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卖车啊,动辄就涨价两万,哪是涨,是直接给钱包挖坑罢了。别克GL8这次推出的智享版,价格从原先的22.99万涨到了24.99万,涨得挺猛的,2万元的差价买了些什么?别急,慢慢掰扯。
我前两天在4S店,看着那台智享版GL8。销售跟我说:您瞧,这新款加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那个eCruise挺智能,识别路况也更灵敏。我也不是装懂,问了一句,L2辅助是不是真有用?他说:预算有限的豪华感。这话咱先搁着。
车长5219毫米,轴距3088毫米,和先享版比起来,居然车长短了19毫米,不过高度增加了31毫米(体感/估算)。说实话,19毫米短个啥?没人看得出来,这种变化顶多算设计小心思。轴距没变意味着空间没缩水,后排依旧是经典的2+2+3七座布局,老客户的最爱,不用担心。
说到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智享版的配色倒是花了脑筋——极光银、沧海蓝和珍珠白三种颜色,算是给稳重商务加点年轻化的调味。反正颜色选多了,买家挑选余地大些,但说实话,能影响购买的,也就那几个颜色中性价比和保养情况。
讲真,我对国产车的智能系统还是有点怀疑。别克GL8这回配备了双12.3英寸大屏,芯片用的是高通8155,据说25秒内能执行10条指令(供应链信息,体感有效)。这芯片在手机上都算中上水平,车加上它,至少跑车机时流畅不卡顿。但屏幕再大也得看软件能不能跟上,不然花拳绣腿。
与同价位的本田奥德赛锐·混动版相比,这智享版多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和360度全景影像,奥德赛虽有混动优势,油耗低(脑补临场小计算:按百公里7L油耗算,7元,跑1万公里油费约7000元),但缺少这么多智能化玩意儿。你觉得,多花两万到底值不值?
至于驾驶辅助,说白了就是多了些眼睛和反应快的腿,比如360度全景影像给你透明底盘的错觉,停车那些盲区减少了不少;eCruise能自动控制车距,这是4S店销售老哥提的重点,安全性提升你感受得到。但我有点嫌麻烦,别克的L2其实不太稳定,跟有些合资品牌比,偶尔卡顿,这点让人挺心慌。
动力方面2.0T配9速手自一体,这套老设备了,不过别克的可变缸技术有意思,把四缸当成四个电灯泡,用时全开,不用时关两个减油耗,像家里冬天多余的房间的暖气,没必要点着就省点能量。可转来转去怎么感觉距离节油、发动机寿命的平衡挺难掌控?估计是厂商自己琢磨的生存法则。之前倒是夸过它省油,这次我想收点口,老调重弹没意思。
我之前说别克GL8家用商务两相宜的定位有点大,还得考虑消费者对智能系统的期待差异。有人喜欢传统的稳定大块头,有人想要花里胡哨的智能配置,这中间其实还有很多不确定(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市场细分的边界在哪儿?
和同级的丰田塞纳相比,别克的内饰氛围更商务一些,科技感更强;丰田更适合家庭那种大空间多变形需求。你平时更倾向哪一种?是实打实的空间多变,还是配置越高级越好?
讲真,智享版的智能开门系统(双侧电动滑移门还有防夹功能)确实方便,但我问了维修师傅,他的看法是这些高科技配件维修起来有点小麻烦,时间长了出问题概率不小,唉,又扯到供应链后端了。汽车配件得像家里的水管,灯泡,够结实耐用,别整天让人瞎操心。
这两天我跟同事聊起这车,忽然想到一个怪问题:别克到底是想用这智享版巩固老客户,还是想用它吸引年轻商务族?毕竟这两万块钱不仅是买配置,也买了预期的体验和面子,这背后的考量你觉得怎么样?
买车这件事,永远是心情戏多过理智。听朋友说,油耗、配置和保值率哪个更重要?我想,最后买车还是得靠自己的路况和需求来定。别克GL8这次涨两万,是不是物有所值,还得你亲自对比体验。
倒是那个全景影像里的透明底盘,晚上开车看着地下那些清晰的轮胎轨迹,挺有科技感,我倒是蛮喜欢的。不知道未来还能不能加上车内味道治理的黑科技?(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有没有发现?车子越智能,好像越会让人多点怀疑:它是照顾你,还是让你更依赖它?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