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之所以还没被彻底干掉,全靠一个玄学撑着

新能源车会不会取代燃油车?

讲真,这个问题在2024年的今天再拿出来讨论,已经有点行为艺术了。因为场子里的玩家,已经不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了。他们关心的是,怎么在对方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把对方的嘴堵上,或者干脆连人带桌子一起掀了。

过去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还停留在“两位选手”的层面,大家比划比划,你有什么优势,我有什么长板,跟华山论剑似的,突出一个体面。现在呢?现在是黑暗森林,是街头斗殴,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冲锋。体面?体面值几个钱?能换成电池度数还是能加到油箱里?

你看最近这车圈,都卷成什么样了。前脚小米SU7刚用一个“交个朋友”的价格把蛋糕端走,后脚乐道L60直接把餐厅的蜡烛都没放过。这不是竞争,这是修仙小说里的生死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大家都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价格和配置,把你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到你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为什么要造车。三体人看了这场面,都得气得从电脑里爬出来,说一句“你们人类真会玩儿”。

油车之所以还没被彻底干掉,全靠一个玄学撑着-有驾

以前聊电车,大家还愿意跟你掰扯一下什么环保、什么理念。环保是个宏大叙事,是写在PPT第一页给投资人看的,是发布会上用来升华主题的。我作为一个开过油车也开过电车的中年人,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对绝大多数真实的用户来说,省钱,才是唯一的真理圣经。一度电几毛钱,一升油八九块,这个账小学生都会算。电车的保养,基本就是换个空调滤芯,检查下轮胎,完事儿。油车呢?我每次去4S店,感觉自己不是去保养,是去上贡的,对着那个账单,我总想问一句,我这机油是金子做的吗?

油车之所以还没被彻底干掉,全靠一个玄学撑着-有驾

所以你看,电车能起来,靠的根本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环保大旗,而是最实在的、一刀一刀割在油车主心头上的使用成本。这叫什么?这叫降维打击。你还在跟我聊发动机的轰鸣和情怀,我已经用电费账单把你的钱包给掏空了。

当然,燃油车也不是吃素的。它手里有两张王牌,一张叫“便利”,一张叫“玄学”。

“便利”这张牌最好理解。加油站遍布全国的毛细血管,三分钟加满油原地复活,这种体验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是刚需中的刚需。你想象一下,国庆高速,堵成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所有的车都在以龟速蠕动。油车主最多是焦虑油还够不够跑到下一个服务区,心态还算稳定。电车主就不一样了,他们玩的是心跳,是现实版的续航里程大逃杀,看着那个不断往下掉的续航数字,心里默念的不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而是“充电桩啊你快出现”。这已经不是开车了,这是在渡劫,一个不小心,心魔就出来了。

说起来,上次我开长途,服务区买的那个玉米是真的难吃,又干又没味儿。

但是,“便利”这张牌正在被快速削弱。国家的充电桩基建,正在以一种压缩毛巾泡水的方式疯狂膨胀。虽然体验还不够完美,但能过,就是能过。真正让燃油车,尤其是豪华燃油车,还能站着的,是第二张王牌——“玄学”。

什么叫玄学?奔驰的星辉标,就是玄学。宝马的蓝天白云,就是玄学。你跟一个真心想买奔驰S级的人去聊能耗和性价比,他会觉得你疯了,甚至有点不尊重他。他买的不是一辆车,他买的是一个图腾,一个“我成功了”的二维码,需要别人扫码验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讲别的车机比特斯拉流畅,他会告诉你“这不重要”,这就是信仰。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金钟罩铁布衫。

我写到这里都觉得我这个比喻有点离谱,把车圈比作修仙,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出来了?新能源车企就像是新兴的宗门,功法激进,上来就跟你拼修为、拼丹药(配置和价格),突出一个“力大砖飞”。传统车企就像是那些名门正派,家底厚,有传承(品牌),但一招一式都得讲究章法,转身慢了点。

所以,你看懂了吗?这场战争的核心,已经从“技术路线之争”变成了“生存模式之争”。电车阵营的逻辑是:我不管以后怎么样,我先用价格把你打残,让你没有以后。油车阵营的逻辑是:我靠着祖上积德(品牌溢价)还能再撑一会儿,只要我的信徒还在,我就饿不死。妈的,卷死一个算一个!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自动驾驶,那更是个民粹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自动驾驶技术的上限,不在于代码写得多牛逼,激光雷达有多少颗,而在于马路上最不讲理的那个“老头乐”敢不敢跟你硬碰硬。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复杂的算法,在“我弱我有理”这五个字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油车之所以还没被彻底干掉,全靠一个玄学撑着-有驾

所以,新能源车会不会取代燃油车?

会,也不会。

说它会,是因为在主流的、最大众的、最讲究性价比的那个战场,电车已经不是未来了,它就是现在。油车的防线正在被成本和体验的洪水冲垮,这是不可逆转的。

说它不会,是因为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硬核的性能车、工具属性极强的商用车,以及最重要的——承载着品牌“玄学”价值的奢侈品市场,燃油车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信仰”价值。

但这个答案重要吗?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大逃杀”里,我们消费者,终于有机会看到神仙打架,捡点带血的筹码。厂商打得越凶,我们买车就越便宜。这就够了,真的。别去操心谁会赢,享受战争红利就完事儿了。

油车之所以还没被彻底干掉,全靠一个玄学撑着-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