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国标落地,单踏板模式与ABS成焦点
前阵子回老家过端午,和表弟在村口那家小修理铺喝茶,他边敲轮毂边跟我念叨:“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现在开车全靠电子设备,啥ABS、ESP的,我都记不住了。以前咱骑三蹦子下坡,就一脚刹车管到底。”这话说得有点糙,但最近工信部真就把汽车制动系统的标准又升级了一遍,还专门提到那些“花里胡哨”的新东西。
新规叫《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听着拗口,其实和我们平时开车关系挺大。最扎眼的是,从2026年1月1号起,不光是油车,电动车上的“单踏板模式”也被管起来了。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冬天,小区微信群里有人吐槽,说他媳妇刚换的新电动车,下班路上松开加速踏板就猛减速,把后头那辆面包吓一跳,“差点怼上”。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强能量回收,也就是大家嘴里的“单踏板”。
现在国家说了,以后带这种功能的新车不能默认开启,要司机自己手动选。而且用的时候仪表盘必须亮个提示灯,让你心里有数。还有一点,以后不许靠这个模式让车辆彻底停下来,只能减速,这样算是给习惯踩刹车的人留条活路。毕竟要是哪天遇见紧急情况,一慌神误踩油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实,这种玩法早几年特斯拉火起来的时候才冒头。我记得第一次坐朋友的新能源SUV,他特意演示给我看:松掉加速器,人直接往前冲,那感觉像小时候骑自行车突然捏死闸,有点懵。他倒觉得省事,可老王(出租师傅)却直摇头,说容易养成坏毛病,“以后再让我去考驾照估计直接挂科。”
顺便插一句,有个细节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强能量回收带来的减速度其实挺大。有些品牌甚至超过1.5米每平方秒,但过去根本不用亮刹车灯。所以马路上经常出现这么个场景:前面新能源慢慢悠悠地降速,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要停车,还以为只是溜达呢。一旦反应慢半拍,很容易追尾。这次新规干脆定死,只要再生制动力度超过一定值(群友说是1.3米每平方秒),必须自动亮起刹车灯。这对夜间行驶或者雨雪天气尤其重要。
还有件事,新规把ABS防抱死列为所有乘用车型必备配置。以前低配小轿子、8万块钱以下那种,经常为了省成本干脆不给装。我邻居买二手代步的小微型轿跑,每次遇到湿滑路段都担心打滑。他老婆还问过一次:“为啥别人的轮胎不锁死?”销售随口解释了一句,“你这是入门版,没有那个高级配置。”现在好了,新认证车型统统得装,再没人敢糊弄人。
不过也有维修师傅吐槽,说ABS虽然好,但保养麻烦多一点。有时候线路接触不好会报故障码,一般人看着仪表盘上的黄灯犯愁。“别怕,就是感应器灰尘太多,用气枪吹吹就行。”张师傅在店里总这么安慰那些紧张兮兮的新司机。但总体多一道保险还是靠谱不少——谁也不想关键时刻踩下去发现轮胎锁住甩尾。
至于旧款没这些配置咋办?村东头的大爷自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又琢磨着是不是该换辆新的。他总念叨:“咱农村道儿窄弯急,下雨天最怕打滑,要是真出了什么幺蛾子,小命都搭进去划不来。”
最后八卦一句,据央视新闻、都市快报、中国汽车报等零碎消息拼凑,今年初工信部征求意见稿出来时,好几家做新能源汽车的小厂还琢磨怎么偷懒,现在看来只能乖乖按章程来了。不然明年卖不了证,都白忙活一场。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