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聊一聊。
现在的新能源车,大伙儿都知道,都在比谁的马力大,谁的加速快,恨不得三秒钟就能从零跑到一百公里时速,好像不这么干就跟不上时代了。
可偏偏有个车企,宝骏,它反着来。
最近它们申报了一款新车,是宝骏享境EV的“低功率版”,主动把电机的劲儿给调小了。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就纳闷了,这是什么操作?
是技术不行了,还是说这背后有咱们没看明白的门道?
咱们先看看这车到底是怎么个“低功率”法。
宝骏享境EV这款车,个头可不小,车长有五米,轴距两米九,是个标准的中大型轿车,空间上肯定是宽敞的。
之前市面上在卖的版本,电机的最大功率是186千瓦,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车里,不好不坏,算是个主流水平。
但是这次新申报的版本,电机功率一下子降到了150千瓦,里外里少了36千瓦。
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动力确实实实在在地被削弱了。
这就好比一个平常能挑一百五十斤担子的人,现在告诉你他以后就挑一百二十斤了,你肯定会想,这力气怎么还变小了呢?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动力砍了这么多,这车开起来会不会感觉很“肉”?
尤其是在需要急加速超车的时候,会不会力不从心?
毕竟这是一台大家伙,车重在那摆着呢。
而且,宝骏享境EV之前的市场表现也确实不怎么亮眼,就拿七月份的数据来说,一个月就卖了92辆。
这个销量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里,基本上就是没什么存在感。
所以很多人猜测,宝骏是不是因为车卖不动,急着想降成本,就连最基本的驾驶感受都开始妥协了?
但是,事情如果只看表面,那就太简单了。
上汽通用五菱这个厂家,最擅长的就是成本控制和市场定位,他们走的每一步棋,背后都有深思熟虑。
这次除了降低功率,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那就是车子的重量。
根据申报信息,现款在售的享境EV,整备质量是1905公斤,而这个新的低功率版本,重量降到了1790公斤。
这一来一回,足足轻了115公斤!
115公斤,这可不是个小数字,相当于车上永远少坐了两个成年人。
那么,这减掉的重量是从哪来的呢?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宝骏主要在几个地方下了功夫。
首先,就是车顶。
原来的高配车型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全景天窗,还有黑色的车顶设计,看起来很时尚。
但大家也知道,一大块玻璃,又重,成本又高。
新版本直接把这个全景天幕给取消了,换成了和车身颜色一样的普通钢制车顶。
这么一改,不仅重量下来了,成本也省了一大笔。
其次,一些不那么必要的配置也做了简化,比如车漆颜色的选择变少了。
这可能意味着一些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特殊颜色漆就不再提供了。
这些改动,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感觉差别不大,但对于厂家来说,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节约。
车身重量减轻之后,带来的好处就非常直接了。
对于电动车来说,有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在电池电量一样的情况下,车子越轻,就越省电,跑得就越远。
现款享境EV的官方续航是600公里,用的是江苏正力新能的磷酸铁锂电池。
新款虽然还没公布具体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测:如果电池包没有缩水,那么凭借这轻了115公斤的优势,它的实际续航能力很可能会超过现款的600公里。
这么一分析,宝骏的思路就清晰了。
它牺牲了一部分普通人日常驾驶中很难完全用上的“过剩性能”,换来了更低的生产成本和可能更长的续航里程。
这笔账,对于那些购车预算相对有限,更看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来说,其实是非常划算的。
毕竟,没有多少人会天天在马路上跟人比零百加速,但是几乎所有电动车主都希望自己的车能多跑一点,能少一些充电的烦恼。
宝骏这招,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这部分用户的核心需求。
我们再把眼光放到整个汽车市场上来看,宝骏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十万到十五万这个价格区间的纯电轿车市场,竞争已经不是“激烈”两个字能形容的了,简直就是一场“肉搏战”。
我们看看享境EV的对手们:零跑C01,同样是中大型轿车,尺寸差不多,起步价13.98万;长安启源A07,纯电版的起步价更是直接杀到了11.99万,这个价格几乎是贴着成本在卖;还有东风等其他品牌,也都在这个价位区间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在这样一群“价格屠夫”面前,宝骏享境EV之前13.38万的起步价就显得非常被动和尴尬,高不成低不就,销量惨淡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推出这个低功率、轻量化的新版本,就是宝骏下出的一步关键棋,有点像“田忌赛马”的策略。
我不拿我最好的马去跟你最好的马硬拼,我调整一下阵容,用一匹价格更低的“中等马”,去打你的“下等马”市场,形成错位竞争。
这套打法,可以说是五菱系的祖传手艺了。
想当年,五菱宏光MINIEV就是靠着极致的性价比,硬生生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微型电动车市场。
现在,宝骏显然是想在中大型轿车领域,复制这一成功模式。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如果这款新的低功率版享境EV,最终的定价能够进入13万元以内,甚至下探到12万出头的区间,那它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想想看,花一辆紧凑型合资燃油车的钱,就能买到一辆车长五米、空间宽敞、续航可能还超过600公里的国产纯电中大型轿车,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将是巨大的。
这背后反映出的,也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和成熟。
我们的车企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只会简单地堆砌配置,而是学会了更精细化的市场分析和成本控制,懂得如何去抓住不同消费群体的真正需求。
这既是一种商业智慧,也是在残酷市场竞争中磨砺出来的生存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