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常想,一个汽车品牌到底靠什么才能火?技术够硬?营销够猛?还是用户口碑?新一代智己LS6最近的订单暴增,说实话,可能三者全占了。前不久,网上爆出来疑似智己内部员工的一封信,里面的信息确实挺有意思。一看截图就让人琢磨:公司决定让员工自己买的车交付延后,先让终端用户提车。说白了就是员工得忍一忍,客户得先舒服,嗯,这事怎么看?
你说“客户优先”这事,是不是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很多企业说归说,真到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优先。智己这次不一样,员工牺牲点自己的权益,先让用户爽。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企业良心”?但换个角度想,车企一辆车一辆车地拼命造,现在市场这么卷,优先把客户服务好,口碑立马好起来,还怕没人买?用员工自己的购买权去给客户让路,看着好像员工吃亏了,其实全公司都是投资下一波增长。螺丝拧冒烟,工人喊累,为的就是客户优先满足,这种态度确实挺罕见。
从数据看,新一代智己LS6预售订单突破五万台,这数字不是小数。线下门店人山人海,销售忙到接不过来客,连门店其他部门也得上阵帮忙。这已经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在二三线城市同样火爆。这说明,新能源车已经不是一线城市几个人的专属梦想,而是全中国老百姓的选择。智己汽车这次算是踏对节奏了,顺应了新能源换车、油改电的大浪潮。不单单靠噱头,而是真的靠配置和性能吸引用户。
那智己LS6到底有啥拿得出手的?电池大,续航长,好用还实惠。66kWh的大电池,纯电续航超过450公里,日常通勤、周末出游都够用。再加上油电综合续航能破1500公里,别说城市通勤了,回老家走高速都不虚。还有增程技术,等于自带超充桩,解决了很多人的“续航焦虑”。有的人担心电动车冬天跑不远,这车还专门提出来“冬季效率和续航不掉队”,谁冬天不怕堵车、怕冷电池亏电?这些细节都是扎进传统燃油车用户内心的痛点。
更关键的是,超过一半订单是从燃油车用户转过来的。很多东北、内蒙古、新疆的朋友,原来就觉得电动车玩不转,容易受气温和充电桩影响,智己这次显然是找准了他们的需求,“行业最低百公里油电能耗2.07L”,这个数据几乎在同级别里打遍所有竞品了。技术上创新,体验上升级,加上价格区间定在20多万,属于既不太贵也有点高级的档次。对于很多考虑家庭用车的人来说,这配置已经抬不起来的毛病了。
但说到底,产品再好,能不能顺利交付还是关键。国内新能源行业历来有“交付难”毛病,经常听说买了新车要等几个月,有的甚至半年才能拿到。到时候用户心里怎么想?钱花了没得到东西,肯定骂娘。智己这次主动调整,把员工车推迟交付,优先客户提车,等于是给大家打了个强心针。我个人觉得这事不只是营销,更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考验——你是为了短期利益折腾,还是愿意为了长远口碑牺牲点眼前的自家人?员工内部可能会吐槽,但大家如果真的把公司和客户关系看得重,同舟共济,最后企业发展和个人待遇只会更好。
再说了,员工延迟几个月提车,其实也是一种参与公司的变革方式。你亲身用行动去为公司口碑和客户体验助力,未来公司销量和利润起来了,员工不是也有更好的正面回报吗?这种做法其实不用太文艺腔,就是老百姓家长里短的事,谁不希望公司做大做强,谁都想未来好日子有奔头。
有一点不得不说,想要踩在风口混得好,还是要供应链和产能给力。订单火爆一时,产能跟不上很快就翻车。好在智己背靠上汽集团,资金、技术和供应链都算是大厂水平。只要管理层别犯懒,工厂肯使劲,后面的交付问题基本可以管住。如果让用户等车太久,或者出问题变成“大规模维权”,那就是一锅粥了。风险始终是要正视的,特别是在用户第一、口碑第一这些战略性时刻不能掉链子。
为什么这次事件让我有点感慨?因为过去很多车企都把用户挂嘴边,真出问题先照顾自家员工,再照顾大客户,然后才到普通用户。时间长了,用户心里都清楚:你到底是重视我,还是只为了把车卖出去?智己这次反其道而行之,把普通用户优先,不按惯例办事。无论是不是出于营销考虑或者现实压力,这种安排都让人觉得企业的格局不一样。社会氛围也是需要这些动作来提振的,尤其当大家对新能源行业的信任还在逐步建立。
某种程度上,“优先用户”可能只是小动作,但它本质上是对外释放一个强烈信号——你买我们的车,我们把你当成自己人,为了你能早拿到车,员工都得让步。你说这些“把用户当自己人”的话,往往消费者比任何天花乱坠的广告都能记住。信任感、归属感这种东西,不能买,不能造,必须做出来。为企业形象打底,是一针强心剂,但最终还得靠后续的持续兑现。
说到底,智己LS6这波热度,表面看是技术堆料够猛,配置创新接地气,实际上背后是对整个汽车行业用户关系的试探。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到了比拼细节和服务的阶段,谁能把用户放在心上,谁就能赢得未来。传统燃油车用户转投新能源不是一句口号,是多年积累的信任分寸,需要每次交付、每一次服务去一点点积攒。企业要有魄力,即使是员工有点不开心,也愿意为了更大的整体荣誉和用户口碑而等待。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策略,放在今天的商业环境里,已经很难得了。
但我还忍不住问一句:智己汽车这次这么做是不是能带来跨越式发展,还是真的能让用户全程满意?有没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真正全民口碑的品牌?坦白讲,现在只是第一步,后面车实实在在到手,品控、售后、体验才是最终考验。媒体炒完热度,热搜过后,比的还是谁能稳扎稳打把“用户优先”贯彻到底。
最后,不妨给自己留个思考。我们买车的时候,最看重的是“技术”还是“服务”?是配置还是用户体验?这些问题,其实每个用户都在买之前、用之后不断权衡。车企承诺的多,“用户第一”说了又说,真正兑现的时候,就是一次次小事,一步步细节累积下来的品牌信任。就像这次内部员工信泄露,虽然只是个小举动,但如果能坚持下去,谁敢说智己不能成为行业新坐标呢?耐心等待最后的交付结果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