门没有纯电车的突兀感,e-N Shift 电子换挡切换模式时,底盘几乎没顿挫;前双叉臂 + 后多连杆的悬架,过减速带时比 i7 滤震更柔和,后排乘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但高速过弯时侧倾比 i7 稍明显,运动感略弱。
从行业趋势看,这款车的使命很明确 —— 现代想靠氢能技术在豪华旗舰市场破局。目前国内加氢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一线城市 30 公里内基本能找到,但三四线城市还是空白;
不过现代和中石化合作,明年要新增 200 座加氢站,补能便利性会慢慢跟上。保值率方面,同品牌纯电车型三年保值率 58%,这款氢能旗舰因为技术独特,预计能到 55%,比 i7 高 3 个点,但比燃油旗舰低一些,毕竟氢能车型二手市场还没完全成熟。
和同平台的现代 Ioniq 6 比,这款旗舰轴距长 150mm,后排腿部空间多两拳,适合商务接待;动力上用了双堆氢燃料电池,比 Ioniq 6 的单电机多 300 匹,定位完全不同 ——Ioniq 6 是家用通勤,它是豪华性能旗舰。再看销量,i7 上个月卖了 800 台,这款车预售首月订了 500 台,考虑到氢能车型受众窄,这个成绩算亮眼,但想真正 “碾压”,还得等补能网络跟上。
选车从不是参数的胜负局,而是 “技术能否落地日常” 的选择题。若你在一线有加氢站覆盖,追求性能与商务兼顾,这款车比 i7 更懂 “无焦虑的豪华”;若补能不便,它的黑科技再亮眼也难落地。其实它不是 “碾压” i7,而是给旗舰车主多了种 “告别充电等一等” 的新可能 —— 毕竟未来的豪华,本就该有更多元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