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

最近,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鹏总营收达到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净亏损1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6.5亿元,亏幅收窄了56.9%。更让人惊喜的是,小鹏的毛利率达到了17.3%,超过了同期特斯拉的17.2%,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增长。这一系列数据,让不少人开始猜测,小鹏的盈利拐点是不是真的要来了?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先看看小鹏的“成绩单”。上半年,小鹏汽车交付了19.7万辆车,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交付量,其中第二季度交付了10.3万辆,同比增长241.6%。7月份单月交付3.67万辆,连续9个月破3万辆,这样的增长速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算是相当快的了。

不过,在亮眼的业绩背后,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小鹏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已经达到427.4亿元,资产负债率也升至67.18%,这意味着小鹏每100元资产中有67元是借的。小鹏的存货有66亿元,应收账款44亿元,而短期债务只有32亿元,这说明小鹏在资金流动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压力。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小鹏的盈利情况确实在持续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第一,毛利率的持续提升。小鹏的综合毛利率达到17.3%,汽车毛利率14.3%,连续八个季度增长。这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技术降本,通过平台通用化和供应链谈判,小鹏降低了制造成本;二是产品结构升级,单车均价从去年的13.4万元提升到15.8万元,高毛利车型G6和G9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第二,技术服务收入成为新的增长点。上半年,小鹏的服务及其他收入达到28.3亿元,毛利率高达60.1%,这主要得益于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小鹏的CEA架构将应用于大众的燃油和混动车型,预计2027年量产,这不仅为小鹏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提升了其在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第三,规模效应摊薄了研发投入。虽然小鹏的研发费用增长了48.6%,达到41.9亿元,但随着销量的增长,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反而下降了。小鹏将70%的研发费用投向了L4自动驾驶和电动化技术,门店网络扩张到677家,覆盖224个城市,2348座自营充电站构建起“15分钟充电圈”,这些都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虽然小鹏在盈利改善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要真正实现盈利,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销量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目前,小鹏的MONA系列占比过高,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而中高端车型的表现还有待提升。此外,小鹏的海外市场占比仅为9.5%,上半年出口量只有1.87万辆,相比其他头部车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费用管控的压力。小鹏的销售费用率为6.4%,高于理想汽车的4.8%,随着新品上市,销售费用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小鹏在印尼启动了本地化生产,全球化布局也加重了资金压力。

不过,小鹏也有自己的破局点。在技术变现方面,小鹏计划在2026年量产支持L4自动驾驶的车型,并试点无图智驾的Robotaxi运营,这将为其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此外,小鹏的人形机器人也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与汽车技术形成协同效应。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为了实现盈利目标,小鹏在第四季度将迎来关键战役。全新P7即将上市,目标是进入30万级纯电轿车前三,预计9月起月交付量稳超4万辆。小鹏将发布增程版X9,切入40万元级市场,续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技术方面,小鹏将搭载三颗自研的图灵AI芯片,算力达到2250TOPS,VLA大模型也将在年底迭代,提升智能驾驶体验。何小鹏更是宣布,小鹏将在第四季度实现经营现金流转正,盈利将依靠技术溢价而非规模扩张。

从行业对比来看,小鹏的毛利率已经超过特斯拉,这显示出其技术溢价的初步成效。但零跑汽车已经实现了净利润3300万元,小米第二季度营收也达到206亿元,这让小鹏的盈利压力更加紧迫。

小鹏半年报:亏损收窄56.9%,毛利率超特斯拉,盈利拐点真的要来了?-有驾

未来,Robotaxi的前装量产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小鹏作为中国首家具备L4自动驾驶量产能力的车企,其Robotaxi计划将在2026年启动,这可能会重构其估值体系,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小鹏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亏损收窄、毛利率提升、技术服务收入增长,这些都显示出其正在向盈利拐点靠近。资产负债率高、海外市场薄弱、费用管控压力等问题仍然存在。小鹏能否在第四季度实现经营现金流转正,能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全球化布局突破瓶颈,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持续创新和优化,才能在这场长跑中笑到最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