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智能汽车时,“辅助驾驶” 似乎一直是中高端车型的专属标签。15 万级别的家用轿车,要么只能搭载基础的定速巡航,要么就是功能残缺的 “伪辅助驾驶”,消费者想要在这个价位享受到安全、好用的智能驾驶体验,仿佛是一种奢望。但 2026 款深蓝 L07 的上市,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 ——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系统,让 15 万级轿车的辅助驾驶标准,迎来了 “断档式” 升级。作为一名深耕汽车科技领域 5 年的博主,今天我就带大家拆解,这场 “华为乾崑 + 深蓝” 的强强联合,如何用技术创新实现 “科技平权”,重新定义 15 万级轿车的智能天花板。
一、ADS SE 系统:与高阶 ADS 4 同源,15 万级车型的 “降维打击”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15 万级车型标配的智驾系统,会不会是 “阉割版”?但当我深入了解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系统后,发现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 它与即将在 9 月推送的最新一代乾崑智驾 ADS 4 架构同源,意味着从底层技术逻辑到核心安全理念,都保持了高度一致性,只是根据 15 万级用户的核心需求做了精准适配,不存在 “减配” 一说。
为了验证 ADS SE 系统的实力,我专门找来了同价位的两款热门车型(友商 A、友商 B),进行了多场景的实测对比,结果堪称 “碾压级” 优势。先看主动安全性能,这是辅助驾驶的核心底线,尤其是夜间行车场景,更是考验智驾系统感知能力的 “试金石”。
在 “行人鬼探头(夜间)” 测试中,深蓝 L07 能在 60km/h 的速度下精准识别并稳稳刹停,而友商 A 的极限只有 40km/h,友商 B 也仅能达到 50km/h。要知道,夜间行人鬼探头是城市道路的高频危险场景,20km/h 的速度差,很可能就是 “安全” 与 “事故” 的天壤之别。
更让人惊艳的是 “静止车辆 AEB(夜间)” 测试,深蓝 L07 的表现直接拉满 ——100km/h 的速度下,依然能成功识别静止车辆并完成制动,而友商 A 的极限是 60km/h,友商 B 则为 90km/h。要知道,高速夜间行车时,一旦遇到前方静止车辆,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往往只有几秒,100km/h 的 AEB 制动能力,相当于给车主多了一道 “保命符”。
还有两个场景,直接体现了华为乾崑智驾的技术前瞻性。“黑衣儿童假人(夜间)” 测试中,深蓝 L07 能在 90km/h 的速度下精准识别并制动,而友商 A 和友商 B 均不支持该场景;“倒车后方车辆横穿(夜间)” 场景,深蓝 L07 同样能稳定识别,友商 A 和友商 B 则直接 “失灵”。这些看似 “小众” 的场景,恰恰是日常用车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华为乾崑智驾用技术实力,把 “安全” 做到了 “全场景覆盖”。
二、全场景泊车辅助:15 万级车型的 “停车神器”,新手也能秒变 “老司机”
除了主动安全,泊车辅助也是用户日常用车的高频需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停车难” 早已成为通病 —— 狭窄的车位、拥挤的过道,就算是老司机也得小心翼翼,更别说新手了。而深蓝 L07 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系统,在泊车辅助方面的表现,同样是 “同级最强”。
我们针对日常最常见的几种 “魔鬼泊车场景” 做了实测:
在 “极窄垂直车位” 场景中,深蓝 L07 支持 “车宽 + 40cm” 的车位停放,也就是说,只要车位比车身宽 40cm,系统就能自动完成泊车;而友商 A 和友商 B 则明确标注 “不支持车宽 + 60cm”,意味着需要更宽的车位才能停放,实用性大打折扣。
“窄过道侧方车位” 场景更能体现差距:深蓝 L07 支持 “过道宽 3.0m” 的侧方泊车,而友商 A 需要过道宽 3.6m,友商 B 需要 3.2m。要知道,很多老小区的过道宽度只有 3m 左右,友商的车型在这种场景下只能 “望位兴叹”,而深蓝 L07 却能轻松应对。
更贴心的是,深蓝 L07 还支持 “断头路车位”“遥控泊车多方向选择” 和 “代客泊车辅助 AVP” 功能。比如在商场地下车库,遇到 “断头路” 式的车位,友商 A 和友商 B 只能 “部分支持”,而深蓝 L07 能稳定识别并完成泊车;遥控泊车时,深蓝 L07 可以选择左、中、右三个方向泊出,而友商车型则 “不可选”,灵活性远不如前者。对于新手来说,这些功能简直是 “救命稻草”,再也不用因为停车而满头大汗。
三、华为乾崑的 “科技平权”:从百万豪车到 15 万家用车,让智能驾驶惠及所有人
其实,深蓝 L07 的 “出圈”,背后是华为乾崑智驾 “科技平权” 战略的落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为乾崑智驾早已不是 “小众玩家”—— 截至 2025 年 8 月,其搭载量已经突破 100 万大关,合作上市车型超过 22 款,覆盖 15 万到百万级别不同价位,从纯电、增程到混动、燃油车,从轿车、SUV 到 MPV、越野车,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车型形态。
在中高端市场,华为乾崑智驾是 “豪华车、好车” 的标配:问界新 M9、享界 S9 增程、阿维塔 07Pro 等车型,凭借乾崑智驾的加持,上市即热销;就连百年豪华品牌奥迪,也选择与华为乾崑合作,推出奥迪 A5L Sportback,打破了 “燃油车无法实现高级辅助驾驶” 的技术壁垒,实现 “油电同智”;猛士 M817 更是双方联合打造的 “智能越野” 新品类,让硬派越野车既能在户外 “撒野”,又能在城区 “智能通勤”。
而在大众市场,深蓝 L07 的推出,标志着华为乾崑智驾正式 “下沉” 到 15 万级价位 —— 让普通消费者不用花大价钱,就能享受到与中高端车型同源的智能驾驶技术。这种 “既能赋能豪车,也能惠及家用车” 的布局,正是华为乾崑 “科技平权” 的核心: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的门槛,让每一位车主都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安全。
四、深蓝 + 华为:左手超级增程,右手智能驾驶,15 万级爆款预定?
对于深蓝品牌来说,2026 款 L07 的上市,也是 “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 战略的重要落地。作为家用轿车,“续航焦虑” 是用户的核心痛点之一,而深蓝的超级增程技术,早已通过此前的车型验证了实力 —— 低油耗、长续航,满足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的双重需求;如今再加上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系统的加持,相当于给用户提供了 “续航 + 智能” 的双重保障。
从市场角度来看,15 万级是家用轿车的 “黄金赛道”,消费者对 “性价比” 和 “实用性” 的要求极高。深蓝 L07 凭借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 这一核心优势,在同价位车型中形成了 “差异化竞争力”—— 毕竟,在 15 万这个价位,能做到主动安全、泊车辅助全面领先的车型,目前只有深蓝 L07 一款。
作为一名科技博主,我见过太多 “噱头大于实力” 的智能汽车,但深蓝 L07 和华为乾崑智驾的组合,让我看到了 “技术落地” 的真正价值:不是堆砌参数,而是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不是垄断高端市场,而是让科技惠及更多人。如果说以前的 15 万级轿车是 “满足代步”,那么深蓝 L07 的出现,就是让这个价位的车型进入 “智能舒适” 时代。
最后给大家放一张实测对比图,直观感受一下深蓝 L07 在主动安全方面的优势:
如果你正在考虑 15 万级的家用轿车,又对智能驾驶有需求,那么深蓝 L07 绝对值得重点关注 —— 毕竟,能在这个价位享受到华为乾崑智驾的 “科技红利”,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