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分析师们肯定会撰写大量文章,探讨全球汽车制造商为何如此迅速地加入纯电动汽车的行列。在2020年代上半叶,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为燃油车撰写讣告,并发布新闻稿,宣扬即将淘汰整个车型系列。
然而,其中两家公司却显得更为谨慎,始终没有完全加入这场奔向悬崖边缘的竞赛。宝马坚持其多能源平台战略,凭借灵活的架构打造出诸如i7 xDrive60这样的车型;而丰田则加倍投入其多元化发展路径战略。事实证明,他们的策略似乎正在推翻其他厂商的预测。
汽车行业内燃机的过早消亡
新千年第三个十年伊始,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浮现。沃尔沃等公司宣布,2030年后售出的所有新车都将是电动汽车,欧洲的福特汽车也紧随其后。捷豹和宾利等公司则探讨了燃油车停产的日期,而立法者也制定了汽油车销售的明确截止日期。投资者欢欣鼓舞,但消费者却心存疑虑——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道路注定坎坷。
尽管如此,从理论上讲,向电气化转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电池成本似乎正在大幅下降,而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也在加速增长。一些国家甚至立法奖励那些积极推进零排放目标的制造商。国际能源署甚至预测,到2030年代初,大约一半的新车可能是电动汽车。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却成了阻碍。在许多国家,充电网络稀少,这在市场上引发了诸多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体增长放缓,到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交付量仅占新车总销量的20%多一点。一些国家似乎表现尤为出色,例如挪威,那里的大多数人都选择购买电动汽车。但在美国,消费者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当时电动汽车仅占市场份额的9%左右。世界开始正视电动汽车的现实,并意识到单一的技术路径可能并非解决之道——宝马和丰田一直以来都持这种观点。
宝马将现实主义转化为品牌理念
没人能指责宝马思想守旧,毕竟这家德国公司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对机械纯粹性的不懈追求,并不断探索未来。然而,宝马也表示,单方面的技术监管会限制供应并危及就业,并强调可持续出行必须涵盖多种能源,而不能只关注单一目标。其未来计划是打造功能全面的平台,能够兼容汽油、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动力系统。这样,如果特定市场对电动汽车青睐有加,宝马就能供应电动汽车;如果市场需求疲软,则继续走传统的燃油车路线。如果基础设施到位,宝马就能在扩大电动汽车生产规模的同时,保留燃油车市场。
当电动汽车的压力开始达到顶峰时,宝马并没有放弃其核心工程基础,而是坚守阵地,不断完善其多能源平台,有时也被称为集群架构(CLAR)。该平台使宝马能够生产从燃油车到混合动力车,再到纯电动旗舰车型(例如i7 xDrive60)的各种动力系统。因此,宝马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燃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并根据区域需求调整产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解决方案。
除了采取这种务实的策略外,宝马还专注于其传统发动机——对其S68 V8和B58直列六缸发动机进行升级,使其符合欧7排放标准并保持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还认为这些发动机是合成燃料、混合动力或未来低碳混合燃料的潜在起点。与此同时,宝马也推出了名为iX5 Hydrogen的氢能项目。该项目与丰田合作,采用燃料电池堆,可提供高达314英里的续航里程,且仅排放水蒸气。因此,宝马既保留了其品牌基因,又满足了监管机构和市场的需求。
丰田冠军温和
作为无可争议的汽车行业领导者,丰田的言论举足轻重。毕竟,没有哪家公司比丰田更了解全球市场的多样性,而且其电气化战略也务实有效。要知道,早在电动汽车热潮兴起之前,丰田就于1997年推出了普锐斯,成为首家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的公司。这款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丰田积累了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丰富的电气化实战经验。
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当竞争对手纷纷承诺全面转向电动汽车时,丰田并没有随波逐流。它深知前方挑战重重,采矿物流、电网、基础设施以及消费者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将构成阻碍。因此,丰田提出了一条实现碳中和的多路径路线,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战略中。其最新举措的核心是研发新型小型、高热效率的汽油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可使用多种燃料。这些发动机无需进行太多改装即可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原型车使用。与此同时,丰田正与马自达和斯巴鲁合作,将合成电子燃料和生物汽油推向市场。这些燃料能够以更经济高效的方式抵消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而且无需庞大的充电基础设施。
丰田也拥有GR Yaris H2和GR Corolla H2赛车的原型车,作为其氢燃料燃烧实验的一部分。这表明丰田工程师对氢能作为清洁能源非常重视,并持续推进相关研究。与此同时,丰田仍然将部分精力投入到电动汽车领域,例如bZ系列纯电动汽车项目。未来的车型可能会采用固态电池,预计续航里程可达745英里(约1200公里)。
数字会说话
宝马在2024年售出了42.7万辆纯电动汽车,而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销量约为200万辆。同期,丰田售出了410万辆混合动力车、15.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约15万辆纯电动汽车——其电动汽车销量超过了其他任何制造商。但当其他公司付出巨大代价关闭利润丰厚的燃油车生产线时,这两家公司却拒绝这样做。严峻的市场形势导致电动汽车投资放缓,福特、通用和大众等公司由于需求低于预期而推迟了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南美、非洲和印度等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远远落后,在这些地区,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和宝马的高效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销量远超纯电动汽车。
重塑行业战略的启示
宝马和丰田都采取了务实的做法,没有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单一解决方案中。他们的做法表明,灵活性至关重要,因为能够兼容多种动力系统的平台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应对区域不确定性或政策波动。他们的做法也印证了许多专家从一开始就提出的观点——消费者只有在新技术便捷且经济的情况下才会接受它,而不是仅仅因为某个公司(或政府)发表了电动汽车声明就盲目跟风。
耐心战胜恐慌
随着时间推移,2020年代显然不会标志着燃油时代的终结。然而,这十年将证明,汽车行业学会了谦逊。诚然,电气化将在许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整体进程将远比规划者预想的要漫长得多,也更加曲折。与此同时,宝马和丰田从未唱衰过电动化,只是拒绝预测确切的实现日期。正是因为他们将决策建立在工程技术而非意识形态之上,才得以留住数百万客户,保障就业,并维持盈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