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置2.3T+全铝底盘,30万出头的福特探险者开起来真不输X5
说到路上那些看着气场十足的大SUV,邻居老王总爱拿宝马X5说事儿。前阵子小区门口碰见他,还调侃我:“你那车也就样子货,操控能有我这德系味儿?”其实真要聊起来,这年头谁还没试过点“公路之王”的驾控?不过,大多数人买车啊,其实更在意舒舒服服、油门踩下去有劲儿。可一旦尝过像X5那种转向灵敏、遇突发情况还能稳住的底盘,那感觉就像师傅常念叨的,“命是刹住了,钱花得值!”
但话又说回来,不是谁都愿意为个标志多掏几十万。身边混汽修厂的小孙前阵子才换了辆福特探险者,说白了,看重就是它这套机械底子:纵置后驱布局,全系带四驱——同价位合资里找不到第二台这么玩的。这玩意实际落地也就三十来万,还能谈优惠,小孙嘴快:“现在4S店优惠两三万不是梦。”比起动辄五六十万起步的豪华SUV,这性价比是真扎眼。
最让人琢磨的是探险者这副底盘。我第一次试驾时还纳闷,这么大个车(超五米长),怎么拐弯一点不拖泥带水?后来跟维修师傅唠嗑才知道,它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但材料讲究,全铝合金减簧下质量。“轻巧得很!”师傅咂摸着烟头夸了一句。加上发动机纵置摆放、四驱系统随时介入,有次雨天急打方向避让电动车,那稳定感真是给力。
动力部分也是小众圈里经常吹嘘的话题——2.3T涡轮增压引擎,据说和野马上一颗心脏,一脚油门289匹马力直冲脑壳。10AT变速箱配合下来,高速超车丝毫不含糊。有意思的是,小区微信群有人专门讨论加什么油,有人非要加95号,其实官方手册写明92号足够,用车成本省不少。我自己算账,每月通勤再跑两趟郊外,也没觉得养护压力大。
外观倒是挺对胃口,大中网一体化设计,两侧灯组横平竖直,看着挺霸气。不少朋友第一次见,都以为价格得奔50去了。而且短前悬长后悬比例,让整台车侧面线条流畅,有点美式肌肉范。有趣的一幕,上次洗完车停楼下,被新来的保安问是不是新款进口,“看着太唬人啦”。
内饰嘛,现在主流风格都有,比如12.3英寸液晶仪表,再来块27英寸贯穿大屏,一直延伸到副驾驶位置,中控操作顺滑程度完全不像早些年美系那种迟钝感。据销售顺嘴提了一句,新批次芯片用的是8155系列,不容易卡顿,语音控制也跟得上节奏——免唤醒功能有时候喊一句“小福”,它立刻应声。不过L2级辅助驾驶虽然全系标配,但自动变道只有高配才给,小孙吐槽低配想体验只能靠自己手动操作。
空间方面,这尺寸摆在那儿,中大型7座布局(6座/7座任选),轴距超过三米,我家俩娃坐第三排都嫌空旷。值得一提,全景天窗是真的大,而且隔音做工不错,我老婆喜欢在市区堵车时关窗听歌,说“比原先开的日系静多了”。配置细节方面,比如双层玻璃、主副驾通风加热,还有二排也能选装座椅加热,用起来确实贴心,就是夏天偶尔会忘记关掉,加热屁股烫手。
群友里还有个段子:去年东北冬天下雪,有哥们开探险者回老家,下高速走村道差点陷沟里,好在适时四驱反应快,人没事,就是轮胎被石头划破补胎花了200块。他总结一句,“好歹不是叫拖拉机拉出来。”
偶尔听修理厂老师傅闲聊,说这代探险者保养周期比较宽松,只要按说明书来基本不用瞎折腾;不过城市用的话建议半年换一次机油,比原厂建议略勤快点保险些。另外据传某批车型首发期有过电子模块小毛病,不过现在都解决完毕,新款已经稳定不少。我自测智能互联远程启动这些功能,目前还没遇到啥掉链子的情况。
最后插播一个冷知识:早几年美版探险者曾经火爆一阵,当年水货进口版本零件不好找,现在国产这一代零部件供应充足,多数常规损耗件本地仓库直接供货,比起那些稀罕豪华品牌省心太多,也算间接降低后期费用吧。这事还是群友张哥喝酒时候透露出来的,他之前吃过亏,所以印象深刻。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维修技师口述、小区微信群及销售人员现场描述等生活碎片中整理而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