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车企深陷价格战泥潭,一家日本车企却静悄悄地日赚4.7亿元,其背后的生存智慧远比数字更惊人
丰田汽车2026财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成绩单:日均净利润高达4.7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全球汽车行业一片红海的背景下,丰田似乎掌握了一种不过度依赖价格战的盈利秘诀。
当其他品牌忙着降价促销,丰田却凭借其独到的成本控制术和精准的战略布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
01 利润背后的惊人对比
丰田的盈利能力究竟有多强?比较一下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2025财年,丰田销量虽然同比微降0.7%,全球销售1101.1万辆,但净利润高达4.77万亿日元(约2364亿元人民币)。
如果把中国主流车企的利润加起来,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中,13家盈利企业净利润总和约1227亿元,若计入5家亏损企业,全行业净利润总额不足900亿元,仅为丰田的38%。
更直观地看,丰田每卖出一辆车平均赚约2.15万元,而比亚迪单车净利约9430元,上汽集团更是低至360元。
这种盈利能力差距,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仍在持续。该季度丰田净利润9320.8亿日元,同比增长62%,在普遍低迷的日系车阵营中独树一帜。
02 双支柱产品策略
丰田的成本控制首先来自于其精准的产品布局——不盲目追求新能源,也不放弃传统优势。
在燃油车领域,丰田的明星车型持续热销。凯美瑞和RAV4荣放月销量均能稳定在2万辆左右,赛那月销也保持在约8000辆的水平。
这些经典车型凭借其产品力对燃油车用户保持着吸引力,构成了丰田稳定的基本盘。
在电动车领域,丰田没有激进地全面转向纯电,而是采取了多路径发展策略。其推出的纯电车型铂智3X系列已展现出潜力,6月份实现交付6030辆,自3月上市以来累计订单量已突破3万辆。
更引人注目的是,铂智3X在2025年10月份单月交付已超过1万台,成为日系纯电车型中的亮点。
这种双支柱策略让丰田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稳步拓展新的市场领域,避免了因激进转型带来的巨大成本。
03 本土化深耕之道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深入的本土化战略。
与其他日系品牌相比,丰田更懂得“入乡随俗”。它在中国市场实行了RCE制度(中国首席工程师),赋予中国团队充分的自主决策权。
由广汽丰田打造的铂智3X,就是这一制度下的成功案例。
丰田甚至将下一代卡罗拉的设计也交给中国工程师主导,展现出对中国团队的高度信任。
在品牌策略上,丰田也展现出灵活性。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调整了以往“加价销售”的策略,转变为“平视市场”,使其依然保持中国进口车销售最好的品牌地位。
2025年2月,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标志着雷克萨斯正式启动国产化进程。
这一举措不仅是雷克萨斯自身发展的重大转型,更是丰田深化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关键布局。
04 供应链的精打细算
丰田的成本控制能力,更深层次来源于其对供应链的精打细算。
丰田凭借其供应链控制力(90%自控率)和全球化生产(海外工厂占比70%),将毛利率稳定在11.9%的同时实现超高净利。
相比而言,中国车企产能利用率仅60%(日本超80%),叠加物流成本(出口海运费占车价3%-5%)、电池原材料波动(占电车成本40%)及价格战,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在新能源领域,丰田不仅关注整车制造,还在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取得了实践突破。
本次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Sweep能量柜i-eSCube,由丰田携手中国五矿共同研发,可容纳8块电池,总电量为370度电,适用于工厂园区、新能源发电厂等多种场景。
这种全面的供应链布局,让丰田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成本优化的空间。
05 全球市场的灵活应变
丰田的盈利能力,还来自于其在全球市场的灵活应变能力。
面对美国关税调整带来的挑战,丰田展现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2025年4月起,美国对进口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让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日本车企遭受重创。
财经网报道,丰田在财年上半年因关税导致的成本支出高达9000亿日元。
尽管丰田在北美拥有14家工厂,但仍有约五分之一美国销量依赖日本进口,尤其是雷克萨斯高端车型,关税加征致单车成本增加约8000美元。
然而,丰田通过在其他市场的强劲表现和内部成本调整,不仅抵消了这部分损失,甚至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06 务实的技术路线
在技术路线上,丰田的务实态度也为其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
当整个行业都在狂热地追逐纯电动时,丰田采取了更为稳健的多路径技术路线。2026财年上半年,丰田电动化车型销量达121.1万辆,占丰田与雷克萨斯品牌零售销量的46.2%,但高度依赖混合动力车型的支撑。
在关键的北美市场,电动化车型中92%为混合动力产品,纯电车型占比仅1.9%。
丰田计划将2026财年电动化研发投入提升到150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纯电平台、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研发,其中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
这种不盲目跟风,而是基于市场实际需求的技术路线,让丰田避免了大量无效投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丰田的盈利秘诀不在于高科技的炫耀,而在于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精益求精,对每一个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当其他车企在价格战中拼得你死我活,丰田默默地深耕供应链管理、本土化运营和产品战略布局——这才是商业的本质,也是穿越产业周期的真正智慧。
没有炫目的神话,只有踏实的耕耘。这或许正是丰田在全球车市寒冬中,依然能日赚4.7亿元的终极答案。
全部评论 (0)