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尊界S800高速失速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到处都是讨论。你说现在大家买个新车,不就是希望图个安全、放心,结果车主刚买几天就上了高速,车直接“失速”,无论怎么踩油门动也不动,谁心里能不慌?可是事情发展到后来,网上反而更多人在关心这车主是不是有别的身份,是不是有利益瓜葛,而不是车到底安不安全。这事说出来,真有意思。
咱们先不说车失速到底是不是车的问题,咱就问一句:如果你买的新车,开高速突然死机,仪表盘报警,电用完了油还满着,这种情况到底正常不正常?有的人说,增程式电动车本来设计就不会出现满油没电,还能跑不动的状况,说这是“保护机制”不是故障。那我们又得举个大大的问号了——所谓保护机制,就是让司机在高速上失去动力,眼睁睁看着旁边大车嗖嗖过去么?这保护谁呢?
再说车主身份,“Kim泰成欧巴”一口咬定自己和供应商没关系,说自己就是普通用户,十几年都是华为粉丝,这次也是信赖才买了这个车。可网友一扒他的资料,说他是汽车公司法人,和这车子没点关系就是有点难服众。于是,本来是讨论车是否可靠,网友的注意力瞬间成了追查车主到底是不是“水军”、“卧底”或供应商。甚至有些人说这个失速视频就是做戏,是刻意碰瓷尊界。
你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正常人的惯性思维,本来应该先关注车有问题没,能不能安全,厂家咋回应,怎么修复、怎么改进。结果这一场风波,硬生生变成了信息战和身份战。车主拍视频说自己差点出车祸,厂商还在走流程,等结论出来;而评论区则变成质问:“你是不是竞品派来的?”“你是不是恶意炒作?”“你是不是和供应商有利益关系?”人家但凡有点“相关”,说几句都能引发无限联想。
回头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车主,这事你会怎么做?敢在网上曝光自己的险情吗?万一你是个普通人也会让网友说你有背景、用车故障炒作人气损害品牌形象?那你以后遇到安全问题,还敢公开说吗?而品牌方和服务方一时半会给不出解释,还删除了官方回应,这操作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怪”。
这种事件,也反映出如今舆论场越来越不讲事实,越发看重“你是谁”。谁提出问题不是关键,谁发声才是重点。就像饭店里有只老鼠,你如果是卫生检查员曝光那是查出来了问题,如果是隔壁竞争对手爆料,人们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想恶意搞倒对方”。这个思维下,吃饭的人不仅不关心老鼠跑来跑去,还想知道“你到底有没有仇家”,这逻辑已经彻底本末倒置。
尊界S800能失速,到底是技术漏洞还是“保护机制”?满油没电还能动不了,普通司机该怎么办?客服让等七小时,厂家删了自己的解释,用户找谁维权?如果一上来就怀疑所有曝光的人有“动机”,那以后任何产品出了问题,还能有消费者敢实话实说吗?这种“说真话会被怀疑有利益关系”的氛围,长远来看只会让安全隐患没人敢说,厂商越发缺乏自省动力。出了事不是看怎么解决,而是先查你的户口本,这样的环境,你还敢相信产品能越来越安全、厂商会负责任吗?
还有件事值得深思。现在网络举报、维权已经变成高风险活动了:你要么被骂是水军,要么被质疑搞营销、炒作热度,要么被怀疑和供应商有勾连。普通用户能不能站出来说句真话,是否有正当渠道,不会被反咬一口?如果有客户遇到极端情况,只能拍视频上网,而厂家还让等七小时时间,那产品责任到底归谁?如果品牌方只是删评论、删回应,最后谁来管实际安全问题?用户信任还能维持多久?
在这事上,其实大家该关心的是:尊界S800到底安不安全?失速是不是该解释清楚?厂家真正会负责任吗?而不是“车主有没有利益输送关系”,不是“这是不是舆论战”,更不是“谁更会玩信息流量”。品牌想要走得远,得在风波里虚心听用户意见,坦诚面对问题,不仅及时修改设计,更要保护吐槽、反馈的人,而不是让陷入身份调查和水军大战。
你想想,现在有多少用户遇到车机、电池、动力这种关键问题,不敢说、不敢发,一怕被同行攻击,二怕被网友挖身份,三怕被品牌方流放投诉。久而久之,任何问题都会被“质疑动机”淹没,真正关乎大众安全、体验的讨论都转化成“利益相关者的暗战”。这风气一旦成习惯,还怎么指望消费者敢监督,企业有危机意识?当每个表达都要先过“背景筛查”,真实信息就注定要折叠一层。
回到技术本身,增程式电动车为何会发生满油没电、车辆失速?有人说是设计保护,有人说是故障。可无论哪种,这种场景只要在高速路上发生,就是对驾驶者极大的危险。谁能保证下次“保护机制”不是毁掉消费者安全?厂商在收到反馈后,是不是应该坦诚发布调查和处理进展?客观、公开地说清楚原因、改进措施,这样才能让用户踏实。
而这次“Kim泰成欧巴”的遭遇,也暴露出另一层问题:用户维权难,厂家回应慢,舆论空间变成“阴谋论”的大本营,在科技和品牌的舆情里,身份、背景成了比客观事实更重要的变量。哪天你真用车遇到危险,是不是应该先报备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后是不是连投诉都要准备好户籍证明,证明自己真的是用户?
但实际生活里,每个人买车都希望开得安全舒适,不论你身份啥样。出了问题,厂商能及时应对才是真本事。如今怕的是出问题后没人敢说实话,网络变成一锅大杂烩,谁最会搞爆料、造谣、竞争,谁的声音最大就赢了。到底谁在保护用户安全,谁对车主体验负责,这才是关乎所有人的基本逻辑。
你看着“尊界S800失速”这事一路发酵,唠到今天,大家记住的不是车到底咋样,而是车主到底啥身份。品牌、用户、网友都陷在“你是谁”这个大坑里,无人关心车安全。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网络争议,更是一种社会信任困境的缩影。我们总喜欢用设问探讨,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每次维权、曝光、建议都要反复证明自身清白?是不是技术危机变成一场社会身份的大试炼?是不是公共安全的讨论已经让位给背景调查?
真有一天,大家都不敢说真话,厂商也不用管问题,安全隐患只能由运气决定,那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所以,面对“失速门”,我们应该督促厂家公开调查、加强安全,还给普通用户实话实说的空间。只要身份不再成为评价信息真假的主因,那些真正关乎生活的技术和安全问题才有机会被看见,被解决。否则,只剩一窝身份论,连开车都能生生变成悬疑剧,谁还敢安心出门?
尊界失控,车主身份风波,这事没那么复杂,复杂的是我们的眼光和关注点。问问自己,究竟关心的是车安不安全,还是谁在车里?别让所有真相都埋在身份泥潭里,亲身体验、实话实说,才是让车商成长、让用户放心的唯一路径。以后谁还敢发声,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关心的大问题。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