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零燃油车经验却联手大众改造燃油车,智能化技术输出颠覆行业格局

今日(8月17日),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签署《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EEA)将首次突破纯电路线,部署至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车及插电混动车型平台。这一合作标志着中国新势力车企首次以技术输出方身份,深度介入传统燃油车核心领域,引发行业对“油电技术融合”趋势的重新审视。

小鹏零燃油车经验却联手大众改造燃油车,智能化技术输出颠覆行业格局-有驾

一、合作核心:小鹏EEA架构成燃油车“新大脑”

根据协议,小鹏提供的EEA 3.5架构采用“中央超算+区域控制”模式,可将传统燃油车的控制单元减少30%,同时支持远程OTA升级、高阶智驾功能预埋及多域协同控制。该架构原用于小鹏G9等纯电车型,此次将适配大众CMP燃油车平台,首款搭载车型计划于2027年量产。这意味着未来大众燃油车或将实现如电动车般的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体验。

小鹏零燃油车经验却联手大众改造燃油车,智能化技术输出颠覆行业格局-有驾

二、合作动因:大众补智能化短板,小鹏轻资产拓市场

大众的焦虑: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因开发滞后、频繁“线下OTA”等问题,导致ID系列电动车智能化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ID.7 VIZZION月销量一度跌至299辆,亟需外部技术输血。

小鹏零燃油车经验却联手大众改造燃油车,智能化技术输出颠覆行业格局-有驾

小鹏的野心:虽从未涉足燃油车,但小鹏凭借智能化标签(如全量开放无图城市NGP)成为大众首选。此次合作以技术授权模式切入,无需重资产投入,一季度已为小鹏带来10亿元服务收入,大幅收窄亏损。

三、行业颠覆:打破“油电智驾壁垒”

此次合作直击行业两大痛点:

技术融合:传统认知中“燃油车无需复杂电子架构”被推翻,智能化成为全动力车型标配。大众中国CEO贝瑞德明确表示:“先进技术不应局限于单一动力形式。”

小鹏零燃油车经验却联手大众改造燃油车,智能化技术输出颠覆行业格局-有驾

模式创新:中国新势力从“市场换技术”的接受方,转变为技术输出方。小鹏通过架构授权,借大众年销超300万辆的渠道渗透燃油车市场,实现“技术换规模”。

四、挑战与争议

技术适配风险:燃油车机械结构与纯电车差异显著,EEA架构需重新调校动力系统控制逻辑。此前大众ID.EVO车型市场反响平淡,新合作成效待验证。

小鹏的品牌定位:专注纯电十年的小鹏,输出燃油车技术可能模糊其“科技先锋”形象。业内担忧其分散研发资源,影响XNGP等核心优势迭代。

五、未来展望:“油电同智”或成新常态

随着BBA等豪华品牌加速智驾落地,燃油车智能化已成不可逆趋势。小鹏与大众的合作若成功,将推动行业形成两大范式:

技术共享联盟:传统车企借力新势力补齐软件短板,如吉利-百度、零跑-Stellantis模式;

油电体验趋同:消费者无论选择何种动力形式,均可获得一致的智能体验,“油电对立”时代终结。

结语
这场看似“跨界”的合作,实则是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缩影。当大众这样的巨头低头向中国新势力求技术,当燃油车被迫装上纯电车的“大脑”,行业已站在“油电融合”的临界点。小鹏能否以代码重塑燃油车基因?答案将在2027年首款量产车落地时揭晓。但可以肯定,中国智能汽车技术的话语权,正通过此类合作悄然重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