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反超理想,小鹏P7订单火爆,新势力8月销量大洗牌
有时候,车圈的变化真比楼下小区的停车位还难琢磨。前两天群里有人问我:“你觉得这回小鹏能不能一直压着理想?”我嘴上没说死,心里其实也犯嘀咕——毕竟新能源这摊水,谁敢拍胸脯?
八月份那会儿,看了场访谈节目,是罗永浩主持的,小鹏老板何小鹏被问到“入场券”啥意思,他直接说:现在没有哪家车企能说自己稳了。这话听着挺实在。再瞅销量榜,“蔚小理”仨兄弟轮流坐庄,这个月居然又变天。
先聊聊小鹏吧。这波交付量飙到3.7万多辆,一下子把老对手们甩在后头。我记得MONA M03刚上市那阵儿,有朋友吐槽它外观像某合资品牌,可人家就是卖得欢,一个月就冲破1.5万辆。后来群友自测,说新M03那个低速跟车逻辑比上一代顺多了,不容易一脚刹停点头。而且听销售顺嘴一提,这台M03冷门配置有个叫“自动座椅通风”,夏天不烫屁股,比他媳妇家的日系SUV强不少。
不过更热闹的是全新P7。一开售七分钟就过万单,我都怀疑是不是数据刷出来的,但身边真有同事抢到了。他天天抱怨早高峰堵在北五环,还特意跟我炫耀,说这个P7高速辅助驾驶用起来不赖,就是城市路口识别偶尔抽风。有一次他差点撞上电动车,好在制动系统反应快,虚惊一场。他还讲,那次4S店师傅提醒过,要定期升级软件,否则新功能体验不到位。
再看蔚来,这回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8月交付量3.1万辆出头,把理想挤下去了。我一个亲戚刚提乐道L90,上个月才拿到牌照,他最中意换电服务,每次进站十分钟不到搞定,比排队充电省心。他老婆嫌弃副驾按摩太鸡肋,其实她平时根本不开车,就喜欢坐着玩手机。倒是他们家娃,对后排独立空调赞不绝口,说夏天不用抢出风口了。
还有萤火虫那个系列,我去年见过展车,本以为没人买,结果销售悄悄告诉我,现在不少年轻姑娘专挑这个造型买单,因为颜色选得跳脱。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确实马路上见多了几台粉色和薄荷绿的。据邻居王叔讲,新ES8预售价格又回四十多万,他直摇头:“这价钱够买俩国产MPV咧!”可偏偏喜欢大三排纯电SUV的人就是舍不得换别家品牌。
至于理想嘛,这回被追赶压力大。有维修师傅私底下议论,说最近L系列返厂频率高了一些,多半是因为动力系统调校更新,有些老用户习惯不了。有个i6准车主还纠结呢,本来说好月底交付,到现在都没影子。据他说客服解释产线紧张,但群里有人怀疑,是不是零部件短缺影响装配节奏?而MEGA那款纯电MPV,总算熬出了点起色,一个月三千台左右,不过价格摆在那里,不可能走量太猛。师傅补一句:“50万级车型啊,再牛也撑不起整体数据。”
插播一下零跑和小米,两家的速度也是吓人。今年零跑连续两个月突破五万辆,在我们当地4S店据说试驾预约要等半周;而隔壁县的小米店铺生意红火,据熟人透露,他们已经提前加订2025年配额。本地二手市场甚至出现转让名额现象,让一些老司机感慨新能源圈越来越像当年限号炒号年代。不过这些冷门花絮媒体很少写,大伙茶余饭后才唠叨几句罢了。
华为智行阵营也挺猛,有朋友托关系订的新R7,两周内通知提车,而且官方宣传24小时订单破万。但据微信群传言,有部分客户反馈首批车辆智能语音卡顿严重,需要等OTA推送修复。“别信厂家吹牛皮,”我们修理厂老陈常挂嘴边,“啥黑科技都有毛病的时候。”但不得不承认,人家卖得是真快,高端市场份额连带拉升不少其他自主品牌信心——至少目前如此吧。
写完这些琐碎事,也忍不住想到,每年八九月份都是汽车圈变脸最快的时候。今年尤其明显,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一家能保证明年还是今天这样局面。我那辆2019年的增程SUV,现在开起来倒没啥毛病,就是续航掉得厉害,上次保养技师笑称,“旧动力包该退休啦!”可惜厂家只给检测不给免费换,只能将就凑合开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息杂糅自行业新闻、朋友圈聊天、4S销售随口八卦及维修技师闲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