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丰田汽车,咱们老百姓心里头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儿,八成就是“皮实耐用”。
开不坏的丰田,这句老话传了多少年了。
可现在时代变了,满大街跑的都是电动车,什么新势力、比亚迪,一个比一个玩得花哨,大屏幕、自动驾驶、零百加速,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时候,丰田这个“燃油车老大哥”才慢悠悠地推出了自己的纯电车,比如这台一汽丰田bZ5。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丰田啊丰田,你这电动车,还行不行?
在人家都把科技感和性能参数卷上天的时候,你拿什么来打动我们这些越来越懂车的消费者?
结果,丰田没急着跟人家比谁的屏幕更大、谁跑得更快,而是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事。
他们联合了央视财经和国家级的中汽中心,搞了一场叫“水陆空极限试炼”的挑战。
这名字听着就挺吓人,不像是卖车,倒像是拍灾难大片。
他们没在发布会上讲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而是直接把车往绝路上逼,用最直观、最残酷的方式,来回答所有人的疑问。
这到底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纯粹为了博眼球的作秀呢?
咱们得好好扒一扒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首先来看第一关,也是所有电动车主最心惊胆战的一关:泡水。
咱们都知道,电最怕的就是水,电动车要是涉水了,心里那叫一个没底,生怕电池进水漏电,车子直接趴窝不说,人还有危险。
这次的测试有多狠呢?
他们直接用大吊车,把一整台bZ5吊起来,噗通一声就给扔进了一个1.35米深的水池子里,而且一泡就是整整一个小时。
要知道,咱们国家对电动车防水的最高标准,也就是IP67级,要求是在1米水深里泡30分钟。
丰田这个测试,无论是深度还是时间,都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上难度。
一个小时过去,当车被捞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盯着看。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工作人员很轻松地就拉开了车门,车里面是干的,中控大屏、仪表盘全都正常亮着。
最关键的是电池,经过检测,电压非常稳定,没有丝毫漏电或者短路的迹象。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这车好像不是一辆普通的家用轿车,而是一艘能下水的“准潜水艇”。
为什么能做到这个地步?
这就得提到bZ5背后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了,那就是咱们中国的骄傲——比亚迪。
这款车的电池,用的就是比亚迪旗下弗迪动力提供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刀片电池本身就以安全著称,不容易着火。
丰田在此基础上,又给它上了一套自家的“五重保险”:最外面是一个非常坚固的电池包外壳,像个保险柜;然后是严丝合缝的密封工艺,把水汽彻底隔绝在外;电池内部还有特殊的冷却液,既能降温又能绝缘;再加上一套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系统,时刻盯着电池的状态。
可以说,这是集两家之长,把电池安全做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这给人的信心就是,以后别说下暴雨过个积水路段了,就算真遇到极端情况,车子掉水里了,你也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打开车门逃生。
接着是第二关,高空坠落,这就更刺激了。
测试直接把车开到一座6米高的高架桥上,然后让它自由落体,硬生生地砸在水泥地面上。
6米,差不多就是两层楼那么高,一台接近两吨重的车这么砸下来,那冲击力可想而知。
很多人都觉得,这车肯定得散架了。
但撞击后的场面,再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车辆的整个驾驶舱,就是我们坐人的那个空间,几乎没有变形,A柱、B柱这些关键的“骨架”都扛住了。
更重要的是,四个车门都能正常打开。
这意味着万一发生严重事故,车里的人不仅有完整的生存空间,而且逃生通道也是畅通的。
再趴下去看车底的电池包,外壳依然完好无损,没有冒烟,也没有漏液。
这身“钢筋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靠的是真材实料。
bZ5的车身在很多关键部位,比如车门门框、车顶横梁这些地方,都用了一种叫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概念,简单说,就是一种强度极高的钢材,跟一些装甲车用的材料是一个级别的。
用这种材料,在车身周围构建起一个像笼子一样的结构,我们常听到的“笼式车身”就是这个意思。
当巨大的力量撞过来时,这个坚固的“笼子”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变形,把能量分散掉,从而保护里面的人。
最后一关,是时速80公里的高速连续冲击。
这个速度,基本就是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速度了。
在这种速度下发生碰撞,考验的就不只是车身硬不硬了,还考验车子在失控边缘的“自救”能力。
测试中,bZ5在受到撞击后,车身出现了一点点的摇摆,但几乎就在一瞬间,车子自己就调整了姿态,稳稳地停住了。
整个过程,电池电压依然稳定,没有起火。
这个快速修正的动作,背后是丰田的一套“双冗余”系统在起作用。
什么叫冗余?
说白了就是准备了“备胎”。
它的刹车、转向、驻车甚至电机系统,都设计了两套。
一套主系统,一套备用系统。
一旦主系统因为碰撞等原因失灵了,备用系统会在零点几秒内立刻接管。
在真实事故中,这零点几秒的控制权,可能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当然,一辆好车,不能光是“耐撞”。
日常开着舒不舒服,用着方不方便,同样重要。
bZ5的外观设计很有特点,那个像锤头鲨一样的前脸,加上溜背的造型,看起来挺运动的。
坐进车里,那个15.6英寸的大屏幕很抢眼,搭载的智能系统虽然没有一些新势力那么花里胡哨,但反应速度和实用性都不错,常用的APP也都有。
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做得很好,用料也扎实,还有加热和一键放倒的功能。
车里的氛围灯、JBL音响、大天窗这些配置,也都是为了让每一次出行都更享受。
特别要提一下那个生物监测系统,如果下车锁门后,车里还有孩子或者宠物,系统会通过闪灯、鸣笛来提醒,还会给你的手机APP发警报,这个功能真的非常贴心,能避免很多家庭悲剧的发生。
总的看下来,一汽丰田bZ5通过这场近乎残酷的公开测试,其实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在电动车时代,安全,依然是丰田造车的底线和核心。
它没有去卷那些表面的参数,而是把功夫下在了大家平时看不到,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地方。
它告诉我们,一辆真正的好车,不是配置表上那一长串漂亮的数字,而是当意外真的发生时,它能给你一个不变形的生存空间,一扇能打开的逃生之门,和一份最基本的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