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二季度亏损收窄,交付创新高,鲲鹏超电新车型发力

每个人都说新能源车市场卷得不行,几乎卷出火星味儿了,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堆堆围围的品牌厮杀里,小鹏是怎么个路数?8月19号新鲜出炉的二季度财报甩在桌面儿上,数据一行一行戳眼睛:净亏损变少,不但没赔太惨,还把交付、收入、毛利率、现金这些最要紧的指标玩出了历史新高。是不是乍一听觉得离“暴富”还远?不过回头看看,亏损能缩到4.8亿,这可比去年齐腰砍了一刀还多。去年同期呢,得,直接赔了12.8亿,一季度还剩6.6亿的豁口。这也算是慢慢往好走的路,至少没出大坑。

话说回来,到了2025年,他们甚至还定了个小目标——第四季度要挣钱。讲真,这种预期以前都只敢写PPT上。副董事长顾宏地话说得委婉,信心摆脸上:“我们不但要做大盘子,还得把赚钱水平搞上去。”听着挺有画面感,就像做菜,不止看锅里多少肉,还得有点汤底。

你再瞅瞅那数字,182.7亿的总营收,同比翻一倍多,125.3%的增幅,说出来都扎心,毕竟谁家不是营收高高低低如过山车?上半年收了340.9亿,还增长了132.5%。细掰掰,那些钱大部分都得感谢“小鹏车卖得行”。确实,卖车收入占大头,光二季度就收了168.8亿,同比暴涨147.6%,环比也涨了17.5%。

车是怎么卖上去的?一句话,新车交付量嗷嗷叫着涨。今年前六个月,一共卖出19.7万辆,同比猛增279%,一季度十万多台。这种数据丢哪都挺能打的。你说有人质疑,这到底是不是降价换来的堆量?现在谁家新能源车不打价格战?但说白了,除了拼价格,拼得还有优化成本和“车款搭配”那些小心思。

小鹏二季度亏损收窄,交付创新高,鲲鹏超电新车型发力-有驾

不过,小鹏最扎手的,可能还是毛利率上的文章。毛利率上去了,才有资格谈赚钱。今年二季度,小鹏的毛利率干到了17.3%,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直接高到记录本儿上。汽车毛利率也到了14.3%,而且连续八个季度都没掉链子。业绩报表这东西嘛,一般人看着都是数字,小鹏自己估计比谁都清楚,这玩意才真相大白。

另外,有钱在手,总比靠想象好。小鹏账号上的现金储备,截止到6月30日,还剩475.7亿,比3月底又多了22.9亿。这数字放在行业里,也不全是随便糊弄的家底。换句话说,即使再烧钱一阵子,也能撑住。

产品线更是风生水起,说今年是“小鹏产品大年”其实不过分。2025款小鹏X9刚冒头,全新MONA M03 Max跟P7+超长续航Max一块儿往前冲。MONA M03交付11个月都能破万辆不说,Max版本在整系订单比例干到80%以上——这叫上帝都捧你的场。G7、P7,包括后头的那些Ultra版本,也都在赶着落地,每一个都像给数据池里添了把火。

P7作为旗舰,预售火热。何小鹏自己在电话会上放话说,新P7的小订数据让之前的所有车款都得靠边站。何老板的期待值也挺高,直接要抢进30万以内纯电轿车市场前三。目标直溜得不能再直了。还没上市,价格都没说,销量目标先挂出来。让人不免琢磨,老P7会不会被“自家兄弟”抢饭碗?媒体也忍不住给小鹏下绊,问了这个问题,可惜官方还没回音。

说到下半年,小鹏的王牌路数不是只有智能化和新车。四季度还准备大力推广自家“鲲鹏超电”,首车X9瞄准的就是市场天花板。何小鹏自己讲得坦荡——再做点普通增程车,没啥意思。毕竟哪家新能源现在不是死磕续航和补能?鲲鹏超电X9号称一脚油门干到纯电续航450公里,整体续航能飙1500公里。这个成绩单,直接奔着同类型里“续航王者”去了。不服的不服,你来算算啥叫“拉开差距”。

更重要的,是“快充”这活儿。何老板说得轻描淡写:“后头还会有一串超电车型,目标就是玩最长的纯电续航、最快的5C充电。”有数据撑底气,这种话一说出来就不一样。不是普通喊口号,而是拿真钢刀上阵。

当然,小鹏车能玩到现在,核心还得看AI和自研。何小鹏专门点出来,别家玩软件、玩硬件,小鹏玩的就是“软+硬”全堆栈自研。十年磨一剑,让你说这投入是不是有点重工业基因。你一些老司机都在讲“堆芯片”、拼算法,这回小鹏Ultra系列直接用自研AI芯片,一台车三颗“图灵AI芯”,算力干到2,250 TOPS,这件事儿说出来都带点科幻范儿。VLA+VLM大模型也都安排上,后续车型一步步接入。算上四季度新周期,官方话术越发有底气:“我们不只是做规模,更要过盈利‘自给自足’的日子。”

财报过后,资本市场画风倒有点有趣。8月19号港股低了1.85%,收77.05元一股,A股小波动其实不稀罕。美股倒像打了鸡血,最高涨将近6%,最终收盘还能涨5.3%。有人会拿这个当乐观信号,也有人说毕竟还没盈利,炒的人都胆儿肥。

小鹏二季度亏损收窄,交付创新高,鲲鹏超电新车型发力-有驾

回头拆解这些细节,你有没有发现,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小鹏的进阶路,不是光靠追新风口,也不是单纯玩“降价换量”。慢慢从亏损泥潭往盈利翘头走,靠的是扎实的产品策略、不断的技术升级,还有满屋子的现金储备,这可是比PPT上的愿景更能打的手段。

不过,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要数拼极限的决心。市场卷得再厉害,产品靠谱才是真正的护身符。你说四季度能不能盈利?没人敢打包票。可这些动作和数字,摆在现阶段,绝对不弱。新车型强势上天,智能化不落人后,现金弹药带着点“蓄势待发”的味道。

但说到底,新能源市场变数不亚于一锅麻辣火锅,啥配料都能冲上来一波。这一秒小鹏发力,下一秒友商又整出大杀器。技术比拼、价格拉锯、政策博弈,潮水再涨,翻船的、起飞的随时换位。至于未来小鹏能不能持续狂飙,谁也说不好,不过起码目前这盘棋没下死角。

很多人问,这台“鲲鹏超电”有没有冷启动期?会不会像当年的增程普及速度一样,半路折返?硬币还没落地,可也挡不住背后的玩家脑袋全嗡嗡作响。当然,技术路线牛不牛,只有大批车主用过才算数。纸面炫技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过两年销量、毛利双增长证明一切。

再说说AI这个事儿。大家有印象吧,十年前满大街都在喊智能,结果一只手能数出来真正做出成果的。小鹏这回发狠要把AI塞进智能驾驶,各路芯片、大模型都架在自己造的车上。不过,这也不能一味看趋势。怎么个落地、如何防呆、防故障、保障安全,也是老生常谈。毕竟AI再牛,消费者买账才是真的好。

总的说来,小鹏这波财报不光是财数堆起来的自信,更像是一种沉下心来,从大趋势和小细节同时发力的打法。再遥远的“盈利平衡点”,终归要靠一天天“卷”出来。风口大到能吹起一支独角兽,但骏马还得靠自个双蹄子往前蹬。新能源下半场刚吹哨,谁到底能活到最后,还真不光看谁起的快,关键是扛得住变天、挡得住压力,还能顺手带点创新性,给同行和自己点惊喜。

说到这里,你怎么看小鹏这阵子的发力?你觉得“鲲鹏超电”会带来新一轮搅局,还是昙花一现?留言唠唠,咱一起把瓜吃到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