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刚刚点开新闻,看到哈弗大狗PLUS的上市消息,心里就有点打趣:这车越升级越像花瓶。说实话,最近消费者对于这些外观焕新特别敏感,但内在变化到底有多大?心里总会质疑:这又是个换了个壳,里头还是原地打转的套路。
我记得身边有个卖车的朋友跟我说:你看,现在出新款,外观都快一模一样了,但价格从13万刷到11万,心里就觉得玄幻。估算一下,新车的外观升级,可能花费在模具、灯光与涂装上也就个2到3万吧(体感/估算,不一定准),但他们却把售价调低,想吸引心比天高,脚踏实地的买家。搞这事,还不是看准了市场上,大家都在意面子。
这次新外观的变化上,前中网大部分封闭设计,以及HAVAL标识加大,其实就是想给人科技感的错觉,对吧?其实呢,最核心还是那两个字:品牌认知。尤其是封闭式中网,跟现在很多SUV的嘴型差不多,你怎么看?我倒觉得,很多厂商都在用这种变面孔的伎俩,试图掩盖底层架构的落后。至于前包围的进气口——我倒觉得更像是装饰,预算有限但还要看上去豪气一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采集的售后数据——大狗PLUS轴距保持在2810毫米,和前一代一样。这点让我想:外观改得再花哨,底子没变,车内空间其实没多大提升。这跟我开着的老款,有点像换个外套,里面还是真空。
你们注意到这次内饰的大升级了吗?14.6英寸的悬浮式屏幕,配上新怀挡、无线充电、物理按键,反正我见过不少人说:这内饰看起来还凑合,但操作多了,反而觉得脖子累。这一代的用料和做工,估摸着中等偏上,但中控排布没特别惊喜,做工稳妥,但说实话,我会不由自主想:是不是为了成本控制?毕竟把内饰设计得太奢华,成本会飙升。
说到动力,其实我挺迷惑的——一共三种动力:燃油、插混版105公里续航、150公里续航。你我都知道,电池包放得大,成本也就飞涨。估算一下这两块电池,差不多在5到7万之间(样本少,估算),而这个续航水平,在城市代步来说还可以,但出远门就捉摸不定。
我还在想,庶民买这车,真的是买了个面子多点,还是实用的?毕竟那150公里续航,加个快充,最多半小时,能跑大半天了(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觉得,从1.5T到2.0T,那点微调,能带来多大质变?其实我觉得,2.0T的扭矩能给人一种动力强悍的错觉,但实际上,动力上的感觉差别也就那么回事,毕竟都用了涡轮增压。
你曾经遇到过车辆真皮与假皮的区别吗?我有时候觉得,一些豪华感其实不过是表面文章——用料大多宛如塑料。奇怪的是,很多新车都强调内饰高级,但在我看来,就是看上去很美。不过这个价位,能做到真皮,已经很不错了。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核心还是技术控的我,反而更关心这车实用性。
我还想到,一位朋友调侃:买车就像买鞋,颜值是第一印象,但穿得舒服才是真。
对比一下——某自主品牌的SUV,价格差不多但空间更大,配置更丰富,动力更强,但油耗要高一两升。这就让我好奇:哈弗是不是用外观升级把价格压得更低,牺牲了什么?你觉得这次换新后,最大的漏掉的点是什么?
我不敢说哈弗大狗PLUS会成为神车,但起码性价比还算过关。其实我挺想知道——你们怎么看?是不是外形变美,心里就平衡了点?还是说,汽车的颜值已然变成了第一生产力?
像我这个喜欢折腾车的人,最在意还是那细节——谁会专门为一个细微的内饰色调调整,花心思?反正,买车这件事,在很多人心里都变得更有仪式感了。你留意过,车里哪一幕是你最喜欢的细节?我其实特别喜欢那天看到的车内一个不起眼的支架,刚好放手机,平衡刚刚好。
可触摸的小细节,也许才是车和车、人与人之间的真正连接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