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

一块能在-40℃正常放电、成本直降3万元、穿刺测试不起火的神奇电池,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

2025年4月,一辆搭载钠离子电池的名爵MG4在黑龙江黑河进行极寒测试。当环境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传统锂电池电动车续航普遍缩水50%以上时,这辆车的仪表盘显示容量保持率仍超过90%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量产成本降至0.55元/Wh,比磷酸铁锂电池便宜30%-40%,一辆75kWh的电动车仅电池成本就能减少3.3万元。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特性对比:

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有驾

01 安全之争,谁更让人安心?

今年三四月间,新能源汽车领域接连发生多起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3月29日,一辆小米SU7高速撞击水泥护栏后起火,造成3人死亡;4月1日,安徽枞阳高速上又一辆新能源车起火,再酿3人遇难惨剧。

这些事故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统锂电池面临严重的热失控风险:电芯结构破损导致内部短路,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并引发连锁反应,形成难以扑救的热蔓延。

钠电池在安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最新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触发温度比锂电池高出20%以上,即使发生热失控,释放的能量和气体量也较锂电池更少,火势蔓延速度更慢。

中国科大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过充、过放等轻微电滥用情况下,钠电池的热失控风险仍远低于锂电池。这是因为钠的原子半径更大,减少了枝晶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了短路可能性。

今年宁德时代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在16V过充电压下仍保持稳定,甚至电锯切割测试中也未起火,建立了比传统锂电高两阶的安全阈值。

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有驾

02 低温对决,北方用户的福音

对于北方用户而言,冬季续航缩水50%一直是电动车使用的痛点。传统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表现不佳,磷酸铁锂电池在-20℃时容量保持率可能骤降至60%左右

钠电池在低温性能上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电池在 -40℃的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90%以上的放电效率,这一特性使其成为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新能源车的理想选择。

上汽名爵MG4量产版搭载钠离子电池后,验证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低温容量保持率超90%。

这种优异表现源于钠离子在电解液中比锂离子更容易移动的特性。钠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速度更快,在零下温度下性能下降幅度小得多。

宁德时代推出的骁遥“钠-铁”双核电池,通过钠电池与磷酸铁锂的智能组合,在-40℃环境下仍能保持90%以上能量,实现了700km全气候续航。

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有驾

03 成本比拼,价格战终极武器

随着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电池成本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钠电池在这方面拥有压倒性优势:原材料成本仅为锂电池的1/30

钠资源储量丰富,几乎可以从海水中无限获取,供应稳定。相比之下,中国锂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80%,供应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而钠电池的原材料国产化率已超90%,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了安全屏障。

2025年,宁德时代将钠电池量产成本降至0.55元/Wh,较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直降30%-40%。这意味着一辆搭载75kWh电池包的纯电车,仅电池成本就能减少3.3万元

成本优势在商用车领域更为显著。中科海钠的商用车解决方案已获多家物流企业订单,总成本降低20%。在干线货运场景中,可实现“少装、快充、多用”,电池装载量减少15%,充电时间缩短至20分钟,且日均行驶里程提升30%。

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有驾

04 能量密度,锂电池的护城河

尽管钠电池在安全、低温和成本方面表现优异,锂电池仍牢牢占据着能量密度的优势高地。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240-300Wh/kg,远高于目前钠电池175Wh/kg的水平。

高能量密度使三元锂电池成为电动航空(eVTOL)与高端无人机的首选电源。德国Volocopter的空中出租车“VoloCity”及美国Joby AviationeVTOL机型均采用NCM电池技术,单次充电可飞行150公里以上。

中国大疆部分高端商用无人机也转向NCM方案,以提升载重与作业效率。研调机构预估,2025年全球NCM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6.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不过钠电池正在迎头赶上。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后的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将提升至200Wh/kg,超过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水平。中科海钠与多家车企合作,奇瑞“猎风”车型搭载的钠离子电池包,续驶里程已突破1500公里。

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有驾

05 应用场景,各有所长的舞台

钠电池和锂电池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形成互补格局。在三个领域,钠电池正展现出独特优势:

在北方寒冷地区市场,钠电池有广阔前景。骁遥“钠-铁”双核电池在-40℃环境下的优异表现,使其成为高寒地区新能源车的理想选择。

在A00级微型车市场,钠电池的低成本特性成为降本利器。车企内部人士透露,采用钠离子电池的A00级车型,电池成本可降低1.5万元,这对售价5-8万元的微型车市场极具吸引力。

在商用车领域,中科海钠的解决方案已获多家物流企业订单。其钠离子电池在干线货运场景中,可实现“少装、快充、多用”,电池装载量减少15%,充电时间缩短至20分钟。

锂电池则在高端乘用车、电动航空等领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CTP技术,在针刺测试中实现“不起火、不爆炸”;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采用水冷板内置设计延长热失控蔓延时间至10分钟以上。

冻不垮!成本直降40%的钠电池,会是你的下一块吗?-有驾

06 未来之争,共存的能源生态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钠电池与锂电池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工信部已将钠离子电池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支持方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推动老旧营运货车钠离子电池化更新。

产业链布局也在加速。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等电池企业,正通过与车企、供应商的深度绑定,推动钠离子电池从技术验证走向量产落地。多氟多、天赐材料等企业实现六氟磷酸钠量产,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则完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中试。

2025年11月1日,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强制CCC认证管理将全面生效。新规首次将每块锂电池强制标注安全使用年限,并要求打刻可耐受950℃高温的永久性唯一编码,禁止将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到电动自行车。

钠电池有望在2027年后逐步渗透至主流乘用车市场。新能源车市场的技术格局将从“三元锂vs磷酸铁锂”的二元对立,演变为 “三元锂+磷酸铁锂+钠离子”的三足鼎立

中广核钟山200MW/400MWh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采用“磷酸铁锂+钠电池”新型混合储能方案,验证了钠离子电池在电网侧大型储能应用的可行性。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电池市场逐渐细分,各种技术的研发变得活跃。钠电池以其安全性、低温性能和经济性,正从幕后走向台前,为新能源革命提供一条更安全、更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当下一次寒潮来袭,当锂电池电动车在严寒中续航减半时,钠电池汽车仍能保持90%以上的性能。当锂电池价格因原材料波动而上涨时,钠电池凭借其成本优势正让电动车变得更加亲民。

钠电池不会完全取代锂电池,正如中科海钠董事长胡勇胜所言:“如果只考虑能量密度,氢元素最高,但燃料电池的使用并没有锂电池广泛。”在商业化的道路上,电池的能量密度够用就行,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对产品竞争力影响更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