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时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技术产品迭代之快,让当年的手机行业都望尘莫及,很多小伙伴也选择了购买新能源汽车,这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绝对意义上的朝阳产业,而且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也已经不可逆了!但是在当下,买新能源汽车还是有一些讲究的,至少有一些“坑”是要避开的……

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有驾

小编在2022年年底购买了一辆40万级别增程式电动车产品,当时这款车刚刚发布售价,小编就下单、锁单,最终成为了该车型在兰州的第一辆订单,小编也成为了该车主在兰州的第一批车主,最快提到了这款车。现在时间已经快要过去3年了,如今小编又想换一辆其他品牌的纯电大型SUV,就需要将这台不到三年、里程不足5万公里、没有事故的车卖出去,结果普遍报价,基本都没有超过20万元的。也就是说,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款车亏了20万元,而且当时连什么优惠和权益都没有,所以亏得更多。

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有驾

所以在损失了接近一辆Model 3之后,我们也顿悟了,结合最近两年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套路”的研究和了解,我们认为还是有必要给大家一些警示,这些新能源汽车,不要急着买!

首先就是刚上市的新车。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上市,都会搞一些小订订单过万、大订过几万的宣传,好像下单晚了就没有,小编当年买车,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实际上,大家可以这样想,除了像小米SU7和小米YU7这样绝对畅销的新车,下单晚了的确会导致提车周期拉长很多之外,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有驾

所以第一批提车的用户,后面就要看着这款车的价格,因为市场竞争和内卷的关系,一点点下降,尤其是一些销量并不是非常给力,时常需要通过降价来推动销量的汽车厂商和品牌,而且有些新能源汽车上市之后,还会集中暴露一批品控和设定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是那种对车辆需求特别急的情况,我们都奉劝大家不要急着下单,还是先观望一段时间,又不是什么限量版高奢物件,只要产品品质好,啥时候都能买得到。

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有驾

其次就是买新能源汽车,一定要去试驾!现在很多小伙伴,在购车的思维上,和买手机都差不多了,那就是在网上看了一些测评、厂家的宣传之后,直接就下单了,然后连基本的试驾都懒得去,就等着提车了。

实际上,这是买车的大忌!因为很多评测和厂家的宣传,都带有一些人家的主观感受和宣传需要,和我们自己的驾驶感觉完全不一样。就像有些博主说一款中大型SUV没有电动踏板,上下车也很轻松,结果买回来一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博主、模特身高1米8,小编1米7,身高差了10厘米,感受完全不一样。

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有驾

而且像智驾、动力这些东西,大家的需求和体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宣传和实际表现也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大家买车之前,一定要试驾一下,不要太懒了。

最后购买新能源汽车,对自己比较看重的功能,一定要上顶配。很多小伙伴在买车的时候,有时候为了省钱,就会放弃一些功能和硬件,哪怕这些硬件和功能是自己看重的,这样的车买回来之后,总会有一种“残缺感”,用起来不舒服。

就像小编买车的时候,本身对于驾驶辅助有需求,但是最终只买了一辆带高速NOA的车型,现在这个品牌顶配车型的城市NOA已经是头部水平了,当时那批高配车都已经收到了推送,高高兴兴用起来了,但是小编只能在后悔中,看着车辆一天天贬值。

三年亏了20万,我终于顿悟:不要这样买新能源车,3件事一定要做-有驾

所以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最好上硬件比较顶的车款,这样未来厂家进行新功能OTA的时候,都能被照顾到,而买车低配车型,可能就只能看着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