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车如换衣,跨品牌秒适应,吉利AI座舱体验无缝衔接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咱们现在换个手机,不管是哪个牌子,只要登录自己的账号,以前的照片、联系人、下载的软件,甚至是用惯了的输入法,都能原封不动地搬到新手机上,方便得不得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灵魂换了个新身体,但记忆和习惯都还在。

可是,一说到换车,这感觉就完全反过来了。

换车如换衣,跨品牌秒适应,吉利AI座舱体验无缝衔接-有驾

别说是从一个品牌换到另一个品牌,就算是你开惯了家里的一辆大众,再换到另一辆新款的大众,那中控屏幕的菜单、各种按钮的布局,都可能让你觉得陌生,得花上半天时间去重新熟悉和设置。

这种体验上的断层,一直是困扰很多车主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花钱升级了座驾,结果还要先当一回“新手”,重新学习怎么用车。

不过,这种“换车如换脑”的尴尬局面,现在正在被一家中国车企彻底改变。

吉利汽车最近推出的一个新理念,可以说是直接打中了这个痛点。

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要把旗下所有品牌的汽车,都装上一个统一的、智能的“大脑”,让用户无论开的是吉利、领克、还是高端的极氪,都能享受到连贯一致的智能体验。

这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旨在让用户的数字生活能够在不同的车辆之间无缝流转。

要理解吉利是怎么做到的,咱们可以先想象一下过去汽车行业的状况。

每个汽车品牌,甚至同一品牌下的不同系列,它们的车载智能系统都像是独立的“小作坊”,各自为政。

A品牌的导航逻辑是这样,B品牌的空调调节藏在三级菜单里,C品牌连接手机蓝牙的方式又不一样。

换车如换衣,跨品牌秒适应,吉利AI座舱体验无缝衔接-有驾

这就导致用户的体验是完全割裂的。

你在这辆车上收藏的歌曲、设置好的导航地址、习惯的座椅位置,到了另一辆车上就全部作废,必须从头再来。

这种体验,在数字化已经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显得格外落后。

吉利的破局之道,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统一标准”。

他们打造了一个底层共通的AI操作系统架构。

在这个统一的架构之上,再根据不同品牌的定位,开发出有各自特色的“皮肤”。

比如,给领克、吉利和银河品牌用的,是名为Flyme Auto的系统,它强调的是跨终端的沉浸式生态体验,设计上更活泼、更具生命力;而给高端品牌极氪用的,则是Zeekr OS,它融合了豪华科技的理念,更注重打造舱驾一体的主动智能服务。

这就好比,虽然市面上有各种不同品牌的电脑,但它们很多都运行着Windows系统,所以你从联想换到惠普,基本的操作逻辑是不会变的,只是桌面壁纸和预装软件不同。

吉利做的就是类似的事情,Flyme Auto和Zeekr OS虽然名字和界面风格不同,但它们的“骨骼”和“血液”是相通的,操作逻辑和核心服务模式一脉相承。

这样一来,用户换车时就再也无需重新学习,那种熟悉的顺畅感能够立刻找回。

换车如换衣,跨品牌秒适应,吉利AI座舱体验无缝衔接-有驾

光是操作逻辑统一还不够,更关键的一步,是实现了用户身份的统一。

吉利为每个用户创建了一个统一的ID账号,这个账号就像是你在吉利汽车世界里的一个“数字分身”。

你的所有个人数据和偏好,比如你习惯的驾驶模式、你常听的音乐歌单、你的导航历史记录、你觉得最舒服的座椅和后视镜角度,都会被安全地储存在这个云端账号里。

当你从一辆领克换到一辆银河,或者坐进朋友的一台极氪里,车辆通过人脸识别或者账号登录认出你之后,就会自动把这些你熟悉的设置同步过来。

这个过程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共享的AI智能助手Eva。

她就像一个跟人而不是跟车的私人管家,会记住你在任何一辆吉利系车型上的偏好。

今天你在领克车上对Eva说“我喜欢座椅靠背再斜一点”,明天你开上银河,这个座椅角度就会自动为你调整好;你在极氪上收藏了一个歌单,下次开吉利的时候,可以直接让Eva继续播放。

这种体验,真正实现了“车随人走”,而不是“人去适应车”。

它让智能服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硬件,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流动的、跟人绑定的能力,这可以说是对AI能力的一种“平权”,让每个用户都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持续不断的智能体验。

当然,吉利这套AI座舱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此。

换车如换衣,跨品牌秒适应,吉利AI座舱体验无缝衔接-有驾

它正在从一个被动等待指令的工具,进化成一个能够主动感知、主动服务的伙伴。

它不再需要你明确地说出“打开雨刷”,而是在摄像头检测到车外下雨时,主动询问你是否需要开启;它会关联你的手机日历,如果发现你下午有一个重要会议,就会提前根据路况计算好出发时间,并预先调节好车内温度,等你上车时一切都恰到好处。

甚至,当你只是模糊地说出“周末想带孩子出去玩玩”,AI就能立刻理解你的意图,为你规划好合适的亲子游路线,推荐沿途的景点和餐厅,甚至帮你完成预订。

这种从接收指令到主动编排任务的进化,让汽车的“智能”变得更有温度和智慧。

这些听起来很未来的体验,其实已经随着Flyme Auto 2系统的落地而成为现实。

比如它引入的“实况桌面”和“Alive壁纸”,让整个中控界面充满了动感和活力,交互不再是冷冰冰的点击。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解决了许多安卓手机用户的一大痛点,实现了全协议手车互联,号称能覆盖市面上超过九成的手机品牌,让手机和车机的连接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目前,像领克10 EM-P和银河M9这样的新车型已经率先搭载了这套系统,而吉利也承诺,符合条件的老款车型车主,未来可以通过在线的OTA升级,让自己的爱车也能享受到这套全新的智能体验,这一点无疑是非常厚道的。

总的来看,吉利通过统一AI座舱的战略,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出行的内涵。

它告诉我们,最好的智能,不是在车里堆砌多少块屏幕,也不是搞出多少个花哨但孤立的功能,而是让每一次出行体验都能够延续过去的熟悉与便捷,是让技术真正以一种无感、自然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

当不同品牌的汽车拥有了统一的智能灵魂,用户才能真正享受到那种换车不换体验的自由与从容。

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更是对未来人车关系的一次深刻思考和实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