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街上随便一看都是新能源汽车了。
随着能叫得出名字的品牌越来越多,汽车厂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甚至连“营销”也搞得稀奇古怪,走上了歪路。
就说前一阵,奇瑞汽车搞了个“爬天梯”的活动,结果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奇瑞汽车想用这种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来展示自家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动力和性能,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
终于,官方媒体发声了,刚刚对奇瑞爬天梯的事儿发表评论。
虽然没直接提到雷军,但其实是在提醒他呢。
创意无限的“营销”方式
要是你关心汽车的事儿,就会明白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可真是竞争得厉害啊。
现在各种新能源汽车品牌真是层出不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
可随着新能源品牌越来越多,“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家都知道了,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这么认为。
为了在竞争那么激烈的市场中出头,各大车企真是费尽心思,想了不少新奇又独特的营销招数。
蔚来之前搞过一场“跨省换电挑战”,那条路线差不多有一万公里长。
一路没充电就换了电,最后花了98小时成功跑遍19个省、81个市。
不少网友都被这款车的牛逼性能给“吸粉”了。
比起蔚来在换电那块的挑战,比亚迪则直接抓住了消费者对“安全”的担忧。
它在社交平台上直接晒出了“刀片电池针刺测试”的视频。
其他电池一被刺就冒烟、起火,倒是这刀片电池稳得很,没啥反应。
这段视频真是把“比亚迪安全”这个标签深深扎根大家心里了。
还有些车企跟热门的综艺和电视剧搞合作,做植入广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但随着信息越来越发达,这种宣传方式已经不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了。
于是一些汽车公司就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推广方式。
这可能就是奇瑞汽车的风云X3L选择在天门山进行“爬天梯”测试的原因之一。
这次测试对咱们国产新能源行业来说,真是个大突破啊!
去过天门山的朋友们都懂,这条“天梯”根本就不是给车开的。
天门山的“天梯”足有300米长,垂直落差有150米,最陡的地方超过45度,真是挺有挑战性的!
这条路全是楼梯,走着都得费劲,别说是一般轮子在平坦路上跑的车了。
要完成这样的挑战,车子的动力、爬坡本事、悬挂系统和操控的稳当程度都得非常给力。
所以奇瑞风云X3L一宣传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大家都既好奇又有点担心,奇瑞这小子到底能不能完成这种看起来不可能的挑战。
当时谁也没料到这次测试背后居然暗藏了风险。
“挑战极限”
提到车企挑战天门山,最经典的就是路虎那次了。
2018年,路虎派了车手开着没改装的量产版揽胜运动型去挑战天门山。
先把那99拐盘山路走个遍,再挑战那999级的天梯。
一路没停没调,终于成功登顶了。
成为全球第一辆成功爬上天门洞的汽车。
这个挑战不仅是路虎品牌历史上的一个亮点,还让路虎在汽车圈里的影响力更大了。
后来,很多车企开始搞各种极端路况的挑战,想用这些来证明自家车的性能和品质。
不过,和路虎揽胜运动版成功登顶的辉煌比起来,这就没那么牛了。
奇瑞的挑战遇上了没想到的麻烦。
虽然奇瑞汽车在测试前准备得挺充足,但实际爬坡的时候,车子还是碰上了点问题。
可能是因为这个坡太陡了,风云X3L刚开到天梯一半,就感觉动力有点跟不上了。
紧接着,车子开始往后倒,最后滑下了台阶,碰上了围栏。
这个视频一出来,立马就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有网友吐槽说:“车是拿来开的,不是爬楼梯的,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还不如好好提升续航和充电速度呢。”
也有网友觉得,不能因为这次失败就完全否定奇瑞汽车。
毕竟要挑战像天门山这样极端的路,真是挺难的,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嘛。
所以这次“天梯事件”发生后,奇瑞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些许影响。
大家对奇瑞汽车的性能总是有很多议论,怀疑的声音不断。
可奇瑞汽车的官方可没闲着,他们主动承认错误,积极回应公众的意见。
事发第二天凌晨奇瑞汽车官方就发布道歉声明。
我会好好总结这次挑战的经验教训,继续把产品做得更好。
还说会尽全力修好,一切赔偿他们也会负责,善后工作也会做好。
除了这个,奇瑞官方还经过调查确认了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原来是测试时的安全绳不小心掉了,结果把右边的车轮缠住了。
所以动力输出不畅,车子才滑下去撞上护栏。
可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网友不买账,觉得奇瑞只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
就当奇瑞在那道歉,网友们也争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官方媒体的声音,为这场风波增添了新的“说法”。
触碰到了行业的痛处。
11月13号,《北京日报》发了一篇评论,说的是奇瑞这次“爬天梯”的事情。
文章说新能源行业竞争特别激烈,企业想通过营销来提高知名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营销可不是单纯为了吸引眼球,不能走歪路,更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在公共景点搞高风险的测试,不但可能会对在场的人造成危险,还会弄得景区乱糟糟,影响其他游客的体验。
官方媒体的评论真是一语道破真相。
确实,天门山是个5A级的景区,每天都有上万游客来玩。
虽然景区把天梯封闭了来测试,但要是车子失控冲下山,就还是有可能出人命的。
除了这个,文章还特别指出,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产品”。
一辆新车能不能在市场上火,车企的品牌能不能让消费者认可,关键不在于“疯狂促销”。
这是从研发设计到产品质量,再到售后服务,整个过程都有责任担当。
整篇评论里没聊到“雷军”或者“小米汽车”,但还是给雷军敲了个警钟。
自从小米SU7上市后,小米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可谓是风头劲,真的是领头羊啊!
一上市第一个月销量就超过了一万,成了新能源市场的“黑马”。
在销量火爆的背后,小米汽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次奇瑞“爬天梯”的事儿,引发的安全讨论,肯定给小米汽车和整个新能源行业敲响了警钟。
在追求市场热度和销量的绝不能忽视产品背后的公共安全和责任担当。
新能源行业刚起步,更应该重视研发和设计这块儿。
咱得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把产品质量搞好,还得提供靠谱的售后服务,得对得起顾客。
而不是光靠广告来吸引注意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里站住脚,赢得消费者长久的信赖和支持。
总结一下
新能源汽车的测试其实就是想让消费者看到自家车的本事有多真。
不过这类测试得在安全又合规的环境里才能搞。
公共景点不太适合做测试,一个是人多,二个地形复杂,要是出点啥意外,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车企不要老是搞那些吸引眼球的营销活动,应该把重点放在研发设计和提高产品质量上。
在追求创新营销的更要坚守安全红线,以过硬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有版权或者侵权的事儿,赶紧找我们,我们会立马把内容删掉!如果有不清楚的事情,联系后就马上删掉或者改一下。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北京日报,人民网,奇瑞汽车官方账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