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我那帮在迪拜的朋友,居然跟我说,王室最近买了仰望U8。
这事儿一出,我心头就“咯噔”一下,感觉这天平怕是要歪了。
对了,说到这个,我得跟你聊聊我当年搞科技报道那会儿的事儿。
那时候,咱们总觉得国产车就是“性价比”的代名词,拼死拼活也就够着合资品牌的二流水平。
我记得有一次,跟踪一个新能源电池的研发,那帮工程师天天跟孙子似的,就为了搞那一点点续航提升。
搞砸了,老板脸色比腊肠还难看。
现在倒好,比亚迪直接把价格抬到一百万以上,还真有人买单了。
这感觉,就像你家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小王,突然宣布他家煎饼里夹的不是火腿肠,是澳洲和牛,而且还卖得比别人贵。
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肯定是不信啊。
我那位做老板的朋友,以前开路虎V8,现在换了U8L。
他跟我说,那车长5米4,比揽胜还敦实。
他说,那V8的声浪,听着是唬人,可一脚油门下去,那股劲儿,总觉得是“借来的力”。
换了U8L,那双电机一发力,安静得吓人,像个幽灵一样就把你摁在座椅上。
他说,这技术代沟,太大了。
说实话,我当年写那些进口车评测,总得找角度夸夸那“传承感”,那“厚重感”。
现在呢?
这些词儿都成了笑话。
消费者不傻,他们要的是真家伙。
就像你买件衣服,以前觉得牌子大就体面,现在一看面料不对,立马就得换。
这帮买仰望的人,好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冲着技术去的,那份“我开的是未来”的感觉,比LOGO强多了。
你看看进口车那边的动静。
奔驰EQS直接降价15%,路虎官网天天在那儿比来比去,像个急了眼的棋手,想用降价把对手逼出失误。
可好像没啥用。
比亚迪的订单还在那儿堆着,U8L得等半年。
这不就跟饥荒时候分粮票似的,有钱不一定能买到,得排队。
我跟你说个我以前的糗事。
有一次,我写一个新车发布会,稿子写得挺漂亮,各种“磅礴大气”、“未来已至”。
结果发布会上一公布价格,全场哗然,比我稿子里的预期高了三成。
我当时就想钻地缝里去。
后来我明白了,搞科技报道,你得把技术细节掰开了揉碎了讲,别光打雷不下雨。
现在比亚迪的这波操作,就是在“下猛药”。
他们卖的不是面子,是硬核的性能。
U8L那原地掉头、轻松过坎的本事,让那些老家伙们面子上挂不住。
你看,连迪拜王室都买了,德国车厂的工程师都坐不住了,开始研究专利了。
这事,就像我们小时候看武侠片,以为天下第一是那些用了几十年“独门秘籍”的老前辈。
结果,突然冒出一个毛头小子,使着一套闻所未闻的招式,把老英雄给打懵了。
这不叫意外,这叫“时代变了”。
当然了,风光背后也有紧绷的弦。
听说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那边的电芯产能,都快顶不住了。
这就像是练成了绝世神功,但是修炼的内丹不够用了。
这景象,真挺有意思。
以前我们总觉得,高端市场是别人的地盘。
现在看来,只要技术过硬,谁的钱都是钱。
这帮国产百万豪车卖的,就是那份“我行”的底气。
以前是进口车在上面俯视我们,现在,格局有点悬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