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了,奥迪在国内A级车展的“奥迪之夜”,都会信誓旦旦“明年是奥迪将对中国市场发动史上最强产品攻势”。
今年复明年,明年何其多,即便是在“反内卷”的今年,奥迪的如今成绩都只能用三个字评价。
“不够看”。
奥迪要重启“支票时代”?
2024年,大众汽车CEO奥博穆表示,大众“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
母公司如此,奥迪亦如此。号子嘹亮但动作迟钝,放弃全面电动化之后,不论是高管口中公开讲演,还是公关部门的媒体吹风,奥迪中国破局的重任都匪夷所思地落在了一部纯纯的燃油车上:A5L。
数字货币时代,奥迪还在惦记纸质支票。
在这部车上,德国人似乎学会了中国人的信念感,但还是没学会中国人的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
A5L为啥要被“推沟里”
在一顿命名规则自我博弈之后,A4L的实际继任者被冠以A5L之名。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在华销量担当”祭出双车战略:三厢的一汽奥迪A5L主打经典,大掀背的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玩的是运动。
身形不是重点,两者在宣传上都不约而同打出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华为智驾这对大小王。
奥迪信心很足,它给这对组合取名叫“德国精工+中国智慧”。
黄金搭档这块,还是得看奥迪。
但,当上汽奥迪A5L以26万元起的预售价率先亮相、一汽奥迪A5L以25.68万元起跟进之后,准车主们的希望迅速被失望淹没,“奥迪A5L推沟里”的弹幕席卷了奥迪直播间。
矛盾的核心,是配置与价格的错配:
首先,“油车+华为”组合仅存在于高配车型之上,低功率又没华为智驾的低配A5L落地都奔着30万去了,横向对比竞品奔驰C级和宝马3系动辄奔六位数的优惠,实在过于没诚意。
其次,低配车型给的是125千瓦的低功率发动机,就算是高功率的150千瓦,仍旧比娘家的横置第五代EA888功率相差了整整50千瓦,“地表最强”言非其实,同级更无优势可言。
再次则是技术路线,奥迪标榜为“技术升级”的48V轻混系统早已被证实是在讨好法规,在高电压新能源大行其道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未来被寄予厚望的混动版HDI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P3并联混动架构对比任何一家中国车企的混动系统技术等级都太低,参数上也完全拿不出手。
隐忧还有,48V轻混支撑华为智驾系统500W的高功耗,怎么看都显得力不从心,电力不足的情况下,这套华为的智驾实际上路表现能不能达到华为自家鸿蒙智行的水准,很不好说。
十字路口的奥迪,A5L能救?
A5L本被视为奥迪最有力的“反攻旗舰”,它既传承了奥迪设计基因与核心技术,又拥抱新时代的华为智能体验。但预售就要被准车主“推沟里”,给这款关键车型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A5L的扭捏早就写在了脸上,但这不是它的问题,而是奥迪的问题。
奥迪还是太把自己当贵族了。
作为第一个牵手华为乾崑智驾的合资豪华品牌,在描述华为和自己的供应关系时,奥迪始终在强调“深度定制”,包括但不限于带冲洗功能的激光雷达、数据的学习。
对外塑造奥迪在合作中的强势没有错,但在这方面对比华为,奥迪并没有多少本钱,反复强调“灵魂在我”反而会被消费者怀疑这是一套缩水的“特供版华为乾崑”。
更不用说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自家窝里的明争暗斗,光看发布时间,你都能闻到火药味儿。
品牌形象也是个问题,奥迪的“豪华”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认了,即便在青年以上人群中的形象也在缩水,不信你看看问界理想那几款车的受众,本来最有可能是哪个车的客户?
没有了品牌溢价,你拿什么让我多掏银子?
抛开这些宏观因素不谈,现在的奥迪最需要明白的是,仅靠品牌光环和“顶配才给满”的传统打法,早就打动不了现在的中国消费者了。
所以,要避免重蹈“终端大幅降价挽回销量”这样提前透支品牌未来的覆辙,把A5L从“沟里”拉出来,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需要的是在预售和上市的窗口期内,去学习本土中国车企的魄力,拿出“老子不过了”的态度,重新审视A5L的配置价格体系、降低EA888+华为智驾的门槛,让核心卖点尽可能传递到消费者端。
这个动作拖不得。
考虑到奥迪一贯以来较长的产品换代周期,A5L的表现将深刻影响品牌未来数年在华命运。在这个周期内,南北奥迪在营销冲突上要磨合、消费者对于A4L换代的观念要再教育、奥迪整个品牌面对国产新势力的萎靡士气也要重振。
当一个贵族开始没落,挽救家族的唯一方法是走出城堡开始劳动,而不是继续站在城堡阳台自我催眠。
留给奥迪的时间不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