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东风日产推出新款轩逸了,官方说法叫“中期改款”,我差点以为他们要把轩逸送去做个微整,结果一看,不愧是汽车圈的“整容医院”——几行代码,加点黑边,再来个贯穿灯带,你还真以为它重新投胎了呢。现在的汽车,改款都像换微信头像,不管多丑,换了大家都要假装夸一句,真有精神,果然焕新。
轩逸披着所谓“家族化设计语言”的皮,这年头汽车也讲究家族血统,多少品牌都在比谁的前脸像“自家大哥”。这新轩逸前脸一刀下去,竟然切出了个T字形灯带,仿佛在向司机宣告:此路不通,人生苦短,别指望开车能绕过堵城。Logo搁中间,V字形格栅,车头棱角分明,乍一看是年轻运动,其实挺像“健身还没练壮,只是穿了紧身衣”。用户还可以选黑化格栅,真会整活。上黑色就自带个性和运动感,谁说不是呢,毕竟汽车“黑”了心,人也跟着潮。
再看看尾部,贯穿式尾灯,熏黑效果,保险杠加碳纤维装饰条,简直是“全国运动风普及月活动现场”。以前车尾都想做大,让小混混不敢追尾,现在流行扁平贯穿,灯一亮,你和后车都怕穿越到网吧。那些装饰条怎么看都像“炫彩鞋带”,不加两道还真怕掉队。你说这车尾多硬朗?其实只是在怒视全世界,仿佛在说:后面谁敢怼我?还装碳纤维,那不是防撞,是防尴尬。
至于尺寸,新轩逸比以前长了点、宽了点、高了点,轴距却像老干部一样坚守岗位。人人都在变高变壮,可能是为后排乘客点个外卖吃得更舒服吧。长宽高一调,账面数据好看了,实际体验还是看地面限高杆。有人说新轩逸“尺寸加大提升竞争力”,你以为轿车的竞争全靠尺寸吗?其实是在宽容这个世界的胖子越来越多。
功能配置上,同一车能配出一大堆不同式样,什么雷达、摄像头、刹车灯、天窗、门把手、B柱C柱,宛如开放式点菜。消费者买辆是轩逸,选配后发现每辆都是“一人一个车”。厂家恨不得做成NFT,只要你有钱,轩逸成了你的专属头像,有种阴间元宇宙的既视感。新车申报信息里写得头头是道,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想要什么都能加钱弄一下,精明得不行。
动力方面,继续老HR16那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99kW的最大功率,传动CVT无级变速箱。日产一贯推崇“持续和平主义”,发动机没什么脾气,动力平稳,像中年人早晨喝白开水——没负担,也没激情,口感清淡无味。其实也不怪厂商,毕竟换个动力总成成本高,出点事还要承担责任,还不如再次拿出来晒晒太阳,让大家一个劲夸“稳定可靠”。扭矩159N·m,怎么用都行,踩深了能不慌,踩浅了不心疼,开轩逸出门都像逛超市:买点生活必需品,不惹麻烦,谁还追求一掀油门窜起来的快感?那是青春的幻觉。
说轩逸这车销量一直高居榜首,其实就是教科书级的内卷——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舒适取胜,还是大家被逼无奈。市场里对手一堆: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凑一起就像“中老年好友聚会”,各自比谁的钱包更鼓,谁的腰椎更好。轩逸这回大修外观增加尺寸,无非就是:我也想一下子变新,你们再看看我,别老见对面楼的老王。厂家心里明白,家用轿车市场,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一马路一块砖”,谁家砖头新点谁就上热搜。轩逸要靠脸“打天下”,实则是嫌消费者眼神不好。
用户关心什么?动力够不够,空间大不大,前雷达能不能扫出小猫小狗,天窗能不能开出青天白日,这些问题最后都只能落在“价格”上。你想选黑化格栅,厂家收你几百;想要碳纤维装饰,厂家再来一波;雷达、摄像头啥都按套餐算,定金下得像交学费。谁还记得十年前的“买菜车就是买个基本款”?现在买轩逸,各项加价项目全点上,比买手机还复杂。有人买车就是想坐得舒服,有人买车就是想显得有品味,有人买车就是想在停车场认得出来自己车。轩逸这车,主打一个没短板,也没长板,属于那种“你要啥我都能有点,但全都不多”。
轩逸其实也累,这种领先销量其实是“把能活的全都活了”。厂家怕你挑理,怕你比配置,怕你问发动机升级没——其实他们最怕你问:“凭什么还是那个动力?”厂家心虚,能改的不改,能省的省,每次改款都像在玩躲猫猫。轩逸动力没升级,是懂得“人到中年,要稳,要持久”,偶尔冲动变速箱会发个小脾气,但你只要不急,它就一如既往的佛系。说白了,这车不是开给热血青年,是给那些“早已看淡速度和激情”的人。
车市的荒诞在于,每次新车申报都像春晚节目单,大家假装有惊喜,结果落地一看,不就是“三类人员”造型优化再来一遍。轩逸换身新装,就像某些明星隔几年换发型,人设变不变没人在乎,关键还挣钱。消费者也配合,明知道没啥变化,嘴里还是夸着“新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炫彩外观和高科技配置,大多数人找的就是“可靠的平庸”,这市场需求可现实得很。
你以为汽车进化和手机一样,寸步不让,其实大多数厂家嘴上喊创新,身体却诚实划水。轩逸这车,明明里面没啥太大变化,外边多几根灯带,多一条格栅线,消费者就得点赞:“设计感十足!”荒谬吗?其实挺疯狂。谁还敢说自己买车是为了性能,大家都在为样子买单,为个性加价,为安全买保险,为稳定砸钞票。最终你发现,轩逸的“中期改款”无非就是给这场消费荒诞剧添点新笑料。
有人问,轩逸到底好了啥?厂家答:“更年轻更运动。”其实是“你别瞎琢磨了,指望中年人像小伙子一样,结果还是买菜照旧。”车又大了,又黑了,还贯穿了,感觉像每个人的生活:整新或不整新,反正都是在原地打转。轩逸对家轿市场的“竞争”,其实是对生活无力感的完美复刻:每个人都想再试试,结果还是继续做自己的小确幸。当然,等上市之后,销量估计还会不错,毕竟大家说服自己的成本远比说服市场要低多了。
最后讲个段子吧:假如轩逸真的以“全新设计语言”重新上市,消费者冲到4S店看一圈,随口一问,“这车动力有啥变化吗?”销售一愣,强行微笑:“变化都在外面,里面依然安详。”轩逸这车,何止是外面变化多,心态也很佛系。也许人生最大的进步就是:换个灯带,看着比去年闪,但你依然还是你——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