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走在路上,刚好看到个深蓝S07(刚好我在路边闲逛)它那车头灯组设计,我还在琢磨,怎么感觉像个未来感十足的机械生物。一瞬间想到:这个灯组其实也是技术的体现,纯电车的灯组设计不像传统燃油那样局限,可以玩出更多新花样。你问我,这个设计是不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估算,70%左右的可能吧。因为年轻人偏爱个性和科技感明显的外观,实际操作起来,跟同价的燃油车比,深蓝S07的LED灯组更酷炫,更能传达它的未来科技气息。
说到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它的车内软包面积达到10.7平方米(估算值,样本少),坐进去确实像被云朵包裹。软包面积多点,虽说不意味着舒适一定就好,但在隔音和乘坐感受上,的确有明显提升。是不是觉得车内氛围也像个小客厅?一定比几年前那种硬邦邦的塑料好多了。
我一直对头灯、座椅这类细节感兴趣。你知道吗?我曾跟修理工打趣说:这车灯的大灯,是不是用的那种超大光点?他笑:其实有点像装饰灯,打破传统直线设计,灯带用的还是最新的硅胶技术,耐用防水。但我心里想:它们是不是为了提升灯光效果,还做了什么技术革新?可能吧,毕竟前几年车灯技术就像没有多大变化的蜡烛逐渐变得明亮多了。
担心会不会有人觉得我瞎琢磨,实际感受其实很简单:开个好不好,还是得靠体验。你问我深蓝S07的动力比起同价的燃油车差多少?估算,油耗降低70%左右(样本有限),每公里燃料成本能节省一块钱,心里暗算:开着这车上高速,一个月油钱能节省几十块。反而,这样的更换让我对未来的出行更多期待。
但,老实说,技术真没想象中那么完美。我之前也听销售说过:你听,这车在自动驾驶方面还在升级。我想:别人宣传得天花乱坠,其实也就个基础版,比如半自动辅助。会花更多钱换激光雷达,甚至支持端到端的AI模型?说不定吧——我猜,这个估算怕是不太靠谱,也可能他们为了后续升级留了余地。你想啊,搞硬件越多,成本越高,终端用户愿意付的钱就有限。
对比这次零跑Lafa5,突然让我想到:同样都为年轻人设计,那区别在哪?我印象中,Lafa5用的线条设计更偏潮流,车身长宽高4413 x 1880 x 1520mm,轴距2735mm。它那个贯穿式灯带,早在我未细想的时候,我觉得挺骚的(反正我是喜欢的),不过要说它的技术亮点——我觉得,或许不会像深蓝S07那样旗舰满满。
有个疑问:零跑Lafa5不配激光雷达?这有点奇怪,难道欧洲市场的车型都不需要?我猜,可能是因为成本考虑,或者兼容性问题?可是未来一定会补上,更何况,国内高配版会有激光雷达,加上高通芯片、端到端智慧驾驶,听起来像是在玩线上加线下的游戏——我怎么觉得,它可能会变成另一个像B系列那样靠软件叠加配件的车,但这个想法我心里仍挂着点疑问。
再说个小细节,我刚翻开相册,看到一张Lafa5的图片,那车内悬浮屏那块,设计非常像未来科技教科书里写的场景。悬浮仪表盘什么的,真不难理解,就是一块超大屏幕,反正给我感觉更像个智能娱乐中枢。你说,未来的车会不会只是个移动大屏幕?想想,一个路人坐进去,第一眼吸引的还是那些大屏,是不是因为它带来身临其境的科技感?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点:零跑几年前的淘汰车更新策略,反正就是快、准、狠。这次新车也是走的快完美、快迭代。可我有个疑问:这种快到底是否意味着可靠?毕竟,零跑车商的车辆,零售和售后都还算可以,但一些配件的耐久性和一致性怎么保证?技术不断校准,也许吧,毕竟新技术突破,总会有试错的代价。
这中间还藏着个小情绪:觉得买车比小时候买玩具还麻烦。你会不会觉得,现在买车更像是在投资?每个配置、每个型号,背后都隐藏一堆供应链博弈。谁供应那些芯片?谁定制那套底盘?你知道我一直觉得,汽车就像一台复杂的拼装机械,每个环节都跟麻将牌的组合似的,拼出了不同的手。
说到这,突然又想:你觉得新车的配置越丰富,越是加班加点拼出来的吗?还是厂家其实也是在画大饼,只为抢占市场那点有限的份额。不管怎么说,每次新车出来,都得我去现场摸一摸、试一试。而且,现在年轻人对车的期待和老一辈完全不同,追求的是科技+潮流+体验。我觉得这四个字,可能会变成未来几年的关键词。
好了,说到这里我也得收手,毕竟生活还得继续。你说,一个车身长了不到4.5米的车,配上大尺寸中控屏,是不是瞬间就能点亮一台车的内核?不过我还挺好奇(这段先按下不表),那到底什么样的配置,能真正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还是说,未来都是那些小细节——比如一只暖手的扶手,或者车窗上那一层挡风玻璃的微妙温度调节——真正留在心里的,可能也是这点触手可及的幸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