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

本田NSS350一脚油门把价格干到4万出头,整个中排量踏板圈直接就是一个地动山摇,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操作属于典型的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但就在这一片鬼哭狼嚎里,雅马哈XMAX300,就那么个玩意儿,还死死地扛着4.98万的价,一分不降。

就问你怕不怕?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这事儿吧,特别魔幻。按道理说,一个能打的对手直接开启了自爆模式,把价格压成了压缩毛巾,你就算不跟着自爆,你好歹也得哆嗦一下,意思意思吧?雅马ха倒好,不仅不哆嗦,还摆出了一副“你们打你们的,我看会儿热闹”的姿态。仿佛本田不是在进行闪电战,而是在表演二人转。

这到底是雅马哈飘了,还是本田提不动刀了?讲真,这背后是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玄学。雅马哈这是不装了,摊牌了,我卖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代步工具,我卖的是一种信仰,一个都市中产男人的“精神自留地”。

我们来解构一下XMAX300这个“信仰”是怎么搭建起来的。

首先,它给你一个极其荒诞的场景体验。比如北方冬天,零下8度,你骑个NSS350等红灯,寒风跟刀子一样刮你脸上,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你只能疯狂跺脚搓手,看起来像个即将冻毙的流浪汉。而旁边那个XMAX车主呢?人家慢悠悠打开了手把加热和座椅加热,屁股底下暖烘烘,手上热乎乎,甚至还能靠在椅背上,从容地点上一根烟,吐出的烟圈都带着一股“尔等凡人”的优越感。电动风挡缓缓升起,把最后一点寒风也挡在外面。

就这一个场景,一万块的差价,值不值?对有的人来说,不值,这是智商税。但对另一群人来说,这太值了,这买的不是加热,是冬天里最后的体面,是中年男人在寒风中坚守的最后一道“金钟罩铁布衫”。这他妈才叫产品力啊!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然后是那个所谓的智能。仪表盘支持手机互联,还能投屏导航。这玩意儿技术上难吗?一点都不难,华强北五十块钱给你攒一个。但雅马哈把它做得特别“润”。连接稳定,显示清晰,投屏一个家附近的小馆子,路线规划得明明白白。你不用在寒风中掏出手机,冒着手机被冻关机或者直接掉地上的风险去导航。

这种体验,就是典型的“苹果逻辑”。它给你的不是最牛逼的参数,而是最稳定的体验。就像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安卓折腾党,刷机、ROOT、装框架,不亦乐乎,觉得自己是雷电法王。直到有一天,我换了苹果,我发现我之前折腾的那些玩意儿,都只是为了让手机“正常工作”,而苹果,它出厂就是“正常工作”的。XMAX就是踏板界的苹果,它不要求你懂车,它只要求你付钱,然后享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再聊聊动力和操控,这更是玄学中的玄学。20.6千瓦的功率,数据上被一堆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但你骑上去,就是两个世界。它的动力输出像太极,绵密又悠长,新手拧大了油门不会吓得尿裤子,老手也能找到超车的快感。这是一种“人车合一”的错觉。

写到这我自己都觉得这个修仙的比喻有点扯,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我骑着它跑过山。60公里时速压弯,车身稳得像焊在地上,后视镜里的画面连一丝抖动都没有。这种信心是数据给不了的,是车架、减震、轮胎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你知道车子的极限很高,所以你敢做动作。而很多车,数据很好看,但你真压个弯,感觉车架都要散了,跟跳大神似的,你心里发毛,自然就不敢快。说真的,我最近看老花镜度数又得加了,盯着那些花里胡哨的参数表,比看老板脸色都费劲。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这就是雅马哈最“鸡贼”的地方,它把钱都花在了你看不见,但一骑就能感受到的地方。这种东西没法量化,只能“意会”。所以会买XMAX的人,压根就不会去看NSS350。他们不是在做选择题,他们是在确认自己的信仰。你跟他们聊性价比,他们跟你聊“人车沟通感”、“骑行质感”,这天就聊死了。

还有那个45升的座桶,不,那不是座桶,那是一个移动的压缩黑洞。两顶全盔,一套雨衣,一个急救包,还能塞下两条烟。对于一个喜欢周末跑山的中年男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安全感”。意味着你可以在山里从容地喝杯咖啡,而不是担心突然下雨被淋成狗。

所以XMAX300为什么不降价?因为它压根就没把NSS350当对手。本田是在卖一个交通工具,讲究的是“有没有”,有ABS,有TCS,有无钥匙启动,价格还便宜,完美。而雅马哈是在卖一个“大玩具”,讲究的是“好不好用”,加热好不好用,风挡好不好用,操控好不好用。

它的目标用户,就是那些被社会毒打多年,不再追求参数上的“狂飙”,而是追求体验上的“刚刚好”的中年人。他们买车,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谁快,而是为了在老婆孩子睡着后,自己能有半小时的发呆时间。

所以,你看,整个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大家都在表演。本田在表演“价格屠夫”,把行业底裤都扒了。雅马哈在表演“高冷神明”,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就是台下的观众,有的人为价格欢呼,有的人为信仰买单。

不存在谁对谁错。这世界就是这样,有人信科学,就有人信玄学。自动驾驶的终点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样的,踏板车的终点也不在于性价比,而在于它能不能让你在堵车的城市里,找到一丝丝“爷还活着”的快乐。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所以,XMAX300死扛4.98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为它筛选用户的手段,就是价格本身。付得起这个钱,并且理解它为什么值这个钱的人,才是它的“信徒”。你跟它讲性价比,它跟你讲品牌调性,这天还怎么聊?没法聊。

它又贵又慢,凭什么成了中年男人的“精神自留地”?-有驾

坏了菜了,它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宗教。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