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成绩刚刷爆朋友圈,车主维权就冲上热搜。小米SU7 Ultra用碳纤维盖板在纽北狂飙时,国内用户却因"减配门"炸开了锅。5月7日官方回应引爆舆论:改配要等8周,补偿2万积分值不值?这款定价36.9万的电动猛兽,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小米SU7 Ultra以1分32秒的浙赛圈速碾压保时捷Taycan时,谁也没想到这场狂欢会演变成车主们的集体讨伐。这款标榜"赛道基因"的电动轿跑,在碳纤维前舱盖的配置上玩起了"文字游戏",把用户期待值直接从纽北赛道摔进了维权群。
"说好的原厂改装件,到手竟要等两个月?"刚提车的张先生在论坛吐槽,他花5800元选装的碳纤维盖板,实际减重才1.3公斤,这点重量在赛道圈速里还不够轮胎升温的时间。"原厂说每天只能造一个盖板,这速度比特斯拉的4680电池还金贵。"有网友调侃,现在第三方改装店都开始卖同款配件,价格只要2999还包安装。
小米的危机公关来得倒快,连夜宣布开放改配通道。可仔细看看补偿政策:5月10日前改回铝制盖板才能拿2万积分,折合人民币不过200块。要知道在闲鱼上,原厂碳纤维盖板标价已经炒到8800,这波操作被车友戏称"割了韭菜还送捆韭菜绳子"。
更戏剧的是"排位模式"乌龙事件。原本想学特斯拉的赛道模式,结果解锁条件设置太苛刻,用户刚踩电门就被系统强制限速。官方致歉声明里那句"没做好沟通",让米粉们集体破防:"敢情我们花三十多万买的是公测资格?"不过要说黑科技,原厂碳纤维盖板的热压罐工艺确实硬核——6小时手工铺贴+6小时高温成型,这工艺直接对标兰博基尼大牛,难怪敢卖高价。
赛道成绩倒是实打实的硬通货。上赛2分09秒的成绩,把蔚来ET7按在地上摩擦;浙赛圈速直接刷新四门量产车纪录。汽车之家实测显示,碳纤维盖板在200km/h时速下能增加12%的下压力,这数据放在改装圈也算亮眼。可普通用户谁天天跑赛道?有车主算过账:要跑够5万公里才能省回盖板差价,这买卖怎么看都像给信仰充值。
小米这波操作暴露了造车新军的通病:重营销轻服务。发布会上大谈"为发烧而生",真遇到用户需求却要等8周OTA升级。隔壁极氪001刚推出免费更换8155芯片,小米却连个盖板都要用户二选一。难怪有业内人士吐槽:"互联网思维造车,把用户当成了内测工程师。"
当车企们都在卷续航、拼算力时,小米却用一块碳纤维盖板掀起了舆论海啸。这出闹剧背后,藏着新势力造车的集体焦虑:既要维持极客形象,又得向市场妥协。就像那个被疯狂转发的段子——"买小米汽车,附赠产品经理体验卡"。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花三十多万买辆会"变脸"的电动轿跑,到底是买了个大玩具还是请了位祖宗?对此你怎么看?这出好戏,真应了那句老话——"剃头挑子一头热,车企用户两行泪"。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