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巨头联手,奔驰或搭载宝马发动机,豪华车市迎来历史性变革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可以说让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就是奔驰和宝马这两个斗了一百多年的“老冤家”,据说要坐到一张桌子上,谈一件大事:奔驰以后可能会用上宝马生产的发动机。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普遍是,这怎么可能呢?

奔驰是什么品牌?

汽车的发明者,豪华车的标杆。

德系巨头联手,奔驰或搭载宝马发动机,豪华车市迎来历史性变革-有驾

宝马呢?

以操控和驾驶乐趣闻名于世。

这两家公司,从赛道到马路,从广告到技术,可以说处处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

现在突然说奔驰要用宝马的“心脏”,这不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在发动机这个核心技术上,暂时不如老对手了吗?

这面子上怎么过得去?

但如果我们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仔细捋一捋,就会发现,这背后其实不是简单的谁强谁弱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考量,是一盘非常大的棋。

事情的起因,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一个词有关,那就是“电动车”。

前几年,全球的汽车行业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电动化风潮,好像明天燃油车就要被彻底淘汰一样。

各大车企纷纷宣布自己的电动化战略,其中,奔驰算是跑得最快、口号喊得最响的之一。

他们曾经高调宣布,计划到2030年,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全面电动化。

这个目标可以说是非常激进了,意味着奔驰把大量的研发资金、人力物力都投向了纯电动汽车领域,准备和燃油时代做个彻底的告别。

然而,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剧本走。

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电动车的增长速度开始明显放缓。

政府的补贴政策一退,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也随之降温。

大家发现,充电桩还没那么普及,续航里程焦虑依然存在,电动车的价格也还是偏高。

结果就是,很多人在换车的时候,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直接投向纯电动车的怀抱,反而是那些既能用油又能用电的混合动力车型,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这就让奔驰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他们像是百米赛跑的选手,用尽全力冲向了终点,结果裁判突然说,比赛规则改了,现在要比的是铁人三项。

德系巨头联手,奔驰或搭载宝马发动机,豪华车市迎来历史性变革-有驾

纯电这条路虽然还在走,但燃油和混动这块阵地,也不能轻易放弃。

问题就出在这里。

由于之前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纯电上,奔驰在传统燃油发动机,特别是技术要求很高的四缸发动机的更新换代上,稍微有点跟不上了。

他们自己研发了一款新的四缸发动机,代号叫M252,也已经用在了新款的一些车型上。

但这款发动机在设计的时候,可能过于理想化了,工程师们没有给它留出足够方便的接口,来匹配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装修了一套新房子,结果发现墙里忘了预埋网线,现在想用上有线网络,就得重新开槽布线,既费钱又费力。

在今天这个混动技术大行其道的时代,一款不能轻松“变身”为混动模式的发动机,它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奔驰现在回头,重新研发一款能完美适配混动系统的新四缸机,不仅要投入天文数字的研发费用,更重要的是,时间上来不及。

市场瞬息万变,等你的新发动机研发出来,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就在奔驰为此头疼的时候,他们发现隔壁的老对手宝马,早就未雨绸缪,准备好了一件“神兵利器”。

这就是宝马大名鼎鼎的B48系列2.0T四缸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我们非常熟悉,从宝马自己的3系、5系,到X3、X5,再到MINI品牌,甚至连丰田的跑车Supra用的都是它。

这台发动机最大的优点就是通用性和前瞻性。

它既可以横着放在前驱车上,也可以竖着放在后驱车上,适用范围极广。

更关键的是,宝马在设计它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电气化趋势,给它预留了非常好的混合动力改造基础。

无论是加个48V轻混系统,还是升级成更复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都非常方便,技术成熟可靠,性能表现也一直很稳定。

这台发动机,简直就是为奔驰当前的需求量身定做的。

所以,奔驰放下身段,主动去找宝马谈合作,就成了一个非常理性和务实的选择。

德系巨头联手,奔驰或搭载宝马发动机,豪华车市迎来历史性变革-有驾

根据目前流传出来的消息,如果合作达成,宝马将会向奔驰旗下非常多的主力车型提供这款B48发动机,这其中不仅包括奔驰的入门级车型,比如CLA、GLA、GLB,甚至还可能包括像C级、E级、GLC这些销量最大的核心产品。

这可不是简单地买几个零件,这几乎是把自家产品线的动力命脉,分了一半给对手。

这在过去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在当今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特别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这些传统的欧洲豪华巨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过去,奔驰和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对手就是彼此,他们比的是谁的品牌更响亮,谁的内饰更豪华,谁的发动机技术更先进。

但现在,他们的对手名单上,多了一大串陌生的中国名字,比如比亚迪、理想、蔚来等等。

这些中国品牌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在造车。

他们不再纠结于你用的是V6还是V8发动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用户体验上。

比如,理想汽车通过增程式技术,解决了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同时在车里给你配上大屏幕、大冰箱、舒适的座椅,把汽车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重新定义了家庭用车的豪华。

再比如,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能做到在不充电的情况下,油耗比很多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还要低,彻底改变了大家对混动车的认知。

当中国的消费者开始觉得,车里的智能化程度、乘坐的舒适性,比发动机的品牌更重要时,奔驰宝马这些传统优势的光环,就开始变得暗淡了。

因此,奔驰和宝马这次“历史性的携手”,更像是在共同的压力下,选择“抱团取暖”。

他们面对的共同挑战,是高昂的电动化转型成本,以及来自东方,特别是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

对于奔驰来说,直接采用宝马成熟的发动机,可以省下几十亿欧元的研发费用和宝贵的研发时间,把这些资源集中投入到自己更有优势的六缸、八缸等高端发动机,以及纯电动平台的开发上。

这是一种聪明的“丢卒保车”策略。

而对于宝马来说,把自己的发动机卖给老对手,不仅能大幅增加产量,进一步降低单台发动机的成本,还能开辟一个全新的收入来源,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这正是一种“合作性竞争”的体现,在某些领域合作,在另一些领域继续竞争,最终实现双赢。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未来的汽车世界,可能不再是某个品牌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巨头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或许会成为新的常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