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这几年可真是坐了一回过山车!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 前两年大家还在嘲笑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 现在倒好, 各种品牌都往这个赛道里扎堆. 别克、智己这些原本专心搞纯电的, 突然也开始推增程产品了, 生怕错过了什么风口. 可市场数据一出来, 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有一说一, 增程车的销量确实有点扛不住了. 7月份的数据显示, 增程式汽车零售销量只有10. 2万辆, 同比下滑了11. 4%. 这个数字看着就让人心凉, 要知道去年上半年增程车还涨得挺猛的, 怎么突然就掉头向下了?
反观纯电这边, 增长势头那叫一个猛!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24. 5%, 妥妥地抢走了增程的风头. 看得出来, 市场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了, 用户的选择越来越明确.说实话, 这个变化其实挺好理解的. 很多买了增程车的车主都有同样的感受, 平时开车85%的时间都在用纯电模式, 只有跑长途才会启动发动机. 用电便宜又安静, 开惯了就不想再听发动机的声音了. 可问题来了, 既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纯电, 那为啥不直接买纯电车呢?
更关键的是, 现在纯电车的短板越来越少了. 续航里程动不动就600、700公里, 充电桩密度也够用了, 快充技术更是突飞猛进. 像蔚来这样的品牌, 搞出了换电技术, 3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这样一对比, 增程车的"续航无忧"优势确实不那么明显了.从技术路线来看, 增程本来就是个过渡产品. 李斌在发布会上说得很直白, 纯电才是汽车的终极技术路线, 这话听着虽然有点绝对, 但确实有道理. 增程车说白了就是在纯电车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时候, 给用户一个心理安慰的方案.
现在有意思的现象是, 理想这样的增程"老大哥"开始着急转纯电了, 李想甚至放话要造没方向盘的移动机器人. 可别的品牌看到增程市场还有机会, 又一头扎了进来, 这时间差玩得真是精彩.不过话说回来, 增程车也不会一下子就消失. 毕竟还有不少用户对续航焦虑这事儿比较敏感, 有油有电的心理踏实感还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那些经常跑长途的用户, 充电桩分布不均匀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从价格角度看, 各家品牌为了抢市场, 确实下了血本. 蔚来ES8从49. 6万直接降到30多万, 这个幅度确实够狠的, "斌哥"都被大家改叫"斌神"了. 可见竞争有多激烈, 大家都在用价格战抢用户.总的来说, 增程车现在确实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技术上不如纯电车简洁, 成本上又比燃油车复杂, 用户体验上还要兼顾两套动力系统的维护. 随着纯电车技术越来越成熟, 充电网络越来越完善, 增程车的生存空间确实在被压缩.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 市场就是这样优胜劣汰的. 用户最终选择什么, 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增程车作为过渡产品, 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现在该让位给更先进的技术了. 至于那些刚入局增程的品牌, 只能说时机确实有点微妙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