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跨界合作能擦出多少实用火花?比亚迪年销 214 万 + 荣耀 AI 生态加持,车机互联等深度合作,能否精准击中高端车主需求?

2025年,比亚迪和荣耀官宣战略合作!这次要搞"手机+车"联动,能直接硬刚苹果特斯拉?

最近刷手机,从科技论坛到车友群都在传一个消息——2025年,荣耀和比亚迪突然官宣了战略合作。

消息一出直接炸锅,评论区立马分成两派:"比亚迪这是要组科技全家桶?""荣耀手机加比亚迪车,会不会直接硬刚苹果特斯拉?"

要知道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这次不是什么暧昧的传闻,而是正儿八经的官方合作。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和荣耀CEO李健亲自见证了合作协议的签署,在深圳总部的这次握手说明双方真的动真格的。

之前就有供应链人士透露,两家团队已经低调接触过几轮;有财经媒体挖出细节。

比亚迪看中的可能是荣耀在高端机市场的AI生态能力和用户黏性,而荣耀则看上了比亚迪在三电技术和智能底盘方面的底子。

那问题来了:比亚迪和荣耀这两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为什么突然传出"联姻"?

这事儿要是成了,真能像说的那样"优势互补,利好腾势仰望方程豹"?咱今天就来扒一扒这里面的门道。

这场跨界合作能擦出多少实用火花?比亚迪年销 214 万 + 荣耀 AI 生态加持,车机互联等深度合作,能否精准击中高端车主需求?-有驾

比亚迪和荣耀的合作到底靠不靠谱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虽然这次是正式合作,但规模和深度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2025年,荣耀和比亚迪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车机互联、AI智能系统集成、高精度蓝牙车钥匙等方向进行深度合作。

这可不是捕风捉影——现在的形势是,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214万多辆,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的位置。

而荣耀呢,虽然2025年国内市场遭遇调整,Q1季度已经跌出前五名,但人家的AI生态能力(MagicOS 9.0和10.0的YOYO智能体)在高端手机市场仍有真才实学。

两家在技术底层的合作其实挺契合的——一个是电动车领域的绝对扛把子,一个是AI手机方面的玩家。

比亚迪现在最火的子品牌是腾势、仰望和方程豹这三个品牌,这些车的销量数据怎么样呢?

根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信息,腾势、方程豹、仰望这三大高端品牌销售了27万多辆,同比增长了91辆。

其中腾势品牌主要以豪华MPV为主打,比如腾势D9这款车,一上市就成了用户的新宠。

方程豹呢,定位是硬派越野车,比如豹5和豹8这些车型,吸引了一大批越野爱好者和硬派粉丝。

仰望品牌则是百万级别的定位,U8和U9这些车虽然价格高,但销量反映了市场上确实有这样的消费人群。

这些车的目标用户都是什么人呢?高端消费群体,本科学历起跳,家庭月收入超过五万块钱,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超高。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用户买完车,平时拿的手机要是和车的智能生态不搭,体验直接打折扣。

举个例子来说,你现在开着仰望U8,车机系统能联动手机查充电桩、远程控车,这功能确实爽。

但如果手机是别的牌子,很多功能得重新适配,有些甚至根本用不了,这就很尴尬。

比亚迪的难点在这儿:自研的DiLink车机系统确实不错,但要把它做成一个生态闭环,从车机到手机到家居全打通,这事儿不容易。

自己开发手机需要砸重金搞研发,还得面对华为、苹果、小米这样的对手,根本没有优势。

跟荣耀合作就不一样了,荣耀已经有成熟的Magic OS系统,有自研的AI大模型,技术积累足够深。

这相当于比亚迪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能把自己的车机系统和荣耀的手机生态连接起来。

业内有个说法,苹果之所以能在汽车生态这块做得风生水起,就是因为iPhone和车的结合很紧密。

比亚迪加荣耀的组合,可能会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车手生态联动方案。

从时间线来看,这个合作来得也是恰当时候。

比亚迪刚发布了三季度财报,营收创新高,海外销量暴增了一倍多。

公司现在不仅是国内销量第一,而且有资本、有底气去做生态方面的创新和整合。

荣耀虽然国内市场面临压力,但他们没有放弃,反而在国际市场发力,和比亚迪合作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这场跨界合作能擦出多少实用火花?比亚迪年销 214 万 + 荣耀 AI 生态加持,车机互联等深度合作,能否精准击中高端车主需求?-有驾

手机加车联动到底有多香,荣耀和比亚迪各自藏着什么王牌

可能有人要问:不就是手机和车合作吗,小米不也和自家车联动?OPPO也搞生态?这事儿有啥特别的?

嘿,您可千万别小看——比亚迪和荣耀的这个组合,还真有点王炸的意思。

先看荣耀的底牌:2025年荣耀高端机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YOYO AI Agent功能。

简单说就是手机能够主动为你思考和做决定,这是个革命性的变化。

比如你开车前和手机说"明天去杭州出差",手机会自动查航班、订酒店、预订接送车,这些事儿它全给你搞定。

再比如你在车里说"帮我查下家里空调关了没",手机直接联动你的智能家居系统,能告诉你家里现在什么情况。

荣耀MagicOS 10到现在已经支持了超过三千个自动执行场景,准确率超过了95,这不是闹着玩的数据。

这种"跨设备主动服务"的能力,目前市面上除了苹果的生态能做,还真没几家能做到。

而比亚迪呢,2025年最狠的技术是什么?"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和"云辇"智能底盘系统。

易四方用在仰望U8和U9上,能实现原地掉头这种骚操作,这在普通越野车上根本想象不到。

云辇系统包括云辇A智能空气悬架、云辇C智能阻尼等多个模块,能让车实现150毫米的高度自适应调节。

这些技术有多厉害?云辇系统能让车在浮水脱困的时候自动调整,能让车在崎岖山路上自动优化悬架状态。

但这儿有个大问题——普通用户根本玩不明白这些功能,这些高科技配置放在车里,很多人都用不出门道来。

这时候荣耀的AI手机就派上用场了。想象一下,你在手机上一键启动"坦克掉头模式",车机系统立即响应,自动调用易四方的四电机进行原地转向。

或者你通过手机就能看到云辇系统的实时状态,甚至可以让手机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自动优化悬架软硬度,这体验直接起飞。

更关键的是用户画像重合度有多高。荣耀高端机用户里,科技爱好者占比非常大,这些人要么已经买了新能源车,要么正在考虑换车。

比亚迪腾势仰望方程豹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极高,消费能力也很强。

两边用户要是能通过这个合作"绑"在一起,相当于比亚迪直接给高端车打了一个"智能生态"的广告。

荣耀呢,就找到了"最懂科技的买车人群",这群人恰好是最舍得花钱买手机、买配件的用户。

有人吐槽过:"比亚迪车机系统已经够用了,何必折腾手机生态?"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2025年的用户调研显示,超过七成的新能源车主都希望车机和手机能够"无缝切换"。

尤其是导航、音乐、日程这些高频功能,用户的痛点特别明显。

有个车主就说过,他的车虽然功能全,但每次用个新功能都得低头看屏幕,这样开车很不安全。

要是手机能直接操控车,或者车能自动理解他的意图,这样才是真的智能。

比亚迪要是自己从零开始开发手机,得花多少钱?得砸多少研发投入?有没有可能打败苹果和小米?几乎没有。

和荣耀深度合作,就相当于站在巨人肩膀上,能直接拿到人家多年积累的AI技术和用户生态。

这买卖对比亚迪来说太划算了,因为他们的核心优势是造车,不是做手机。

把手机这块交给专业的人干,自己专心把车造好,这是明智的选择。

荣耀从这里也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因为比亚迪的销量基数太大了。

1比亚迪卖了44万多辆车,其中高端品牌的销量也是数十万台级别的。

这些潜在的购车人群,有很大概率会因为"手机车联动"的功能而选择荣耀手机。

这场跨界合作能擦出多少实用火花?比亚迪年销 214 万 + 荣耀 AI 生态加持,车机互联等深度合作,能否精准击中高端车主需求?-有驾

这事儿要是成了,到底谁能赢麻了

现在的问题就很清楚了:比亚迪和荣耀要是真的达成深度合作,到底谁更赚?是比亚迪的车卖爆了,还是荣耀的手机多卖了?

实际上两家都能赢,但赢的方式和程度不一样。

对比亚迪来说,最直接的利好就是高端子品牌的"生态护城河"更宽了。

腾势D9是个MPV,仰望U8是越野车,方程豹豹5是硬派SUV,这些车都在和BBA、保时捷的部分车型对标。

但之前总被吐槽"车机不如新势力""生态不够开放""功能多但体验差"。

现在加上荣耀的AI生态后,比亚迪的话术就变了。

买我的车不仅能开得爽,还能用一整套智能系统管手机、管车、管家里的所有设备。

这种整体的生态体验,苹果有,特斯拉也在做,但国内的其他车企暂时还没做到这个水平。

特别是对于仰望和方程豹这种高定位的品牌,用户对"科技稀缺性"的要求特别高。

这些人买这种车,不仅是为了代步,更是为了体验超越普通车的高科技驾驶体验。

比亚迪加荣耀的组合,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手机车家全场景联动的豪华新能源品牌",这个标签的价值有多大?

不言而喻,因为这是市场上首创的价值定位。

从销量的角度来看,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果这个合作能够顺利推进,2025年Q4和2026年腾势、方程豹的订单量应该会有明显增长。

现在就有不少消费者在等待这个功能的推出,因为他们对"手机遥控车"这种新体验充满了好奇心。

对荣耀来说,好处也很不少。虽然2025年国内整体市场表现承压,但和苹果在汽车生态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苹果有CarPlay,能直接联动大多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是苹果的优势。

而荣耀的Magic OS目前主要绑定自家生态链产品,比如平板、手表、平板等,但在车这块一直没有突破。

现在和比亚迪合作,相当于一下子多了百万量级的潜在高端手机用户。

比亚迪现在一年卖五百多万辆车,其中高端品牌虽然销量占比不是特别大,但绝对数字也是百万级的。

这些高端车用户,本来就是荣耀手机的目标消费群体,现在通过合作能直接对接,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是全球顶尖的,荣耀能在手机里加入一些独家功能。

比如"电池健康监测",通过车机数据同步,能显示你家的充电桩给车充电是否安全、充电效率是否最优。

或者"车载场景优化",根据车速自动切换手机的省电模式,在高速行驶时加强散热,在城市拥堵时降低功耗。

这些独家功能对荣耀手机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差异化的卖点,能和苹果、小米直接对标。

消费者会说:"我买荣耀手机就能配合比亚迪车用,这种联动体验其他手机做不到。"

这种"只有我有"的感觉,能大幅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望。

从海外市场看,这个合作也有想象空间。比亚迪2025年的海外销量暴涨了132,这说明比亚迪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荣耀也在国际市场发力,特别是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两家一起出海,在国外市场推"东方的手机车生态",对抗苹果特斯拉的组合,这听起来就很吸引人。

现在欧洲人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接受度越来越高,比亚迪的车在欧洲销量也在上升。

要是能配上荣耀的手机和全套的AI生态体验,比亚迪的国际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合作对比亚迪的品牌溢价空间打开得最大。

为什么?因为现在高端汽车市场的竞争不仅是看车的硬件,更看车的生态整体体验。

特斯拉做得好的地方,不仅是电动机技术,还有他的整个生态闭环——从车到充电网络到手机app的无缝衔接。

比亚迪现在有机会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这对他的高端品牌溢价来说意义重大。

一旦这个生态成熟了,比亚迪高端车的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利润空间也会增大。

而荣耀则是在通过和比亚迪的合作重树品牌形象。2025年荣耀国内市场遭遇了一些困难,跌出前五名的消息一度让投资者担心。

但这次和比亚迪的合作表明,荣耀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种战略合作本身就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荣耀在积极创新,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即使短期内销量没有明显增长,这种"我在做大事情"的品牌形象修复本身就是价值。

这场跨界合作能擦出多少实用火花?比亚迪年销 214 万 + 荣耀 AI 生态加持,车机互联等深度合作,能否精准击中高端车主需求?-有驾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消息传开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最典型的问题来聊聊。

问题1:比亚迪和荣耀战略合作,会不会影响荣耀的独立性?以后手机会不会变成"比亚迪定制版"?

答案很直接:根据官方的合作公告,这是"战略合作"而非控股关系。

荣耀还是会保持独立运营,手机该怎么卖还是怎么卖,只不过双方会在车机互联、AI系统集成和高精度车钥匙等方向进行深度的技术合作。

类似的合作模式在业界已经有先例。小米和自家的造车品牌小米汽车,虽然有关联但各自独立运营。

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也是互相技术支持但保持各自品牌独立。

这种"既合作又独立"的模式已经被验证是可行的,不会出现一家被另一家吞并的情况。

问题2:我买的不是荣耀手机,开比亚迪高端车是不是就享受不到这些联动功能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短期来看,优先适配的肯定是荣耀手机,毕竟人家是合作方。

但比亚迪的车机系统本身是开放的,现在就能连接苹果的CarPlay和安卓的各种主流机型。

未来要是这个联动功能火了,大概率会逐步开放给其他品牌的手机。

只不过那时候的体验可能没有荣耀手机那么"原生"和顺畅,因为深度优化的程度不一样。

就像iPhone用CarPlay的体验和安卓手机用CarPlay的体验,虽然都能用,但确实不一样。

问题3:这事儿要是黄了,比亚迪的高端车会不会受影响?

这个问题反映了一种担忧,但实际影响没那么大。

比亚迪本身有自研的DiLink车机系统和完整的云服务体系,即使不和荣耀合作,也能靠自己慢慢迭代。

但有了荣耀的助力,高端生态的"上限"会更高,这是毫无疑问的。

就像电脑配Intel芯片和微软Windows系统,虽然也能用其他组合,但深度优化后的体验确实更好。

比亚迪已经决定和荣耀合作,说明他们对这个合作充满了信心。

而且从商业逻辑来讲,这种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问题4:这会不会导致用户被"绑定"?买了比亚迪车就被迫要用荣耀手机?

这个担忧其实有点过虑。首先,比亚迪的车机系统本来就兼容多种手机。

其次,消费者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没人强制你用荣耀手机。

只是说,如果你用荣耀手机,能体验到更好的联动功能。这种"选用后获得更好体验"的模式,是市场上很常见的做法。

就像你用iPhone和MacBook,体验会更好,但不用也行。就像你用Windows和Intel,体验很标配,但用AMD和Linux也能用。

这不是绑定,而是"更好体验的激励",这在商业上是合理的。

这场跨界合作能擦出多少实用火花?比亚迪年销 214 万 + 荣耀 AI 生态加持,车机互联等深度合作,能否精准击中高端车主需求?-有驾

结语:比亚迪这步棋,到底是神操作还是瞎折腾

从2025年开始,比亚迪和荣耀的合作从传闻落实成了官方协议。

这个动作的意义,不管怎么评估都不会过头。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王传福的野心不仅仅是造便宜的电动车,赚快钱。

他的真实想法是让腾势、仰望、方程豹这些高端品牌,成为"科技生活方式"的代表。

手机加车的联动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华为、特斯拉都在做,苹果也在做梦。

但比亚迪选择和荣耀合作,背后的考量很清楚——找一个在AI和高端手机领域有真才实学的伙伴。

这个合作如果推进顺利,2026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会出现一个新的竞争维度。

苹果还在纠结造不造车,华为忙着帮别人做系统,特斯拉还在打价格战。

而比亚迪已经和荣耀一起,给用户准备了一套"车机手机家全打通"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种方案的价值是什么?是降低消费者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

现在的新能源车虽然功能多,但很多用户根本用不明白。

等比亚迪加荣耀的方案落地,手机就成了车的"翻译官"和"操作员"。

从市场反应看,也能感受到消费者的期待。很多论坛里都在讨论这个合作,不少人表示一旦功能推出就要尝鲜。

这说明市场对"手机车联动"这个新体验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从竞争角度看,这对其他车企也是个压力。

吉利、长城、上汽这些公司虽然销量也不错,但在生态整合这块,暂时还没有找到比亚迪这么理想的合作伙伴。

华为虽然有技术,但现在主要是帮问界和其他品牌做系统,不像比亚迪这样和手机厂商深度绑定。

这给了比亚迪一个时间窗口,如果能在2026年把这套方案成熟推出,有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当然,事情也不是百分之百会成功。任何合作都有风险,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技术适配、用户教育、市场接受度等等。

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这个合作的成功概率还是挺高的。

最后一个灵魂拷问给到各位:如果你买得起仰望U8或者方程豹豹8,真的会因为"手机车联动"这个功能而选择荣耀手机吗?

还是说你对这种新体验根本不感冒,继续用你的iPhone或者小米?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比亚迪和荣耀这个合作最终能走多远。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