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

泰国的车市,一直是日本车的天下,长期稳坐“钓鱼台”,九成市场份额几乎是铁板一块。可偏偏,这块“日系禁脔”硬生生被中国电动车给撕开了口子。到2024年,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泰国新能源车市场的 80%以上份额,日本人一下子慌了:怎么我的“主场优势”,成了别人的秀场?

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有驾

泰国并不是一个小市场,有“亚洲底特律”之称,是全球第十大汽车生产国,背后有着完整的制造供应体系。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车企就盯上了这里。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三巨头”杀入泰国,不只是开工厂、卖车,而是把整个生态圈都搬了过来。

当时泰国本土产业还是“小弟”,日本车企直接把零配件商、汽车金融、二手车交易都打造成“日系标准”。甚至为了抢出租车市场,还给信用不足的司机提供贷款。

经过几十年布局,日系车拿下了泰国九成新车销量和八成产业链价值,把这里打造成了他们的“海外根据地”。别说泰国产牌子,就连欧美车想进来都头疼。

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有驾

可当前的汽车产业正在洗牌。

泰国政府早就意识到,继续燃油车赛道属于“陪跑”,未来得押宝新能源。于是,一边给本地企业补贴,一边对外张开怀抱,尤其是邀请中国车企进场。

政策给力到什么程度?新能源车购置税从 8%直接砍到2%,还有现金补贴。原本是想着扶本土产业,结果给中国车企送了一份超级“大礼包”。

中国车企也没闲着,入局方式很聪明:

第一,抱紧华人财团大腿。 在泰国,华人资本很有分量,中国车企通过和这些企业合作,解决了最硬核的问题——充电桩网络。没有补能体系,电动车性价比再高都寸步难行。

第二,拿下本地经销商。 有些泰国经销商之前和日本合作了大半辈子,但看到新能源是大趋势,纷纷“倒戈”投入中国阵营,比如和日本打了60多年交道的“天罗汽车”,转身就成了中国品牌的代理。

第三,配合政策走位。 补贴给谁谁得利,而中国车企的产品线又刚好卡住了泰国年轻消费者对于性价比和颜值的胃口。

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有驾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长安汽车。

2020年,长安并没急着杀进泰国,而是先用三年研究市场,成立三家公司,搞本土团队,调研过 1万多名泰国用户。

到了2023年,长安带着“深蓝超级增程”技术亮相曼谷车展,同时还直接开工建厂。工厂规模相当硬核:一期产能10万辆,二期能扩到20万辆,而且用上了光伏发电、雨水回收等环保技术,让新能源车“名副其实”。

别小看这一步,这表示泰国不仅是销售市场,更成了中国车企的生产出口基地。未来,这里的车甚至会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要知道,在过去,泰国汽车行业的出口价值几乎是日本车的天下,如今中国品牌也要分走蛋糕了。

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有驾

日本车企当然不想眼睁睁看着“地盘”被端走。

除了加紧新能源研发,还玩了一些“阴招”。比如在2023年车展上,一家中国车企拿下了数百辆车的大单照理该是销量冠军,但主办方却突然宣布不算这笔订单。

大家都心里有数:怕日本车企面子挂不住。可市场是冰冷的,用数据说话。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真金白银的成绩面前,舆论战也没啥用。

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有驾

这场版图重塑,折射出一个更大的趋势:

燃油车时代,日本主宰了亚洲;电动车时代,中国站上了C位。

泰国只是一个缩影。从比亚迪、长安,到上汽、吉利,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的攻势一波接一波,不光是卖车,还要把供应链、制造和标准都带过去。几十年前,丰田们是这样扎根泰国的;现在,中国车企正在复制甚至超越这一模式。

中国电动车“血洗”泰国!拿下泰国80%新能源市场,日本急眼了!-有驾

当下,泰国新能源市场八成被中国拿下,日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这不是偶然,而是政策、市场和技术三股力量合力的结果。未来谁能笑到最后?

至少目前,中国车企已经用销量告诉世界:新时代的“亚洲底特律”,要改写剧本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