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0元买个后鼓刹踏板?新大洲本田NS150XC的8kW动力配135mm通过性,这是在考验谁的智商
昨天去车行转了一圈,销售小哥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角落:“哥,要不要看看本田的新车?ADV踏板,绝对震撼!”我寻思着本田终于要在ADV领域发力了,结果定睛一看价格牌——13800元。再瞅瞅配置表上那个“后鼓刹”,当场就乐了。这年头还有人敢拿后鼓刹卖一万多?我掏出手机查了查参数:135mm离地间隙,8kW功率。好家伙,这数据比我五年前买的通勤踏板还寒酸。
这个“ADV”有点假
看着NS150XC那副模样,你第一眼或许会觉得挺唬人——高耸的前风挡,车身上贴了一堆防护条,远远看着确实有那么点探险的意思。但走近了仔细瞧,这135mm的离地间隙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我家小区门口那个减速带都有150mm高,按这个离地间隙,过个减速带都得小心翼翼。更别提什么探险了,估计连个稍微深一点的积水坑都过不去。那些车身防护条,说白了就是装饰品,真要磕碰两下,该坏还是得坏。
前14后13的轮圈配置,也跟普通踏板没啥区别。这种设计真的能叫ADV?我看更像是给城市踏板贴了个探险的标签,然后就敢多卖几千块钱了。
这台发动机让人出戏
最要命的还是那台149.3cc的风冷机。8kW的最大功率,12.4N·m的扭矩,这数据放在2024年真的有点说不过去。我记得前两年试过几台国产150cc水冷机,功率普遍都在9-10kW,扭矩也比这个强不少。
风冷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夏天骑车就是活受罪。我之前有台风冷的车,每次堵车都像在蒸桑拿。现在大多数厂家都换成水冷了,本田居然还在坚持风冷,这是要跟时代对着干?
动力表现更是一言难尽。市区代步勉强够用,但你要想超车或者爬个坡,那感觉就像是用勺子挖土——费劲得要命。我试骑了十分钟,基本上就是“佛系骑行”,急不得也快不了。
配置单让人时空错乱
看到NS150XC的配置单,我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回了五年前。钥匙启动、单色液晶表、后鼓刹——这套配置组合,现在连七八千的车都不好意思用了。
最离谱的是后鼓刹。我真的想不明白,都2024年了,一台卖一万多的车,后轮居然还用鼓刹。制动效果差不说,热衰减还严重,关键时刻可能要命的。现在路上车那么多,刹车性能这么重要的配置都要省,这是什么逻辑?
倒不是说鼓刹就一定不行,但在这个价位上,这种配置真的说不过去。拿同样的钱,你能买到配置拉满的国产车,TFT彩屏、无钥匙启动、前后碟刹一应俱全。
本田光环也拯救不了的尴尬
以前提到本田,大家想到的都是可靠、精工、耐用。但NS150XC真的让人开始怀疑这些标签还管不管用。塑料件的手感明显偏硬,敲起来空洞洞的,完全没有以前本田那种扎实的感觉。
按键的反馈也很奇怪,软绵绵的,没有清脆的段落感。这些细节或许不影响基本使用,但对于习惯了本田品质的老用户来说,这种落差确实有点难以接受。
更要命的是价格。13800的售价,已经能买到不少250cc的车型了。国产的150cc ADV踏板,配置比这个强,价格还便宜几千块。本田这次的定价策略,真的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了。
市场不相信眼泪
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那个“只认logo不看配置”的年代了。大家买车越来越理性,该比配置比配置,该看性能看性能。本田想靠着品牌溢价卖高价,但产品力跟不上,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我预测NS150XC在市场上的表现不会太好。经销商估计要头疼了,这种车型最容易砸在手里。消费者又不傻,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好的选择,谁还会为了一个logo买单?
从某种意义上说,NS150XC的出现,反而证明了国产车这些年的进步。以前大家觉得合资车就是好,现在对比一下配置和价格,立马就能看出差距。这种反差,对本田的品牌形象杀伤力还是挺大的。
说句实话,作为一个骑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看到NS150XC这种表现,心情还是挺复杂的。本田曾经是很多人心中的标杆,现在却拿出这样的产品,确实让人失望。希望本田能够正视问题,拿出真正有诚意的产品,而不是继续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套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