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国标施行,电动自行车旧车处理攻略,一篇全搞定

随着9月1日这个日子的临近,关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话题在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似乎都是怎么买一辆合规的新车,哪个品牌更耐用,哪个款式更好看。

然而,一个更现实、也更紧迫的问题,却常常被大家放在了次要位置:家里那辆已经骑了好几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旧电动车,到底应该怎么办?

9月1日新国标施行,电动自行车旧车处理攻略,一篇全搞定-有驾

是不是到了日子就必须报废?

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其实,事情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粗暴,政策的落地往往会考虑到实际情况,给大家留出合理的安排时间。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旧车处理的里里外外都掰扯清楚,让大家心里有个谱,不再为此事焦虑。

首先,大家得放下心里的第一个包袱,那就是认为9月1日之后所有旧车都不能上路了,这个想法是不全面的。

国家推行新国标,核心目的是为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而不是要让数以亿计的电动车一夜之间消失。

因此,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措施——“过渡期”,就成了关键。

这个“过渡期”就像一个缓冲垫,是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不符合新国标、但在当时购买时是合规的车辆,所设置的一段可以继续合法上路的时间。

这个期限在不同城市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可能长达数年。

所以,您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去车行看新车,而是先拿出手机,查一查自己所在城市的官方政策。

查询方法很简单,直接在网上搜索您所在的城市名字,加上“电动自行车过渡期”这几个字,通常就能找到政府发布的官方通告。

比如,成都市的过渡期一直到2024年底,而武汉市更是延长到了2026年3月,这意味着在这些城市,只要您的旧车上了临时牌照,在过渡期结束前,您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骑行。

当然,也有像北京这样,过渡期早在2021年就已经结束的城市。

所以,搞清楚本地的政策,是决定您旧车命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弄明白了过渡期,接下来就要给自家的“老伙计”做个身份鉴定了。

简单来说,旧车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旧合规车”,这类车虽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新国标,但在当年生产和销售时,是符合当时的国家标准的。

它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带有人力骑行脚踏,外形更接近自行车。

9月1日新国标施行,电动自行车旧车处理攻略,一篇全搞定-有驾

对于这类车辆,只要您所在的城市还在过渡期内,并且您已经按规定申领了临时牌照,那么它就可以一直使用到过渡期结束。

另一类是“非标车”,这类车问题就比较大了。

它们通常没有脚踏,或者脚踏只是个装饰,而且在车速、重量、外形尺寸上都严重超出了旧标准,更像是一辆轻便摩托车。

这类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因此也是此次管理规范的重点对象。

如果您的车属于非标车,并且所在城市的过渡期已经结束,那么从9月1日开始,它就确实不能再上路行驶了,一旦被查处,将面临扣车和罚款。

所以,花几分钟时间,对照一下自己车的实际情况和本地政策,就能清楚地知道是该从容应对,还是需要马上采取行动。

如果经过判断,您的车可以继续使用,那无疑是最省钱省力的选择。

毕竟更换一辆质量不错的新国标车,也需要两三千元的开销。

不过,继续使用的前提是必须确保车辆已经悬挂了临时号牌。

这块牌照就相当于车辆在过渡期内的“合法身份证”,如果您还没有办理,务必尽快携带身份证和购车发票等证明材料,到当地交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免费办理。

同时,对于车龄较长的旧车,安全检查绝对不能忽视,尤其是电池。

要养成定期检查电池外观的习惯,看看有没有出现鼓包、变形或者漏液的情况。

如果在充电和使用中发现续航能力急剧下降,或者充电时间异常,这都是电池严重老化的信号,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必须及时更换,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否则小则半路抛锚,大则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旧车性能下降,或者想体验一下更安全、更规范的新国标车,那么“以旧换新”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方案。

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车主可以直接把旧车骑到车行,由商家评估一个抵扣价,然后补上差价就能换购一辆全新的合规车,并且商家通常会提供上牌一条龙服务,免去了自己跑腿的麻烦。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行以旧换新时,一定要多走几家店对比一下。

因为不同商家、不同品牌的促销政策不一样,同一辆旧车,在A店可能抵价600元,在B店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可能就愿意给出800甚至更高的抵价。

多花点时间询价,往往能省下几百元的真金白银。

9月1日新国标施行,电动自行车旧车处理攻略,一篇全搞定-有驾

在挑选新车时,则要擦亮眼睛,务必检查车辆的合格证,上面必须清晰地标注着执行标准为“GB17761-2018”。

同时,要亲自确认新车具备脚踏功能、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5公里、整车含电池重量不超过55公斤这三大核心特征,避免被一些不良商家用仍在清库存的超标车来蒙混过关,导致买回家后无法上牌。

最后一种情况,如果您的车车况实在太差,维修价值不高,或者当地的过渡期即将结束,那么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进行报废或合规转卖。

这样做可以一劳永逸,避免车辆过了期限后还停在外面,因为违规停放等问题收到罚单。

这里要特别强调,报废车辆千万不能图方便,随便卖给路边的废品回收小贩。

因为这些车辆很可能会被他们拆解后重新拼装,或者直接转卖到管理更松懈的地区继续流通。

一旦这辆信息还在您名下的“僵尸车”发生交通事故,那么根据法律追溯,原车主很可能会被牵连,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正确的做法是,咨询当地车管部门,到指定的正规回收点办理注销报废手续。

如果您打算将车辆转卖给亲友,也务必要办理过户手续。

如果政策上不允许过户,那么双方必须签订一份详细的书面转让协议,写明车辆的车架号、电机号、转让日期以及双方的身份信息,并明确注明“自转让之日起,该车后续发生的一切交通违法和事故责任均由新车主承担”,以此作为日后划分责任的法律凭证。

在处理旧车的整个过程中,还有几个常见的误区需要大家注意。

一是不要有拖延症,非要等到最后几天才去处理。

可以预见,在政策截止日期前后,必然会迎来换车的高峰期,届时不仅新车价格可能上涨,以旧换新的优惠力度也可能减小。

提前行动,在市场相对平稳时处理,才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二是不要忽视旧电池的妥善处理。

废旧的铅酸或锂电池属于危险废弃物,随意丢弃会严重污染环境。

无论是报废还是以旧换新,都应将电池交给有资质的正规回收点进行处理。

三是不要轻信所谓的“代办上牌”服务。

旧车上临时牌照,只要材料齐全,本人去办理通常都是免费且流程简单的。

花钱找人代办,不仅多花了冤枉钱,还将自己的身份证、购车凭证等重要个人信息暴露给他人,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