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税务合规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严肃,甚至带点压力。
在很多人印象里,它意味着一堆复杂的规定和繁琐的流程,是企业经营中必须小心翼翼应对的一道关卡。
然而,在河北保定,一家家喻户晓的汽车企业——长城汽车,却和当地税务部门一起,把这道看似束缚的关卡,变成了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快车道,甚至还从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其中的转变,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故事,更反映出一种全新的、更加健康和高效的政企关系。
这一切,要从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说起。
过去,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距离感。
企业担心哪里做得不对被查处,税务部门则要时刻防范税收流失的风险。
但现在,保定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走进长城汽车时,看到的场景已经完全不同。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检查者,而是作为合作伙伴,和企业的财务、研发人员坐在一起,像开技术研讨会一样,面对面地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类专业性极强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人员不再是被动接受指导,而是主动提问、积极交流。
这种融洽的氛围,正是源于税务部门服务理念的升级,从单纯的监管者,转变为企业的“护航员”和“服务员”。
为了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保定市税务局的干部们采取了一种非常务实的方法,他们深入到长城汽车的生产一线,从喧嚣的生产车间到精密的研发实验室,全面了解企业从一个小小零部件的采购,到一辆完整汽车的生产、销售乃至出口,整个产业链条中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税务问题。
通过这种“沉浸式”的调研,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像长城汽车这样的大型集团在税务管理上的一个核心痛点:数据量过于庞大。
每天,集团内部产生的发票、单据和各类涉税数据成千上万,如果完全依靠人工来处理,不仅效率低下,更容易因为疏忽而出错,给企业埋下潜在的风险。
针对这个问题,税务部门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并推动长城汽车自有的信息化系统,与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乐企平台”实现直接连接。
这个“乐企平台”可以理解为一条税务信息的“高速公路”。
在此之前,企业的税务数据需要层层流转、人工整理,好比走在拥堵的国道上;而实现了直连之后,就相当于在企业和税务系统之间铺设了一条专用的数据光缆。
企业的发票信息、申报数据可以实现实时、自动地传输和交互。
长城汽车的税务总监齐晓晨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通过这个平台,集团实现了发票的数字化集中管控,大大提升了风险预警的能力,可以说是推动了整个集团税务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尝到甜头的长城汽车,甚至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智能化的发票识别和比对系统,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销售商,整个链条都被纳入了数字化的严密监控中,用技术手段为税务合规的精准性上了双保险。
如果说数字化是为企业装上了“硬核”的防护装备,那么在政策支持上的精准辅导,则更是雪中送炭,直接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创新是汽车企业的生命线,而创新研发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巨额资金。
为了鼓励企业搞研发,国家出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项含金量极高的税收优惠政策。
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在研发上花了100块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按照更高的比例(比如200%)来扣除,这就直接减少了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相当于国家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然而,这项政策虽好,但具体操作起来却非常复杂。
一个研发项目是否符合政策界定的范围?
哪些开支可以被准确地归集为研发费用?
账目处理如何才能做到清晰合规?
这些专业问题常常让企业感到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保定市税务局没有简单地发一本政策文件了事,而是创新性地推出了一套被称为“九步法工作指引”的详细操作指南。
这份指南就像一份“保姆级”的说明书,从研发项目如何立项开始,到过程中如何合规归集费用,再到最后如何正确申报享受优惠,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在税务部门“手把手”的辅导下,长城汽车在发动机、新能源电池等核心技术研发环节的税务处理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惊人的92.84亿元,而通过精准地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获得的税收红利高达22.34亿元。
这笔巨款,又可以被投入到新一轮的技术攻关中,形成了一个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正是“合规生金”最生动的体现。
当企业的根基在国内扎得越来越稳,向全球市场进军就成了必然选择。
近年来,长城汽车在海外积极布局,在俄罗斯、泰国、巴西等地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
但是,“走出去”的道路上,税务问题是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
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千差万别,跨国交易中的利润归属、转让定价、避免双重征税等问题都极其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企业利润受损。
在长城汽车的出海征程中,保定税务部门再次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们组建了专门的国际税收服务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出海锦囊”,详细梳理了俄罗斯、泰国、巴西等主要目标市场的税收政策和潜在风险。
更重要的是,他们充分利用中国与这些国家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建立起一套从政策解读、申报辅导到风险预警的全流程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规避双重征税的陷阱。
据统计,仅通过精准的境外已纳税款抵免指导,就帮助长城汽车避免了约3780万元的税金损失。
同时,他们还大力推动出口退税业务的“网上办、智能审”,将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这极大地加快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对于出口业务量巨大的长城汽车来说,每一天的时间都意味着可观的资金效益。
如今,这种良性的互动已经深入到企业的经营文化之中。
长城汽车不仅接受税务部门的帮助,还主动与国际顶尖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定期开展税务合规审计,甚至为海外的合作伙伴制定详细的税务合规手册,将合规的理念和实践延伸到了全球业务的每一个角落。
长城汽车的例子并非个案。
在保定,这种“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的模式已经成为常态。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税务部门累计开展各类政策精准推送超过18.6万户次,惠及的市场主体达到58万户次,全年为纳税人缴费人减免的各类税费总额超过183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企业因此获得了发展的活力,是整个区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到“同行者与服务者”的关系转变,正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