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抢电”:市场博弈与产能赛跑

最近一两周跟我们所有的电池厂商老板都喝过酒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这句颇具江湖气的感慨,直白地戳破了当下新能源汽车圈的焦灼:电池,成了制约增长的“卡脖子”难题。这哪里是正常的供需关系,分明就是一场白热化的“抢电”大戏,甚至有人直言:“现在是拼人脉的时候了。”

试想一下车企采购经理们“堵门”宁德时代销售办公室的场景,那份急迫与无奈,足以让人感受到市场风向的剧变。无论是高性能的三元锂,还是成本效益突出的磷酸铁锂,只要能装上车,都是当下最紧俏的资源。供应链的神经紧绷,核心供应商宁德时代更是各家车企争夺的焦点。

新能源车“抢电”:市场博弈与产能赛跑-有驾

是什么让这场抢电大战如此激烈?表象上看,是消费者扎堆年底提车的热潮。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市场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加上年底销售旺季的传统效应,以及即将退坡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多重因素叠加,共同点燃了车企的“囤电”热情。

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同比增长超三成,十月份单月销量甚至首次突破汽车总销量的半壁江山。面对明年购置税优惠的调整,许多消费者选择赶在政策变动前下单,这股提前消费的浪潮,无疑给电池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有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并非简单的“成本问题”,而是企业预判市场“明年价格会上涨”后,主动拉高出货节奏,以抢占销售窗口期的策略。同时,年底冲刺财报业绩和改善现金流的考量,也让车企们急于加速交付。

除此之外一些爆款”新车上市后,销量超预期,而电池产能却未能及时跟上,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紧张。值得注意的是,这波短缺并非全面性的,而是更集中在搭载高镍体系电池的高端产品上,这些车型往往是市场上的热门之选。高镍电池对上游原材料的纯度和价格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安全性验证周期漫长,使得其短期供给显得格外吃紧。

新能源车“抢电”:市场博弈与产能赛跑-有驾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储能市场。业内普遍认为,储能市场对锂电池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是导致动力电池再度紧缺的另一关键因素。尽管磷酸铁锂电池的总产能看似庞大,但大量产线正被调去满足储能项目,这无形中挤占了原本用于汽车的资源。

储能市场今年的表现可谓“超预期爆发”,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都呈现出强劲势头。有分析师坦言,年初的产能规划并未预料到如此规模的增长。根据高工产研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已远超预期,并有望在全年实现大幅增长。

储能项目通常周期短现金流快,这使得部分电池厂商更倾向于调整产线,生产适用于储能的规格电芯。相比之下,动力电池则需要高度定制化,且验证周期漫长,这种“反向虹吸”效应,导致车企在短期内能获取的电芯数量锐减。尽管有观点认为,每年四季度都会出现类似情况,目前的短缺只是短期现象,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全球储能需求持续高涨的背景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爆款”车型,在短期内扩产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参考信息来源:《消费者扎堆提车,车企“堵门”抢电池!何小鹏:跟电池厂商老板都喝过酒了!有人称“现在是拼人脉的时候了”》每日经济新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